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会有逆反心理?怎样才能战胜逆反心理啊!

laoshi 心理科普 2023-10-22 14:48:07

导读:逆反心理是一种特殊的反对态度,主要由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三大要素构成。其中认知是受教育者态度的基础,情感是逆反心理的第二个构成要素,行为意向是逆反心理的第三个构成要素。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有三种:好奇心、对立情绪和心理上的需要。要战胜逆反心理,需要提高自己的认知程度,有足够的想象力和开拓自己的想象力。了解逆反心理的构成及其作用也有助于我们寻找解决对策并预防青少年逆反心理的产生。如下为有关为什么我们会有逆反心理?怎样才能战胜逆反心理啊!的文章内容,供大家参考。

1、为什么我们会有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作为一种特殊的反对态度,主要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三大要素构成的。其中认知是受教育者态度的基础,它在对态度的作用中,主要是对逆反心理起准备和导向作用。

这是因为无论什么人(不包括思维不健全者),他怎样认识某一现象或问题,在其心理上都是有一定的较为稳定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这些稳定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所构成的认知支配人们对某一现象或问题将要采取怎样的做法,即是拥护、支持、顺从态度,还是怠慢、反对、逆行的态度。情感是逆反心理的第二个构成要素,指人们在心理上对认知信息内容的一种情绪体验即喜悦、愉快或烦忧、反感。它在逆反心理中起决定的作用或是直接的动力。

具体说是青少年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当理解掌握了某一信息或观念,一般会感到一种满足、充实和愉悦;而不理解的有关信息和观点,则会感到疑惑、焦虑和烦忧。这些对新观念、信息的情绪感受与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所存储的知识内容、态度加以比较,当原有的不良情绪不能有效地克服和剔除,就会愈加强烈,从而导致产生去抵制有关教育管理的内容和信息的行为意向。当这种意向倾向越来越多时,逆反心理就会逐渐转化为一种逆反行为。

作为逆反心理的第三个构成要素,行为意向在逆反心理中的作用也就显而易见,即是逆反心理转化为逆反行为的准备。它直接受逆反情感的作用和影响。充分认清逆反心理的构成及其作用不但加深了我们对逆反心理实质的认识,而且为我们寻找解决对策并可有效地预防青少年逆反心理产生有很大的意义。

为什么我们会有逆反心理?

2、怎样才能战胜逆反心理啊!

第一就是我们要提高自己的认知程度,广通博见。

人在逆反的时候,思维非常狭隘。我们经常是一根筋式地对付对方,从来没有换位思考,不肯站在对方的角度为对方考虑。

工作中,如果你不学会换位思考,将很难有长进。有的人抱怨别人一无是处。总之是认为所有的人都不如他。

其实,当事业取得成就时,再来想问题,就会考虑更多的因素,而不是单纯的角度了。

第二就是要有足够的想象力,这是我们克服逆反心理的又一剂良药。

很多有逆反心理的人,内心是缺乏想象力的。他一直认为只能用这种方式来解决问题,或者只能用这种方式对待对方,没有想到还有其他更好的办法。

如果用另外一种语言、另外一种方法、另外一种形式和手段,去跟别人沟通交往,是不是会比这种强硬地对着干好得多呢?

逆反心理最容易激化的是人和人之间的矛盾,而良好的人际交往是我们每个人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如果你的逆反心理强烈地影响了你的人际交往,最后你失掉的是人生财富。因此我们一定要开拓自己的想象力,想出各种好的办法来解决这种对着干的局面。

怎样才能战胜逆反心理啊!

3、为什么逆反心理往往会占据想坚持的事捏

主观上,青年人处于“过渡期”,(成家立业前)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他们反对成人把自己当“小孩”,要求以成人自居。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就对任何事物倾向于持批判态度。

正是由于他们感到或担心外界无视自己的独立存在,才产生了用各种手段、方法来确立“自我”与外界对立的情感。

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有三种:

一是好奇心,例如,一些不健康的文艺作品,越是受批评,人们越是想看,想方设法要弄到手,一睹为快。这些都是由于好奇心的缘故。

二是对立情绪,任凭你“苦口婆心”,千言万语,他却无动于衷,认为你是虚情假意,吹毛求疵。

三是心理上的需要,孩子对于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想得到;越是不能接触的东西,越想接触;越是不让知道的事情,越想知道。这是人们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由于理智程度较差,这种欲求也更强烈。

为什么逆反心理往往会占据想坚持的事捏

4、人为什么有逆反心理?

人为什么会产生逆反心理

逆反不会平白无故的出现,其背后总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我们看看有哪些原因会引起的逆反心理。

好奇心:你可能听说过这句话“好奇心害死猫”,人人皆有好奇心。传说中的亚当和夏娃被上帝告诫不要吃树上的果子,可他们偏偏没有遵守诺言,偷吃了禁果,结果自己被贬为凡人,开始了人类漫长的繁衍。假如父母、老师告诉孩子不许看这个,不许用这个,他们反而越发想去尝试。例如,一些不健康的文艺作品,越是受批评,人们越是想看,想方设法要弄到手,一睹为快。

电影宣传海报上规定某部影片“未成年人不宜观看”,但其作用恰恰相反。上化学课老师再三交待切勿将浓硫酸与水混合在一起,某学生胆大而为之,结果酿成大祸。孩子怀有强烈的好奇心,当他们做某事被禁止时,反而更容易引起他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尤其是在只作出禁止而又不加任何解释说明的情况下,浓厚的神秘色彩极易引起逆反。

渐强的自我意识:进入中学很多同学开始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希望自己能独立思考问题,不喜欢被父母管教,不希望父母过多地干涉自己的学习、生活、交友等私人问题,这是一种成长的表现。很多孩子不喜欢父母过问他的问题,他可能会因为一些小问题就对父母发火,譬如,你有可能因为不满父母为你买的衣服而大发雷霆,可能因为父母一个小小的举动而恼羞成怒。

可是,毕竟他们是你的父母,他们常常会因为关心你而过问你,正是由于这样你常常会和父母发生矛盾,觉得他们不理解你,你甚至会为了强调你所谓的“自我价值观念”做出违反他们意愿或约定的事。

压力:不管是学习成绩优秀的还是一般的同学,都会面临压力,其实只要我们还活着,总会遇到各方面的压力。而且,现在社会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更要命的是压力不单单来自国内,还有国外的。

目前,在社会、学校及家长眼中好成绩仍旧是衡量一个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随着竞争的加剧,知识、能力越来越被关注,所以,孩子不得不学习,可多数孩子是被迫学习,尤其是,当他们面临着高考的压力,父母、老师对他的轰炸,已令他不厌其烦。一旦他遭受挫折,便产生了一种反抗情绪,有时故意有违父母的意愿不好好学习。

心理上的需要:人都有这样一种心理——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想得到;越是不能接触的东西,越想接触;越是不让知道的事情,越想知道。由于大多数同学自我控制能力还不是很成熟,这种欲求也就更强烈些。这种强烈的内心诉求,表现在外就成了一种逆反的对抗。

以往特殊的经历: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过去,而过去的种种经历也会影响现在和将来的生活。

譬如,有的同学多次向人表白却被拒,会觉得自己没有魅力;有的人多次失恋,便认为人世间没有真正的爱情;有的同学一向循规蹈矩、与人无害,可偶然有一次受到了莫名其妙的冤枉,结果大受刺激,变的多疑、不信任别人,由于过分保护自己,便像刺猬一样,常常以“刺”对人。

获得别人关注的渴望:谁都想成为聚光灯下的明星,赢得他人的关注,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吸引别人的眼球,尤其是,当自己的能力不足以吸引别人时。

有些同学为了获得别人的关注,采取了另一种极端的措施,以另类、反抗成为别人关注的焦点,既然不能“流芳百世”,那就“遗臭万年”,结果往往令人痛心。

5、为什么会有叛逆心理

其实所谓的叛逆心理就像我们平时生活中的想要什么又怕什么的。

出现叛逆是本我与超我出现了矛盾。

本我就是想追求快乐的意思,欲望的意思,超我就是那种追求高尚道德,还有个自我就是比较现实咯。

调节好他们的关系以及正确认识身边的事件就能够很好的处理叛逆心理。

青少年之所以产生叛逆心理,第一是因为青少年的心理随着这个年龄段自身的变化而变化,第二性征的出现给他们的心态造成了冲击,他们面对自身的变化常常感到不知所措,从而产生了浮躁心态和对抗情绪;第二,青少年心理状态呈现青春期心理的特殊性,他们觉得这个时候的他们已经像个成年人,因此在面对问题时他们常常呈现一种幼稚的独立性,并未成熟的他们会处在反抗期内。

再加上自我意识和好奇心的增强,加之社会、媒体的冲击,促使青少年对许多东西产生兴趣,他们便要通过表现个性、追逐潮流来满足自我意识和好奇心;另外,社会和家庭的传统教育的一些弊端,阻碍了他们自身发展的需求、成了叛逆心理产生的源头;此外,青少年如今面临的各种压力,比如集体压力、学习压力以及生活中的无聊情绪等,也是叛逆心理产生的“沃土”。

6、什么是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青少年中常会发现个别人就是“不受教”、“不听话”,常与教育者“顶牛”、“对着干”。这种与常理背道而驰,以反常的心理状态来显示自己的“高明”、“非凡”的行为,往往来自于“逆反心理”。

诱发因素

逆反心理并不是什么不可思议的东西。

一般地说在以下三种情况下,

容易诱出逆反心理:

1.强烈的好奇心当某事物被禁止时,最容易引起人们的求知欲。 尤其是在只作出禁止而又不加任何解释的情况下,浓厚的神秘色彩极易引起。 2.企图标新立异 青年处于性格形成和寻找自我的时期,通过否定权威和标新立异可以在心理求得自我肯定的满足感。

青年人与社会的认同不仅是简单地采取适应社会规范的途径,而且还希望社会承认他的价值和地位,从而获得与社会之间的认同。因此他往往表现得偏执,好表现自己,有意采取与其他人不同的态度和行为,以引起别人的注意。 3.特异生活经历 比如,有的人多次失恋,便认为人世间没有真正的爱情;有的人一向循规蹈矩、与世无争,而偶然有一次受到了莫名其妙的冤枉,以至于性情大异,变得粗暴、多疑、怪僻。

这种在特定条件下,其言行与当事人的主观愿望相反,产生了与常态性质相反的逆向反应,是逆反心理的典型表现。一旦这种心态构成了心理定势,就会对人的性格产生极大的影响,经常性地左右他的一举一动,成为他言行举止的一个基本特征。

特点表现

逆反心理是一种单值、单向、单元、固执偏激的思维习惯,它使人无法客观地、准确地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而采取错误的方法和途径去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逆反心理经常地、反复地呈现,就构成一种狭隘的心理定势,无论何时何地都与常理背道而驰。表现形式上与富有创造性的行为颇有类似之处,因此某些逆反倾向严重的青年也常对此津津乐道,或在心理上为自己的怪异行径寻求“科学”的根据【2】。 然而,逆反心理在本质上与创造性的个人素质有着根本区别,它往往是孤陋寡闻、妄自尊大、偏激和头脑简单的产物。

克服方法

可以通过两条途径来克服逆反心理: 1.认识提高文化素质、广闻博见是克服逆反心理的根本道理。一个对生活有着广博知识的 逆反心理

人,凭直觉就能认识到逆反心理的荒谬之处,从而采用一种更科学、更宽容的思维方式。广闻博见能使我们避免固执和偏激,而逆反心理则使我们在最终认识真理之前走了许多弯路,当我们醒悟过来时往往太迟了。

2.想象 逆反心理之所以大行其道,往往是利用了人们缺乏对多渠道解决问题的想象力。解决一个实际问题用一个办法就已足够,但在问题未解决之前却存在着几乎是无限的可能性。 如果我们的思想一旦被逆反心理控制住,那么我们的视野就会变得狭隘、短视和显得愚蠢。它使我们无法进行正确的思维和判断,让思想仅仅是在“对着干”的轨道上盲目滑行。

当我们冷静地进行分析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我们所强烈反对的意见固然并不一定就是真理,但“对着干”起码也使我们的思维同对方同样的狭隘。因此,对总是怀有逆反心理的人来说,努力培养起自己的想象力是十分必要的,它有助于我们开阔思路,从偏执的习惯中超脱出来。 宽容的思想方式和想象力是可以通过自我不断的思维训练来获得,它能激发出我们的创造力。

逆反心理是一种近乎病态的心理状态,如果你想有所作为,就必须经常性地进行这种自我训练。

心理学(XLX.NET)文章,转载需注明出处 https://www.xlx.net/xinlikepu/26792.html

AI角色模拟

AI心理咨询师
您好,我是心语者,一名资深心理咨询师,愿倾听您的困扰并提供支持与建议。

开启对话

我是AI女友
嗨,我是你的恋爱女友,一个小少女,爱撒娇卖萌,偶尔耍点小脾气,快来聊吧!

开启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