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行为动机?教育心理学动机作用理论
导读:本文讨论了行为动机的问题。动机研究是一个后起的研究领域,但由於动机问题的复杂性,动机问题研究困难重重。动机问题的实质尚未揭示,已有的成果不能令人满意。因此,文章呼吁构建总体的理论框架来指导动机问题研究的实践。如下为有关什么是行为动机?教育心理学动机作用理论的文章内容,供大家参考。
1、什么是行为动机?
?动机问题是心理学中后起的研究领域,并且越来越受到心理学家们的重视。但,由于动机问题的复杂性,动机问题研究困难重重。严格地说,当今的动机研究还处于库恩所说的范式前(preparadigm)时期。因为动机问题研究从本能论开始至今还没有形成其统一的范式,而是出现了理论观点纷呈、学说林立的局面。动机问题的实质尚未揭示,已有的成果不能令人满意。
如,本能论一开始就把其理论建立在人与动物相似的错误假设之上,从动物所具有的本能种类,来推断人的本能数量,从而忽视了人所特有的复杂的社会性动机。驱力理论也大都把驱力视为人与生俱有的东西。需要层次理论则只停留于对需要的内容、种类的区分之上,并没有阐明其动机作用过程和实质。诱因论则主要反映了行为主义的客观立场,从外部来寻求人类行为的动因解释,这未免本末倒置。
现代认知动机理论虽然看到了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看到了人类所特有的能动作用,并努力用认知观点来解释人类复杂的动机问题,但他们的共同失误之处在于他们大都将自己的理论观点建立在单一的人类社会需要假设之上。如,和韦纳相类似,德西假定人的内在动机是智慧和自我决定的追求〔1〕。?弗瑞德曼的预言理论则认为人类总是努力寻求对其自身和他们的环境的控制〔2〕。
这样,?尽管他们都在这些基本假设的基础上进行过大量的研究,都有专著对其理论进行阐述,但,不无遗憾地说,他们在对动机问题的某一方面做出贡献的同时,也忽视了人类复杂的社会行为的其它方面,他们的理论具有很大的片面性和局限性,而我们知道,科学的目的是透过事物复杂的现象本身,领会其深层的实质,是发现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建立其一般的理论体系。
有鉴于此,我们认为,目前的动机问题的当务之急是构建总体的理论框架,来指导动机问题研究的实践,使动机问题研究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逐层深入,而不致于偏离其实质。当然,理论框架的构建,又离不开已有动机问题的研究成果、实践经验。
??为了把握动机问题的实质,建立动机的总体理论框架,切实解决一些有关动机的理论问题,在本文中,我们首先从动机的概念入手,对动机概念进行科学的限定。
其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动机作用的过程、机制,建立动机的模式。最后对模式中所涉及的诸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关系进行详细的阐释。
??
一、动机概念的限定
??通过对动机问题的历史考察,我们发现,动机概念并不是十分清楚的,动机概念常被本能、驱力、需要等概念所取代,这也直接造成了不同的理论学说,如本能论、驱力论、诱因论、需要论、归因论、自我效能论等等。
究其原因,这一是因为动机问题自身的复杂性,多面性,动机问题不亚于心理学中的每一个论题,甚至可以说它就是整个心理学理论的具体运用。心理学所关注的心理过程(知、情、意)及个性特征,它都涉及到。再者,还因为各个动机理论的出发点各不相同。本能论、驱力论、需要论从人的内在要求出发,诱因论从目标、刺激物等外在的因素的动机作用开始,而归因论、自我效能论则涉及动机的中介认知、情感过程。
这些理论可以说对动机问题都有所贡献,但偏颇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
??如何给动机下个全面准确的定义,是个一直困惑着心理学家们的问题。历史上,动机问题研究者们大都试图给动机一个精确的定义,但最终又都不尽如人意。正如霍斯顿所说:“动机一词与许多其它词,如学习、发展或认知一样是我们广泛使用的,但我们不能真正给它下一个精确的定义。
我们觉得我们已经掌握了问题的关键,我们也有一些好的思想,但在给出一个普遍接受的定义时,包括心理学家在内都失败了。”〔3〕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从历史上一些有关动机概念的解释开始,?希望从中得到某些灵感和启迪,从而取得某种超越和突破。
??通过对历史上有关动机概念的考查,我们发现,动机的定义可分为三类:〈1〉内在观点,这种观点一般从行为内在动因着眼,?如下述定义,“推动人们行为的内在力量。
”〔4?〕“激励人去完成行为的主观原因。”〔5〕“动机是个体的内在过程,?行为是这种内在过程的结果。”〔6〕〈2〉外在观点,这种观点一般强调行为的外在诱因、目标、刺激等作用。如,“为实现一个特定的目的而行动的原因。”〔7〕〈3〉中介过程观点,如“能引起、维持一个人的活动,并将该活动导向某一目标,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念头、愿望和理想等。
”〔8?〕“一种由需要所推动,达到一定目标的行为动力,它起着激起、调节、维持和停止行动的作用。”〔9〕
??我们说,只强调行为内在动力的动机观点把动机问题过于简单化。这些内在动力若不与行为目标相联系,它只能是盲目的、单薄的,从而不能构成人们行为的主要动机。对于外在的动机观点,错误之处就更加明显,人们只有在对外在的刺激物、目标、诱因等感兴趣的情况下,才会调动其内在的力量,努力去实现它。
第三种观点虽然看到了动机的内部与外部原因之间的关系,看到了通过中介认知作用才能构成动机,但没有言明如何才使个体的内在需求与外在诱因有机地联系起来,从而也没有真正地看到个体在动机过程中的能动作用。要知道,人类行为的特点是有目标有计划的。正如马克思所说,“蜜蜂建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
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10〕我们认为在动机的内在与外部起因之间,存在一种重要因素,它使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行为具有目的性和方向性,使行为动机达到某种适宜的程度,从而激发行为去努力实现目标。这种因素我们称其为自我调节。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完善的动机概念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因素:(1)动机的内在起因,(2)外在诱因,(3?)中介调节作用。根据这些特点,我们认为可以把动机定义为,在自我调节的作用下,个体使自身的内在要求(如本能、需要、驱力等)与行为的外在诱因(目标、奖惩等)相协调,从而形成激发、维持行为的动力因素。
在这个定义中,自我调节作用十分重要,它使个体的内在要求与行为目标相协调,从而使这种内在要求获得动力和方向,行为目标或诱因也通过这种调节对个体具有某种意义,从而转化为个体的内在激励因素。自我调节反映了个体内在要求与行为目标、诱因之间相互作用的内在机制。
??为了研究的需要,我们还须对动机进行区分。
在动机问题研究中,研究者曾对动机进行过多种区分,如内在动机(因活动本身具有吸引或讨厌的性质而引起的追求或回避的动机)和外在动机(不是活动本身而是活动之外的目标所引起的动机)的区分,主导动机(对行为起支配作用的动机)和辅助动机(对行为只起辅助作用的动机)的区分,以及根据特殊的领域所作的区分,如成就动机、利他动机、攻击性动机等。在此,我们根据个体的需要水平和不同,把动机区分为自然动机和社会动机。
??所谓自然动机是指个体为满足生理、本能需要而引起的动机。如饥饿、干渴、性欲、睡眠、防卫等需求。这种动机具有原始性、自发性,是有机体与生俱有的,且为人和动物所共有。
??社会动机是指由个体的社会物质、精神生活需要而引起的动机。社会动机为人类所特有,是个体在其心理潜能、先天倾向的基础上,在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
它具有社会历史性,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以及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个体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
??应指出的是,自然动机和社会动机这种区分实际上只具有理论意义。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纯粹的自然动机实际上是不能单独存在的,它无不打上社会文化的烙印,人们的自然动机受到人们的思维、意识的支配,如人们感到饥饿时并不一定马上去吃饭,而通常的情况是要看一下当时的情况是否允许。
人们在忙于工作等其它事务的情况下,会出现忍受饥饿的情况。人类的社会行为主要受社会动机的影响。
??在此还有一个问题需要澄清,那就是动机与行为的复杂关系。我们知道动机是一种内部过程,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我们只有通过对行为的观察研究来推断出动机的情况,因此,谈到动机,就离不开行为。动机和行为的复杂关系在于以下四点:〈1〉有动机不一定有行为,?因为行为的发生还需要其它因素,如客观环境条件等。
〈2?〉有些行为则没有动机,如受迫行为。〈3〉同一动机可产生几种行为表现,?如在成就动机驱使下,个体可能表现出一系列的行为,像刻苦学习、锻炼身体、参与竞争活动等。〈4〉同一行为受多种动机驱使,?如努力学习可能受取得成就,得到奖赏、赞扬,以及增长知识等多种动机的驱使。通过动机与行为的这种复杂关系的剖析,我们弄清了二者的区别与联系。在后面的论述中,我们将二者结合起来考虑。
??
二、动机模式的初步构想
??从上述有关动机概念的分析与限定中,我们认识到了动机概念所包含的三个因素,即内在起因、外在诱因和自我调节。现在我们根据三者的相互作用关系将动机模式表示如图1。
??对这模式,我们的总体解释:需要是在心理潜能的基础上通过学习而产生的。需要通过自我调节与外在诱因(目标和奖惩等)相联系,从而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并调动自身的能量,引起一定的情感反应,形成驱力。
同样,驱力在自我调节的作用下使个体努力去实现目标。外在诱因通过自我调节而转化为个体内在的动因。自我调节包括期望、自我效能、意志和反馈一系列循环过程,它发动、维持和调节动机行为。对行为结果的成功与失败归因成为有关后继行为的主要动机因素之一。如此引起新的需要,形成一系列螺旋式循环动机行为。
2、教育心理学 动机作用理论
一、动机的强化理论(行为主义的观点)
二、动机的人本理论。
包括: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2、罗杰斯的自由学习理论
三、动机的认知理论。主要包括:
1、阿特金森的期望—价值理论
2、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
3、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
4、卡文顿的自我价值理论
5、德维克的目标定向理论(也称成就目标理论)
3、心理学中的动力特点是指什么?
心理学中的动力特点是指:
日常生活中,常有宏观扩散不可逆的现象。
例如,把几滴液溴滴入一个充满空气的烧瓶中,一会儿溴原子就自动地散布开来,使得溴在烧瓶中各处的浓度都相等,但是溴散布到空气中后即不会自动地转回液溴;
又如,将一滴蓝墨水滴入一杯清水中,墨水便会自动地向外扩散,以至使一杯清水最终成为一杯浅蓝色的溶液,然而扩散以后再也不会自动地聚集成一滴浓墨水;
再如,摩擦生热,摩擦的机械运动会自动地转变成热运动,而热运动却不会自动地再变回摩擦的机械运动。
对于这些宏观扩散不可逆的现象,按分子运动论的观点分析即是分子(或电子)排列秩序愈来愈混乱的现象亦即无序度增加的现象;按照能量的观点分析,则是能量的“品质”下降现象亦即能量耗散现象。
人的内部心理过程与非心理的物理过程存在着同一的自然基础。人的心理活动离不开一定的能作为基本动力,这种能就是心理的能,简称心理能,人们过去习惯上也把它称作力比多(libido)。
在人的心理领域心理能是一种多寡不定的力量,这种能量在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必须寻求对象加以释放。心理能从其本源来说是人脑的间隙组织所分泌的一种特殊物质,这种物质存有自动保持有机体某种适度兴奋状态的特性。对于有机体而言,这种物质是一定的或者说是有限的。作为自然机能的一部分,它总是处在持续、永恒的动态变化的过程中,缺则寻求收缩,过则寻求扩张,与自然机能不可分离。所谓静极思动,动极思静,道理即在于此。
这种物质一旦被有机体以感受环境刺激的形式激扬起来,经血液的输送进入人的心理领域就会引起一个人的心理的格局发生变化,由此产生一种内在的、与无机界释放能量的盲目冲动相类似的生命冲动从而给有机体造成紧张。这种紧张总是驱使心理的个体通过肉体的与精神的活动来寻求释放被围困在生命冲动之中的心理能量,直到有机体恢复到最初的那种令其较为舒适的紧张水平。
因此,心理能是生命紧张、生命兴奋、生命冲动的原始基础,心理能量的增加就会导致有机体紧张状态的梯度的增加。
4、心里动力和心里特征又怎样的联系
心里动力:心理动力学又称精神动力学或精神分析学。根据心理动力学的观点,行为是由强大的内部力量驱使或激发的。
心里特征:研究个人独特的心理特征和个体行为的稳定性特征,同时也探讨人格形成的心理因素和对人格特征进行测量、评估和培养。
5、动机归因理论主要从哪方面对动力进行论述的!跪求!
1、海德的朴素心理学归因理论:海德认为人有二种强烈的动机:一是形成对周围环境一贯性理解的需要;二是控制环境的需要。而要满足这两个需求,人们必须有能力预测他人将如何行动。
因此海德指出,每个人(不只是心理学家)都试图解释别人的行为,并都具有针对他人行为的理论;
2、凯利的三维归因模式:可以使用3种不同的解释说明行为的原因:归因于从事该行为的行动者、归因于行动者的对手 、归因于行为产生的环境 。这三个原因都是可能的,要找出真正的原因主要使用3种信息 :一致性 、一贯性和特异性 。
凯利强调了三种信息的重要性 ,所以他的理论又称为三维归因理论;
3、维纳的成就动机理论:维纳在海德的朴素心理学基础上,将人的社会认知归因分为以下六点:
(1)能力,根据自己评估个人对该项工作是否胜任;
(2)努力,个人反省检讨在工作过程中曾否尽力而为;
(3)工作难度,凭个人经验判定该项工作的困难程度;
(4)运气,个人自认为此次各种成败是否与运气有关;
(5)身心状况,工作过程中个人当时身体及心情状况是否影响工作成效;
(6)其他,个人自觉此次成败因素中,除上述五项外,尚有何其他事关人与事的影响因素(如别人帮助或评分不公等)。
以上六项因素作为一般人对成败归因的解释或类别,韦纳按各因素的性质,分别纳入因素来源(内部还是外部)、稳定性(时间上是否持续稳定)、可控性(是否是自己可能掌控的因素)。由此形成一个三维归因的表格,如下图例:
。
心理学(XLX.NET)文章,转载需注明出处 https://www.xlx.net/xinlikepu/26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