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学生构建认知结构,教育心理学促进程序性知识学习的策略是什么
导读:本文介绍了如何指导学生构建认知结构,以及教育心理学中促进程序性知识学习的策略。文章认为现行使用的教材只是以文选和单元为框架编写的,无法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因此,教师需要将一篇课文的主题和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拓展,帮助学生构建认知结构。另外,文章介绍了教育心理学中促进程序性知识学习的策略,包括帮助学生实现子技能或前提技能的自动化,将一些小的程序合并成大的程序,以及将这些技能程序化。这些策略可以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建立起完整的知识框架,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和素养。如下为有关如何指导学生构建认知结构,教育心理学促进程序性知识学习的策略是什么的文章内容,供大家参考。
1、如何指导学生构建认知结构
我们现行使用的教材是以文选为框架,单元为结构来编写的。“语”及“文”的基础知识散落在篇章文字中,组成了一个庞大的知识网络。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只是整个教学系列中的一环,或者说是知识网络中的一个眼,绝非孤立的存在。当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只单纯着重对一篇文章的分解和剖析,易形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思维定势。
不仅教师本身的文化视野和学术研究受限制,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仅能对文章做一个整体的把握,并不能积淀起应有的文化底蕴,当然也就谈不上建立起应有的语文知识框架。我们只有将着一环一眼放到宏观和系列中去观照,才能得到更深刻的认识;同时,我们也只有从这一环一眼向相关的知识面延伸和辐射,才能对整体有一个清晰的把握。所以建立起知识的坐标轴,学会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尤为重要,也极为可行。
怎样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呢?怎样把所学的每一点串起来,每一环扣起来呢?我在日常的教学构成中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摸索,仅以主题阅读教学为例。我在阅读教学时,有意识的将教材中某些有着相同或相似主题的课文进行归纳拓展,引导学生对这些课文的主题的共性进行深入的分析归纳。
这不仅是学生对文本的整合和深化,更是学生对某一主题进行的深入思考,同时构建与这一主题相关的知识体系,有助于调和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矛盾。“语文课不是从无到有地教,而是在学生已掌握了一定语文能力的基础上,继续发展他的语文能力。”下面以具体案例来说明。
2、教育心理学促进程序性知识学习的策略是什么
简单地说:不断练习。
复杂地说:现代认知心理学家将程序性知识的获得划分为三个阶段。(1)认知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将使用自己已有的为达到一定目的有效方法,对某一技能作出陈述性解释,并对这一技能的各项条件及行动形成最初陈述性特征的编码。(2)联系阶段。在这一阶段,原先指导行为的知识将发生两种转变:第一,最初对技能所作的表征将慢慢转变为特殊领域里的程序性知识;第二,构成这一程序的各个部分的产生式间的联结将得到增强。
(3)自动化阶段。在这一阶段,整个程序本身将得到进一步的精致和协调。基于程序性知识获得的三阶段理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可相应地从三个方面展开对程序性知识的教学:帮助学生实现子技能或前提技能的自动化;帮助学生将一些小的程序合并成一些大的程序;帮助学生将这些技能程序化,使学生可以对程序本身无须多作考虑,就能使用程序的目标与子目标结构。
(一)掌握子技能或前提技能
当人准备执行一项复杂的认知技能时,对其中的部分技能还未把握或达到自动化的程度时,要成功地并顺利地执行整个技能显然是不可能的。事实上,无论是在加涅的学习层级论还是在适应个别差异的掌握学习中都渗透了这一思想。安德森曾指出,加涅从许多需传授的技能中分解出它的子技能,从这些子技能中又再次分解出它们的子技能。
例如,可以将代数看做微积分的子技能,而算术又是代数的子技能,而基本的计算技能又是算术的子技能。在加涅看来,成功的教学设计的关键是确定这类正确的子技能的层级,课程的教学便是旨在分别传授这种层级中的各子技能。同样,在适应个别差异的掌握学习中,让学生按各自的学习速度前进,并对学生在各个教学目标上的掌握情况提供测验。
如果在教学之后尚未达到目标,便需要提供另外的教学时间,直到该目标被掌握为止,这种教学也是旨在保证让每个学生学会必要的前提知识,以及为掌握新的复杂的技能提供所需的子技能。如果教学人员能对掌握的目标和测验作出适当的设计,那么这类教学实际上就是以掌握作为实现子技能必须达到自动化的教学程序。
(二)促进组合
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将一些小的程序组合成大程序的机会。
在认知心理学家看来,在实现技能程序化的第二阶段,最初形成的仅是一些小的产生式,一旦形成了一些小的产生式,它们之间的组合将有可能出现。
为了促进这种组合的产生,必须使两个小的产生式能够在工作记忆中连续处于激活状态,这样人的信息加工系统有可能注意到,前一产生式的行动为后一产生式的启动创设了条件,由此获得的一个新的产生式既含有前一产生式的条件,又含有前后两个产生式的行动,而对后一个产生式的条件则作为多余的信息予以删除。
在帮助学生将基本技能合成的过程中,练习和反馈是两个极重要的因素,因为每一次练习均给两个有关联的产生式在工作记忆中同时激活的机会,因而也给了它们合成的机会。在练习中应提供多少反馈以及何时提供反馈似乎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一方面有研究揭示,及时反馈相当重要,因为它可以使学生及时纠正错误,避免使错误成为基本技能中的一个自动化的成分。
但另一方面也有研究指出,及时反馈或过多的反馈可能是有害的。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可能会变得过分依赖反馈,而反馈时常会干扰对任务的学习。布卢姆曾对个别导师制和正规课堂授课制作过比较,他发现,配备个别导师的一般学生要优于正规课堂里的优秀生,究其原因是,个别导师的指导似可完全根据学生的需要来提供适时的反馈。
不过个别导师制毕竟代价高,因而不可能为每一个学生配备一名专职的指导教师,在这方面,计算机辅助教学似乎是一种希望,它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来提供反馈。当然要提供这类反馈需要有足够的理解力。使计算机具有这种足够的判断和理解能力曾一度是一个主要的障碍,但近年来已有这方面的成功报道。
(三)促进程序化
一旦学生在一些小的产生式上达到了自动化的程度,并开始将这些小的产生式组合成大的产生式时,教师为学生实现整个技能自动化所需做的工作是,保证让学生练习整个程序中所含的一系列产生式步骤,而不再是单独练习部分的产生式。随着一次次成功地执行这种动作序列,整个程序中各个步骤的联系将会以前后步骤的匹配来替代有意识的思考或搜索过程。
实现程序化的障碍之一是,学生可能会对要做这么多的练习感到厌倦。施奈德(Schneider,1985)曾建议使用达标式的反馈给完成一组练习提供外部强化,这不失为一条可供借鉴的意见,但在实现程序化时遇到的另一类更大的麻烦是,学生往往学习了各种不同的部分技能的合成,但对这些技能的关系以及何时适当地使用它们却并不了解。
例如,在经过一定的练习后,当都是明确要求学生做加、减、乘、除的运算时,学生可以认知得又快又准确,但一旦遇到某种特定的应用情境时,却不知道该用何种运算,或不知道可以用加法来作检验。看来,在实现某一组合技能的程序化的同时,教师还需考虑的另一个问题是,怎样使学生学会识别与特定的行动相联系的条件图式,了解各子技能的关系及合成的技能与总目标的关系,这一问题的解决通常采用变式策略。
如在教各种运算时要给学生提供含有混合运算的实际应用情境,以帮助学生认识到在使用这些方法时,应确认与这些方法相适宜的条件。因为混合练习的情境有助于学生了解应当把计算方法与某种特定的目标联系起来,如果在练习中不把计算方法同目标联系起来,学生可能只是学会了正确地执行某种程序,但并没有学会如何适当地使用它们,因为他们还不了解特定的程序只适用于特定的情境。
近年来,尽管人们一直在强调学习目标和看重课程计划中的基本胜任力,但包括安德森在内的一些认知心理学家则认为,尽管这种方式已产生了一些有益的学习结果,但如果就此期望学生能将子技能整合为复合的程序似乎并不充分。为了使学生充分地理解在何时使用这些子技能(而不仅只知道怎样执行这些子技能),学生还必须在一定的情境中练习,才能对子技能的关系有更为明确的了解。
唯有对含有组合的子程序作出广泛的练习,才能使学生将一些小的产生式组合成一些大的产生式集合,并了解和探查到产生式集合的内在关系。
3、教育心理学有效的编码和组织信息的方法有哪些
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它并不是一般的心理学原理在教育中的应用,它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学生的学习规律以及根据学习规律而产生的教学规律,因此,它有其自身独特的研究对象。
比如,学习的实质、学习的过程与条件、学习动机、学习的监控、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品德的形成等,这些是教育心理学中的基本理论。
与此相联系,教育心理学要以对学生学习规律的研究为基础,来研究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问题,即如何教和如何学的问题,这是对教育心理学基本理论的应用研究。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教育过程与方式有重要的指导价值,比如如何设计教学,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深刻理解和灵活应用,如何培养学生熟练的技能,如何组织学生这间的合作学习等,在这些方面,教育心理学可以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指导;与教育科学中的其它学科不同,教育心理学着重从受教育者的学习规律的角度来为教育改革提供建议,而这对课程与教学的设计者、教育技术工作者、教师和学生等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一是要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学习,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生考试既是对考生本科阶段所学内容的检验,又是对是否具有从事进一步专业研究的潜能的考察。因此大纲中明确规定考核目标为大学本科阶段所学的本学科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以及熟练地运用这些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要全面复习,但又要有所侧重。
教育学统考涉及多个学科,这就要求考生要全面复习,使得复习工作量加大了。但各门学科的比值又有所不同,所以在全面复习的同时,还要有所侧重。有所侧重的第二个内涵强调,在一门学科内也要有所侧重,比如第五至八部分的理论阐述因为是教育心理学的精华和热点,使用性也较强,因而考生要加大力度。
三是知识掌握要扎实、熟练,不能似是而非。
大纲规定考核题型多,题量大,时间短,考试时间仍然是3个小时,考生只有具备扎实熟练的基础才能在短时间内完成所有题目。另外每小题的分值高,因此任何一题都不能放弃。辨析题的设置又要求考生复习时要精确,决不能似是而非
4、心理学中的人格框架是什么
这个问题就比较广义了,因为脑本身就是复杂网络,所以人格的特性并不像元素周期表那样能够离散开。想象一下核磁共振的图像,每个地方都是连续的。
所谓“人格”实际上是连续变量人为地被分隔成数段。
这就像光谱本来是连续的,但是有些文化认为一共有七种光色,另外一些则认为有五种。
具体几种特别的人格更多是约定俗成的概念。而光在本帖就看到了多种不同解释,这反倒说明了这种概念目前还没有到“约定俗成”的程度。
创建于 2023-03
5、国内关于心理契约问题的研究主要有哪些?
很多!看你想了解哪方面的!
一、战略管理:社会资本与实物期权的战略观
1.社会资本———诠释网络竞争优势。
就企业社会资本研究而言,那哈皮特(Nahapiet)和戈沙尔(Ghoshal)(1998)从企业网络嵌入程度的角度对企业社会资本作出了一个“折衷”的定义,企业社会资本为“嵌入在个人和社会个体占有的关系网络中、通过关系网络可获得的、来自于关系网络的实际或潜在资源的总和”;并划分了三个基本维度:一是结构维度,二是关系维度,三是认知维度。
这一分析框架对于社会资本理论在战略管理领域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解释企业内部智力资本的产生机理和组织竞争优势获得方面。另外,运用该理论的观点和研究方法在内部默会知识的转移和转化,组织内部单元合作关系上,网络环境下组织间的关系,战略网络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可以说,社会资本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网络竞争优势的产生机制做出了很好的解释。
2.实物期权———能动的战略分析视角。一般认为,实物期权概念最早由麦尔斯(Myers)教授在1977年提出。他将投资机会视为“增长期权(GrowthOption)”,并认为战略决策的柔性和金融期权具有一些相同的特点。其主要思想就是将现实价值分配在不同投资阶段。有关实物期权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三个领域:战略分析、估价模型和成本计算模型。
实物期权方法是为企业在不确定市场环境下,提供了一种能动的战略思维模式。但是,将实物期权与企业战略相联系的研究还是非常初步的,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研究范式,有关实物期权思想在企业战略中的应用范围也常常较为模糊。一些学者也提出了实物期权概念泛化的置疑。
同时,从实践的角度看,价值链网络竞争和企业模块化竞争时代的到来,环境的不确定性更强,企业战略柔性化的趋势更加明显,这又为实物期权在战略领域的发展拓展了广阔的空间。
二、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契约的观点
“心理契约”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阿吉里斯(Argyris)(1960),他最早探讨了工人与工头之间的一种隐性及非正式的理解和默契关系。
伴随相关研究的深入,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对于心理契约概念的理解基本可以划分为两个学派:一是卢梭(Rousseau)学派,该学派强调心理契约是雇员个体对双方交换关系中彼此义务的主观理解;二是古典学派,该学派强调心理契约是雇佣双方对交换关系中彼此义务的主观理解。
目前,心理契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正在逐步展开,余琛(2004)根据企业对自己义务履行程度和员工对自己义务履行程度的不同,将员工心理契约分为四类进行了比较研究;牛建波(2004)从心理契约的视角分析了CEO报酬制度安排对CEO行为的影响,构建了心理契约对公司绩效产生影响的概念框架。
段从清和杨国锐(2004)讨论了扁平化条件下的心理契约重建问题,并提出了扁平化后心理契约重建的方向是由关系型契约向平衡型契约转变的假说。但是,从目前的国内研究看,更多的只是相关理论假说的提出和概念分析框架的构建,缺乏相关的实证研究。
。
心理学(XLX.NET)文章,转载需注明出处 https://www.xlx.net/xinlikepu/28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