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浅谈班主任工作中如何开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导读:本文主要探讨了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开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学生需要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才能战胜压力,成长为健康的21世纪公民。因此,学校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文章还分享了一些班主任在实践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如加强学习、提高教育水平,以及通过善心、爱心和责任心等教育方法来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心理。文章呼吁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让他们能够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如下为有关心理健康教育,浅谈班主任工作中如何开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文章内容,供大家参考。
1、心理健康教育
朋友 你好 无形的烦恼都是由生活和社会带来的 好象你看到什么 想到什么都会有烦恼 想解决这样的办法就是每一天快快乐乐的充实自己 并且每一天都要有不断的事情使自己去完成 这样首先解决了你的生活上的烦恼 而社会上的烦恼就要常常的参加有意义的活动 让自己感到并不是很孤单 让这个社会接受自己 并帮助你身边的每一个人也要如此的生活下去 还要时常的把自己的梦想和目标确定好 建立自己的事业和学业 多找一点有情趣的事情和物品 调节自己的敏感神经和自己的大脑 也要有足够的休息时间 常做一些有理由脑子的锻炼 改变一下对这个世界的看法 正确的对待人生观 社会观 世界观 在这里祝你天天开心 天天幸福吧
。。。
2、浅谈班主任工作中如何开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因此,中学生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才能战胜压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成长为健康的21世纪公民,对社会作出更大贡献。随着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推行,学校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根据有关资料表明,全国有10%-30%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对学生的学习、成长有相当的影响。所以,塑造心理健康,进行心理教育也是现代教育的迫切要求。目前,农村中学生缺少专职的心理教师,作为班主任应担起这份重托,以下是笔者多年担任班主任时,在实践中得到一些看法:1加强学习,提高教育水平在工作中,班主任应通过不断学习、不断总结经验,使其能更好地学习。如针对学生害怕课堂的提问,用班会时间,先是每人上讲台读一首诗开始,对不敢上台的同学,依据各自性格特点,用不同的方法。如有好胜心的激发他的好胜,胆小的多加鼓励,怕读错的让其放下包袱,有较强自卑感的通过表扬其优点战胜自卑走上讲台。经过半年的训练,每位同学都能上台自如演讲、自如回答教师的提问。
3、心理健康教育论文100字我上课的内容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与行
【摘 要】德性是指一个人的道德品性,教师要有善良与爱心,这是德性之本,责任与公正乃教师德性之源。一个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德性,以一分真诚的心唤醒学生,多一分宽容,多一分关爱,多一分呵护,学生一定会还教师一个十分的惊喜和百分的宽慰。
【关键词】德性 善心 爱心 责任心 公正心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36-0111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培养健康的心理,塑造健全的人格。教师的德性价值是与教育情景相关的教育教学行为准则。它既是一种品性,也是一种智慧。它体现在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
一、善心与爱心是教师德性之本
善良是一种品质、是一种修养、是一种德性。尤其是对教师而言,教师德性中的善,表现在理解学生、尊重学生、激励学生、帮助学生、善待学生。学生心目中的好教师,首先是一个善良的人、一个尊重和宽容学生的人、一个善解人意的人。
教师面对的是儿童、是青少年学生,学生往往对事物的认识肤浅、行为冲动、克制力差、自以为是、容易犯错误,同时他们一般情感脆弱、思想单纯、遇事缺乏经验。他们需要得到理解、宽容和帮助、指导以及精神抚慰。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当教育对象盲目冲动、随意顶撞教师、意气用事时,需要教师的耐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一颗真诚善良的心感化学生,才能唤醒学生的本真。
爱是教师的一种教育品质、一种教育精神、一种教育德性,一个有良好德性的教师,应该是一个有大爱之心、仁爱和睦的人,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这是教师德性中的爱的基本表现,也是教师善举的标志。
二、责任与公正是教师德性之源
责任心、责任感是教师德性的源泉。有责任感的教师,不会以教育学生为负担,而是以教育学生为乐趣,把教育当成是一种自觉自愿的义务和行为,是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
有责任感和责任心的教师勇于承担自己工作的全部内容,首先对学生要有一个负责任的态度,对待学生无论从语言、行动上都要严谨,以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做到不武断、不随意对待学生发展中的任何细节,以免产生不良影响。同时,教师有责任为学生做出榜样和表率,要通过自身的示范,潜移默化地成为学生人生发展的有效的引领者和实现远大理想的托举者。
公正的教师是具有感性的教师,一个公正的教师不仅能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而且影响学生的个性品质、价值观的形成。一个公正有责任感的教师,首先要记住学生的姓名,了解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在大庭广众之下让学生出丑,不与学生过分亲热,但态度要友好,应时常与学生交流,广泛接触学生,多了解学生的动态,但避免与学生公开争论。应与学生个别交换意见,同时教师对自己所上的课要有足够的自信,以良好的姿态面对自己的课堂等等,这些都是爱心、公正、责任感的表现。
三、彰显善心,倾注爱心,践行教师德性价值
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不仅影响学生现实的学习活动,更重要的是它还直接影响学生一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思维方式乃至终身的个性品质。
有两个女生,她们都有着过人的文学天赋,但却在数学领域表现较差,她们遇到了截然不同的两个数学老师,结果造就了两种不同的个性品格和人生。其中一个女生,虽然数学成绩不好,但她自己非常努力,终于有一次数学考试及格了。可她的数学老师不但没有表扬她、鼓励她,还硬说是她抄袭的,并用污辱性的话语来挖苦她,从此这个女生非常敌视数学老师。老师这种无理的态度无疑给女生倔犟的性格中埋下了怨恨、敌视的成分。另一个女生则非常幸运,遇到了一个善解人意、理解、尊重并热情帮助她的数学老师。在老师的精心辅导和鼓励下,她顺利通过了毕业会考,这个女生非常感激和尊重这位老师。从此以后她也对生活更加充满热情,更加与人为善,一直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文学创作之中,创造了许多惊人之作。
两个女生不同的经历造就了不同的个性品格,也注定了她们不同的人生。这两个女生大家其实都非常熟悉,前者就是众人皆知的作家三毛,后者就是大名鼎鼎的诗人席慕蓉。
上面的例子再次证明了教师的德性对学生的影响,我总觉得教师应该用善良去教育教学,去善待学生,教师的善心善举一定能在学生的心田播撒爱的种子。教师善良的品质不仅是一种个人的修养和品德体现,更能给学生、给社会带来正能量。
总之,一个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德性,以一分真诚的心唤醒学生,多一分宽容,多一分关爱,多一分呵护,学生一定会还教师一个十分的惊喜和百分的宽慰。
4、七下关于心理健康的小论文600字
心理健康的小论文
我们作为小学生,现在虽然年纪不大,但也要试着学会进行自我心理健康教育,因为我们总不能永远靠家长、老师搀扶着我们走一生,我们总要做自己的主人。其实,有些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我们也是可以掌握的。
首先培养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 。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使我们知道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知道心理健康的基本常识。
其次可以学习简单有效的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如:(1)学会放松。知道紧张是正常的心理反应,是可以通过心理想象、转移注意力、调整呼吸、体育活动、听音乐、唱歌、阅读、睡觉等方法调节放松的。(2)与人谈心。有问题我们要学会求助,在学校可以找老师、心理辅导老师谈心;在家里可以找长辈、亲友谈心;在社会上也可以有谈心的对象,如心理咨询电话等等。无论何事何时都可以与人谈话,学会与人谈心一辈子受益。(3)学习写日记或周记。我们要学习用笔与自己谈心,把心灵的轨迹用文字描绘下来,对心理健康成长有很大的帮助。这里,也请老师和家长要尊重我们孩子的隐私,公开我们的日记要得到本人的允许。另外,我们也不用过分担心自己的内心秘密被他人知道,要学会坦然的对人与对己。
希望帮到你 望采纳 谢谢 加油
5、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提要
本书围绕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特点,突出中等职业教育特色,通过适应篇、成长篇、情绪篇、交往篇、学习篇、职业篇6个篇章的内容,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环境适应、自我了解、情绪调节、人际交往、自主学习、求职择业等方面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和引导,通过名言导入、心灵故事、心理游戏及活动、心理知识、心理测试、拓展知识等互动环节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心理问题、探索自身想法,制订计划方案,从而获得收获和感悟。
本书适合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辅导活动课程的教材,也可供心理学爱好者阅读与参考。
6、如何开展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和敬业乐群的心理品质,提高应对挫折、匹配职业、适应社会的能力;帮助解决学生遇到的心理困惑和心理行为问题,并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辅导与咨询,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 内容包括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使其了解简单的心理调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掌握心理保健常识等。重点是根据学生特点和实际需要进行教学、辅导和援助。学校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职业发展的需要,分阶段、有针对性地设置具体内容。
□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德育课课程体系之中,一般每学期不少于10学时。开展心理辅导与咨询工作。学校要建立心理咨询(辅导)室,并通过团体辅导、个别咨询、心理行为训练、开设热线电话等形式,对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给予指导,帮助他们排解心理困惑。
□ 在实习实训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实习实训时要引导学生进行职业心理调适,克服不利于就业的心理倾向,正确对待职业选择和职业的变化发展,培养职业兴趣、爱岗敬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
□ 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和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同时,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第二课堂活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
□ 建立学校与家庭沟通机制,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形式,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使学校和家庭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 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对中等职业学校的督导评估范围,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纳入当地和学校的师资培养培训计划,重点培训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骨干教师,提高他们的专业理论与操作技能水平。
□ 防止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化,避免把心理健康教育对象局限于少数存在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避免把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学科教学,避免把心理健康问题归结为思想品德问题。
苗艳丽摘编自《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7、班主任怎样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通过班级心理辅导活动来进行。班级心理辅导活动操作要点(活动、体验、分享是心理辅导活动的三要点):
1。重感受,不重认知。辅导不是说教,不是安慰,不是训导,也不是逻辑分析;辅导是心灵的碰撞、是人际的交流、是情感的体验,是帮助一个人自助的过程。
开设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根本取向,并不是要让学生懂得几条心理学的原理,或者掌握几种调节心态的方法技巧,而是要促使学生在团体的助力下,审视自己的内心,反思自我的成长,思考学习,思考人生,思考自我与外界的关系,以推动自我的完美发展。
2。重引导,不重教导——班级辅导主要应该是“非指示性的”,教师不应该对学生作强制的说理和武断的解释,必要时采用的暗示、忠告、说服等手段也只能最低限度地使用,即力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引导,要注意契机,还要注意分寸。此外,“引导”总是通过问题来“引”和“导”的,所以,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及时提出引导性的问题,而这恰恰是班级辅导活动中教师最难以把握的一点。
3。重口头交流,不重书面活动——这是一种非常简单、却又很容易被教师忽视的操作规范,它是辅导过程有没有动态气氛的关键。
班级团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学生是通过群体交流产生的影响力来调整自己的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的。班级团体辅导的重点应放在学生与学生的交互作用上,主要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力来达到辅导的目标。
4。重目标,不重手段——班级辅导活动最重要的是把握好辅导理念和辅导目标,如果只考虑形式和手段的新鲜花哨,就很可能会导致舍本求末。
5。重真话,不重有无错话——信任使人感到安全,信任才能敞开心扉。说真话难免会有错话,但对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错话持一种宽容而积极的态度,可强化学生自我向善的意向与努力。
心理学(XLX.NET)文章,转载需注明出处 https://www.xlx.net/xinlikepu/19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