大学选修社会心理学和公关心理学的课程区别,80跪求社会心理学问题
导读:本文讨论了大学选修社会心理学和公关心理学的课程区别以及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公关主体、公关客体和公关中介三个方面,而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虽然公关心理学没有接触过,但可以从心理学课程中了解到一些社会行为的心理作用。如下为有关大学选修社会心理学和公关心理学的课程区别,80跪求社会心理学问题的文章内容,供大家参考。
1、大学选修社会心理学和公关心理学的课程区别
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是与公共关系活动中的基本要素密不可分的。公共关系的三大要素即公关主体(实施公关活动的社会组织或组织的代表、公关客体(组织的各种公众,其中主要指各种外部公众)、公关中介(传播、沟通),因此公共关系心理学研究的内容相应地就由三个大的方面构成:一是公关主体即社会组织心理,二是公关客体即公众心理,三是公关中介即传播、沟通心理。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个体社会心理现象指受他人和群体制约的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如人际知觉、人际吸引、社会促进和社会抑制、顺从等。群体社会心理现象指群体本身特有的心理特征,如群体凝聚力、社会心理气氛、群体决策等。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受到来自两个学科的影响。
我在大学期间是主修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普通心理学,但公关心理学没有接触过。自认为心理学课程,特别是选修应该看老师,有些老师喜欢以实际来讲述心理学含义,有的比较教条化,所以你应该去问下相关老师的情况。还有一般高校心理学老师都有在当校的心理咨询部做咨询,你也可以去那门上找每个老师的受教情况或者在你们校内网找来决定,在无法了解老师的情况下,个人认为从心理学课程的角度来讲,加上你的专业走向,我更建议你选社会心理学比较好,毕竟可以更多的了解一些社会行为的心理作用。但公关对你之后的社交类采访类有一定帮助,这还是看你的具体欠缺和需要。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
5、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 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a。提出-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
d。结论。
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
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2、80跪求社会心理学问题
这是社会心理学中的去个性化的现象。
去个性化(Deindividualization) 去个性这一术语是由法国社会学家G。L。博恩在其经典著作《人群》一书中提出来的。指个体在群体中或与群体一起从事某种活动时,个体对群体的认同,或以群体自居,使个体的个性溶化于群之中,从而失去了个性感。与这种去个性化相联系的是,个体似乎失去了作为个性的约束力,在群体的保护下,做出违反他们在社会情境中常常遵守的社会准则的事,表现出非正常的行事倾向。博恩认为,从历史的观点的观点看,人类原本是是从要深蒂固的亲属关系、纽带关系和部族关系中挣脱出来的,随着这种挣脱,原选取表现在这些群体关系中的去个性化也由之获得解放,个体重又获得了个性。但是,个性的解放也潜伏着一种危机,那就是离开群体的心理距离越远,个体在享受自由的同时也就越感到孤独。个体的孤独又激发着个体重新加入各种群体活动,于是个性又溶化于群体之中,去个性化复又出现。E。弗洛姆的《逃避自由》一书是对去个性化的最佳理论阐释。
费斯廷格和纽科姆认为,当具体的注意力投向群体时,他对自己的注意力便养活了。对群体的注意使个体失却了个性环境,把个性淹没在群体之中。由于去个性化减弱了作为个体时的约束力,也即社会对其的约束力,因此为个体从事反常的行为创造了条件。从心理学上来说,其原因有两个:一是群体成员的匿名性。随着加入群体,成为群体成员,溶化了个性,群体成员便会觉得自己是个匿名者而四边,肆意破坏社会规范;二是责任分散。群体生活告诉群体成员,群体活动的责任是分散的,或者说分散在每个小组成员身上,任何一个具体成员都不必承担该群体所招致的谴责。因此,按照这一公式,对群体的注意增强了去个性化,反过来又强化了通常受制约的行为。
齐勒认为,个体在社会生活情境中学会了奖励和惩罚的效应,于是把个性与奖励情境匹配起来,把去个性化与惩罚情境匹配起来。当个体用其独特性出色地完成了某项任务时,他会期望奖励随之出现;但是,当个体觉得无论如何要避免惩罚时,或者预测惩罚要到来时,他便会将自身沉浸于群体之中,用分散责任的策略来避免惩罚。所以,齐勒索认为去个性化问题应当同个体“驱奖避罚”的心理联系起来。
津巴多提出了另一种关于去个性化的理论。该理论主要饮包含两上意思,一是去个性化既可能导致反常的或消极的行为,也可能导致建设性或创造性行为,不能把个体加入群体后的行为作单极的分析,二是去个性化的原因除了把注意力投向群体或回避对道德责任的否定评价外,还有大量的因素也可能导致去个性化,如匿名性、群体规模、情绪的激发水平、情境不明确时的新奇感、群体中独特刺激(如毒品或酒精等)、参与群体活动的程度,等等。所有这些因素导致去个性化,反过来又使个体对外部刺激反应麻木,对情绪和动机失去认知性控制。其结果是,个体只在群体内的约束下活动,从事那些不论是消极的(如攻击)还是积极的(如创造性)屐,而对外部刺激,特别是社会规范和准则,则较少顺从。这样,便带来了去个性化后的不利的社会结果。
迪埃纳认为,去个性化这一术语原本是思维领域的特定术语,主要用来描述情境之间、认知结构之间、情绪之间、行为反应之间的一组关系,因此他把去个性化与自我意识相联系,从而进一步作了理论修改。他认为,去个性化的个体并未注意到自己的行为,并未意识到自己是独特的个体,因此便不能对自己的行为作出监视和反馈,不能从长时记忆中恢复适当的行为标准。结果,去个性化的个体缺乏远见,缺乏预先考虑和计划。特别是当几乎没有什么自我调节时,个体更易倾向于对即时刺激作出情绪和动机反应。
3、心理是什么
你想了解的应该不仅是心理是什么 因为心理学是什么也是许多正常人所经常思考的一个内容 包括心理学对人们有什么帮助 以及心理学的基本效用等 希望下面的回答会对你有所帮助 心理是支配、调节人的行为的人的内部机制。 哭和笑都是人的行为,但是无缘无故的哭或者无缘无故的笑绝对是没有的。人的任何行为都是有原因促发的而不是偶然自发的。只有处在当时的那个环境状态之中,也就是人的心理受到当时那一环境气氛的感染时眼泪才能流出来,笑声才会发出来。 注意,心理学所说的“环境”常常与周围的实际状态有所不同,即客观的地理状态或物理状态总是一成不变的,这在心理学中往往不称其为“环境”。 关于上述问题,考夫卡曾举出下面的一个例子。 严冬的一个黄昏,在猛烈的暴风雪中一个骑马的旅行人好不容易才摸到一家客店的门前。由于一望无垠的大雪覆盖他已分辨不出哪儿是路,哪儿是田野。在狂风暴雪之中为了今晚能找到一个安身之处他已策马盘旋了好几个时辰,终于来到这里。店主人走出门口看见这位旅行人顿感惊愕万分,于是讯问旅行人到底是从何处而来。旅行人并未答话,只是默默无言地指了指客店的正前方,这样一来更使店主人莫名惊讶,他说:“您是从昆斯坦斯湖上渡过来的啊!难道您不知道吗?”旅行人听到这话后不由过度惊恐,遂从马背上坠落而亡。 这个故事是说,旅行人所走过的道路从客观上看是被落雪覆盖的湖面,而在当时却是他所不知道的,因此他把湖面当作原野而一往直前骑马奔驰过来了。这说明旅行人如果事先就知道那儿即是湖面,他的行为自然也会完完全全不同。这样看来区别在于把客观上同一个“落雪覆盖的湖面”即地理环境和物理环境看作是一片雪原,而把按这种想法采取行为的环境叫做“行为环境”。行为环境即原有的地理环境这种情况当然也有。不过应当看到,由于不同的人身心状况不同,认知的层面亦是不同,在多数场合根据人们的不同理解方法“行为环境”是要有所改变的。心理学所要研究的并不是单纯的地理环境或物理环境,而是这种“行为环境”。 只有受行为环境调节的行为我们才将之称作为行为。人的行为总是发生在某一特定的行为环境中的行为。正是处在某一特定的行为环境之中,人的行为才最终得以发生。 人的一切的行为就其发生的方式而言,毫无例外地都是反射。所谓反射是指人的机体借助于人的心理的活动来实现的对于环境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行为反应。在这里,环境刺激又叫刺激作用,是指作用于人的机体并引起有机体感应的环境因素,也就是刺激物施加于有机体之上的影响。 所有的反射都是由于环境刺激所引起,环境刺激是行为反应的最初原因,而行为反应则是环境刺激最后引起的结果。在环境刺激和行为反应之间则存在着一系列相互作用的连续而又复杂的中间过程,它们就是最终决定人的特定行为的内部心理过程,包括人的心理领域内诸过程及其转型,人的内部心理过程总是起着支配、调节有机体行为的作用,所以在整个反射过程中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始终处于中心地位。 反射的意义在于,它总是激发有机体进行适当的活动以顺应环境,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从而与环境达到一种中介即平衡状态,因此反射是有机体和环境取得平衡的基本方式。 人的行为是由许多反射组成的,因而所谓行为即有机体对环境刺激的顺应。以研究活动中的人的内部心理过程为其对象的心理学,实质上也就是研究有机体如何对环境刺激采取行为反应以顺应环境的科学。 由于从完全的意义上说,行为的基本构成要素是环境刺激、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和行为反应,人的行为包含而并不排斥人的内部心理过程,人的内部心理过程最终决定人的行为,因而人的行为不是也不应是那种简单的、仅做机械的生理因素的分析、仅用刺激与反应的字眼就能“客观地”加以描述的与动物等同的行为。人并不是只能无一例外地对呈现于面前的刺激作出反应,人并不是只会“刺激——反应”的机器,人比机器人要复杂的多,要全面地认识人的行为就必须抓住人类所独有的那些东西,重视对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的研究。要结合有机体的生理过程来研究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因为每一种心理现象都有自己的生理机制,任何心理现象都是在其生理机制的基础上得以发生。 从整体上看,人的行为是有目的的,人总是根据自己的目的而行动,因而分析人的行为,研究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就要把人当作人来分析、研究。人并非更大一些的老鼠、猴子或白鸽,人即是人,人是理性的人,人是社会的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格与个性,人决不能与动物相混同。人的活动与社会是一个整体,人的行为乃是存在于具体的时间和空间的特定的人的行为。应该从人的外部联系来认识人的行为,企图脱离社会来分析人的行为,研究人的内部心理过程是丝毫不会有任何效果的,所以心理学也就应当是人化的心理学。 心理学的理论目标即在于实用,与此相适应心理学研究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应该具有三种基本效用: ①以相当的精确性解释人的行为; ②以相当的合理性预测人的行为; ③以相当的有效性控制人的行为。 如果不具备上述效用,心理学就将是毫无价值的东西。 由于心理学是一门追求研究之现实性和实用性并重的科学,心理学总是和实际应用相联系,以实用性为目的,因此心理学实际上也就是实用心理学。
4、社会心理学属于社会学还是心理学
属于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个体社会心理现象指受他人和群体制约的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如人际知觉、人际吸引、社会促进和社会抑制、顺从等。群体社会心理现象指群体本身特有的心理特征,如群体凝聚力、社会心理气氛、群体决策等。
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价值在于提高人认识自身的能力,提高人的生活质量。
社会心理学自诞生开始,就从孕育它的两个母体——心理学和社会学——里继承了两种基本的研究取向,形成了所谓的“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对于“什么是社会心理学”的问题,这两种研究取向的学者的看法是不一样的。美国心理学家F。H。奥尔波特(F。H。Allport)在《社会心理学》(1924)一书中指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
5、人们对社会心理学的看法
好像是学会了社会心理学就能掌握与人沟通的秘籍,就会处世左右逢源,所向披靡。
这都是扯淡,社会科学是一门学科,不是工具书,不是叫你成功的宝典。
懂心理学不是让你妄自揣测别人心理,窥探别人隐私,你要是这么用心理学你就是个变态。
心理学是帮助一些人了解自身,接受自己,摆正自身在社会群体里的位置,让心境平和。
6、社会心理学 心理学 环境心理学 什么区别
心理学(英文名称Psychology)是研究人和动物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心理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研究动物心理主要是为了深层次地了解、预测人的心理的发生、发展的规律)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因此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一门科学。
社会心理学和环境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分支。
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关系的一个应用社会心理学领域,又称人类生态学或生态心理学。环境心理学之所以成为社会心理学的一个应用研究领域,是因为社会心理学研究社会环境中的人的行为,而从系统论的观点看,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统一的,二者都对行为发生重要影响。虽然有关环境的研究很早就引起人们的重视,但环境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还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事情。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个体社会心理现象指受他人和群体制约的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如人际知觉、人际吸引、社会促进和社会抑制、顺从等。群体社会心理现象指群体本身特有的心理特征,如群体凝聚力、社会心理气氛、群体决策等。
7、社会心理学问题
个人出于自愿而不计较外部利益帮助他人的行为。利他行为者可能需要做出某种程度的个人牺牲,但却会给他人带来实在的益处。西方社会心理学家研究利他行为包括两方面:一是人们在一般社会交往中的利他行为;二是人们在紧急事件中的利他行为,即旁观者介入行为。在非紧急情况下的一般社会交往中,社会规范对个人的行为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实验表明这种遵循社会规范的行为在人与人之间是互相的,而且在程度上也是相应的。社会规范的制约作用还表现为在遇到有人需要相助时,会自觉地将提供帮助看作是自己的责任。
影响利他行为的主要因素是:动机,另外还有情境因素与个人因素。 情境因素包括:旁观者的人数、他人的示范。需要帮助者的特点等等; 个人因素包括:可能提供帮助者的人格、性别、心情等等。 社会风气也是影响助人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当社会风气不好、正义难以伸张、人际之间充满不信任时,人际冷漠现象就比较普遍;而当见义勇为行为得到推崇和表彰,人们对法律法规的公正性和执法者的廉洁程度比较有信心,人际之间信任度比较高时,乐于助人的行为就易出现。
心理学(XLX.NET)文章,转载需注明出处 https://www.xlx.net/xinlikepu/16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