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实验,研究小孔成像实验在2400年前,由墨子的弟子首次提出
导读:本文介绍了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研究方法,其中包括随机实验设计和多因素实验设计。实验研究通过随机分配被试并控制无关因素的干扰,精确测量因变量的变化,从而探究因果关系。文章还介绍了单因素完全随机实验设计和小孔成像实验,以及《墨经》中对小孔成像现象的解释。文章强调了实验设计的重要性,并呼吁研究者们在实验中遵循随机原则和科学方法。如下为有关如何看待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实验研究,小孔成像实验最早出现在2400年前我国著名思想家墨子的弟子在什么的文章内容,供大家参考。
1、如何看待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实验研究
1。 实验研究是心理学研究中探寻因果关系最有效的方法。
2。 根据随机化原则选取并分配被试,有效地控制无关因素的干扰, 操纵自变量的变化,并精确地测量因变量的实验设计称为真实验设计。
3。 单因素完全随机实验设计只有一个自变量(因素)并采用随机化 的方法分配被试到各个实验处理的实验设计。
4。 根据自变量水平的多少,单因素完全随机化设计可分为两等组模 型和多等组模型;根据有无实验前测,可分为后测模型和前测后 测模型;根据是否进行配对分组,可分为随机等组模型和随机配 对等组模型。
5。 多因素完全随机实验设计,是指研究者在同一个实验里同时操纵 两个或两个以上自变量,并把被试完全随机分配到各个处理中的组合中,以观察自变量以及自变量之间交互作用效果的实验设计。
包含两个以上自变量的多因素设计一般称为多因素设计或析因设计。由于多因素的实验设计可以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变量之间 的交互作用进行分析,因而可以获得比单因素实验更多的信息。
6。 随机区组设计的目的在于使区组内的被试差异(或环境因素)尽量减小,而使区组之间的差异尽量大。每种实验处理出现在每个 区组中,这样区组之间的差异并不影响各实验处理之间的差异, 区组之间的差异可以从误差项中剔除。
2、小孔成像实验最早出现在2400年前我国著名思想家墨子的弟子在什么一书中叙述?
墨子和他的学生做了世界上最早的“小孔成像”实验,并对实验结果作出了精辟的见解。在一间黑暗的小屋朝阳的墙上开一个小孔,人对着小孔站在屋外,屋里相对的墙上就会出现一个倒立的人影。墨子在当时就已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他说是因为光线如箭般直线行进,人体下部挡住直射过来的光线,射过小孔,成影在上边;人体上部挡住直射过来的光线,穿过小孔,成影在下边,就成了倒立的影。这是对光沿直线传播的第一次科学解释。《墨经》是世界上最早对几何光学进行系统论述的典籍。
在《墨经》中,论述了几何光学中的诸多主题,涉及到影、小孔成像、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成像,这些比古希腊欧几里德(约公元前330~275)的光学记载早百余年
3、小孔成像实验最早在2400年前我过著名能够思想家(谁)的弟子在什么书中叙述
小孔成像
小孔成像是古典光学中一种重要成像现象,在中国古代光学发展过程中得到过透彻研究,是古人在光学领域取得成就的一个重要方面。
最早从实验角度观察和解释小孔成像的,当推《墨经》。《墨经》的《经下》篇记录了墨家对此问题的认识:
《经》:“景到,在午有端,与景长,说在端。”
《说》:“景:光之人,煦若射。下者之人也高,高者之人也下。足蔽下光,故成景于上;首蔽上光,故成景于下。在远近有端与于光,故景库内也。”
对本条具体文字的解说,学界有不同意见,但基本上都同意这是用光行直线原理对小孔成像现象的解释。
一般认为,“到”同“倒”,“午”指光线的交叉,“端”指光线交叉后在暗室壁小孔处形成的光点。有学者认为,文中的“人”字为“入”之误,此说是有道理的。墨家大意是说,在小孔成像情况下,由于小孔的存在,使得入射光线在小孔处形成交叉,从下边射入的光线进入暗室以后,来到了上边,从上边射入的光线则来到了下边,因此就在暗室中生成了倒像。
这里提到的“像”是广义的,它也可以是投影。
例如人站在太阳和小孔之间,在合适条件下,孔后的屏上在太阳均匀的光像之中就出现了一个人的倒影,这就是投影。《墨经》中提到首足蔽光之语,表明当时实验中所观察到的可能确为投影,而不是像。无论是投影还是像,它们具有倒像特征是相同的,给人的启迪也一样,那就是光沿直线传播,由于暗室小孔的约束,进入室内后生成倒像。从《墨经》本条来看,墨家对此是有清晰认识的。
由于墨学的衰微,《墨经》在很长时间不为人们所解,墨家在小孔成像实验中所获得的认识也就没有被很好地继承下来。秦汉以降,对小孔成像的研究还处于重新发现现象、从头探讨机理的状态。其中被提及较多的是所谓“倒塔影”,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曾有“海翻则塔影倒”之语,表明他不解此理。宋代陆游《老学庵笔记》、元代杨瑀《山居新话》,均曾提及此现象。
延至明清,记述者更为多见,甚至还有人专门搜集各地“倒塔影”的实例,这表明“倒塔影”这种物理现象是受到人们普遍注意了的。
在对小孔成像现象重新发现过程中,梁朝沈约值得一提,他的《咏月诗》说:
“月华临静夜,夜静灭氛埃,方晖竟户入,圆影隙中来。
”(《艺文类聚》卷一)
他这里描述了两种现象,一种是“方晖竟户入”,即月光从屋门中射入,按门的形状,在室内地上投射出方形光斑;另一种是“圆影隙中来”,室外满月高悬,透过壁上小孔,投在室内地上仍然是圆月一轮。
这两种情况,隙是小孔,月光通过小孔后在室内生成的是月亮的像,在满月情况下,这一像当然也是圆的,与小孔形状无关;而对于屋门,它的尺度相应于室内成像的距离而言,已远远大于小孔成像之要求,这时月光可被视为平行光,它这时投影到地上的是门的形状,而不是月亮的像。沈约以这样两种现象作对比,说明他对这二者的差异是有所察觉的。
而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则还要等到宋末元初的赵友钦乃至更晚至清末的郑复光,才得以揭示出来。
在沈约之后,明确对小孔成像现象作出理论阐释的是宋代沈括。他用“格术”对之作解,认为是由物出发的入射光线受小孔约束,而生成与物具有“本末相格”之势的像,即倒像。其具体内涵与《墨经》颇类,本书已有论述,这里不再多说。
完全从实验角度出发,详细探讨小孔成像机理的,当推赵友钦。
他首先观察到了日、月通过壁间小孔成像的情况,发现:壁间小孔的形状虽然千奇怪状,但透过小孔的日光所成的像都是圆的;而且孔的大小可以不一样,但生成的日的像的大小都一样,只不过孔大的生成的像亮些,孔小的生成的像淡。日食时,室内日的像上也出现相应状况,其食分与室外相等。他还发现,当孔径大到可以容纳日月的视直径时,室内出现的就不再是日的像,而是孔本身的投影了,即所谓“大隙之景必随其隙之方圆长短以为形。
”(《革象新书·小罅光景》)赵友钦的描述类同于沈约的发现而更为细致。非但如此,他还精心设计了一个大型的小孔成像实验,对成像过程各因素的作用做了认真探讨。
他以楼房为实验室,在左右两个房间各挖圆阱,阱直径四尺,左阱深八尺,右阱深四尺。再作两块直径均为四尺的木板,每块上面都插上一千根蜡烛。
实验时,左面阱中可放一张四尺高的桌子,然后将两块插有蜡烛的板分别放在左右阱中,用板盖住阱口,左边盖阱口的板中央挖去了一个边长为一寸的方孔,右边板中央则挖去边长为一寸半的方孔(如图)。烛光就透过方孔将光线投射到楼板上,在需要改变像距时,则在楼板下面悬上大木板,以之作为像屏。
赵友钦这样的布置很有道理,这使得他可以任意固定或调节各种成像因素,从而弄清它们在成像过程中的作用,揭开小孔成像奥秘。
用他自己话来说:“于是烛也、光也、窍也、景也,四者之间消长盈虚之故,从可考矣。”
在实验中,他首先保持光源、小孔、像屏三者距离不变,观察孔的大小和形状对像的影响,发现两个像大小相似,只是浓淡不同。他用像素叠加和光线直进观念进行解释,说:“千烛自有千景,其景随小窍点点而方。”每一支烛光都透过小孔在楼板上投下一个光斑,这些光斑每一个都像小孔一样,呈现方形,其位置透过小孔与烛相对。
虽然每个光斑都是方的,但“偏中之景千数交错,周遍叠砌,则总成一景而圆。”对于大孔,每一支烛光透过去的光都要多些,叠加的结果,像的亮度自然要强些。
然后,他做“小景随日月亏食”的模拟实验,“向右阱东边减却五百烛,观其右间楼板之景缺其半于西,乃小景随日月亏食之理也。
”接着,他进一步调节光源,灭去阱中大部分蜡烛,只剩下疏密相间的二三十支,这时楼板下的像,就由这互不相连的二三十个“方景”组成一个圆形,而且很淡,这直观地表明,像屏上圆形的像的确是由方形的光斑组成的。最后,他只点燃一支蜡烛,这时像屏上只剩下一个“方景”,赵友钦解释说:这是因为“窍小而光形尤小,窍内可以尽容其光。”这就是“大景随空罅之像”的道理。
赵友钦还分别改变了物距和像距,并做了大孔成像实验,最后得出结论说:“是故小景随光之形,大景随空之像,断乎无可疑者。”王锦光等曾详细研究了赵友钦的小孔成像实验,并列表总结了赵友钦实验的内容(王锦光、洪震寰《中国光学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86页),对于我们了解这一实验,很有裨益。该表主要内容如下:
由此表可见,凡是小孔成像所涉及到的因素赵友钦几乎都做了探讨。
非但如此,他还从理论上对实验现象做了解说,其解说的出发点是像素叠加和光行直线,这是正确的。
赵友钦之后,清代郑复光对小孔成像做了进一步研究,他的《镜镜詅痴》和《费隐与知录》对之都有专条描述。不过,这已经是19世纪中叶的事情了。
在小孔成像的应用方面,元代郭守敬发明的景符引人注目,对此,本书有专文讨论,这里就不再多说了。
4、高二生物以前的科学家做实验用的方法,比如说类比推理法等帮忙总结一下越全越好
假说演绎:孟德尔遗传定律、摩尔根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类比推理:萨顿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
控制变量:多了,光合啊什么的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
。。。。
我没带笔记回来,等我看看再补充哦~~
5、历史上关于大气压强的两个著名的实验是什么?
1654年格里克在德国马德堡作了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的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这让人们对大气压有了深刻的认识,但大气压到底有多大人们还不清楚。11年前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在一根1米长的细玻璃管中注满水银倒置在盛有水银的水槽中,发现玻璃管中的水银大约下降了24厘米后就不再下降了。
这24厘米的空间无空气进入,是真空。托里拆利据此推断大气的压强就等于水银柱的长度,这就是著名的托里拆利实验。
6、世界上究竟有没有特异功能???
人类超常能力的科学研究,肇始于 110 多年前。
公元 1882 年 2 月 20 日英国剑桥大学的几位教授组织成立的一个「灵力研究协会」,公推三一学院具有学术声望的 Sidswick 教授为会长,对于超感官知觉、念力、灵动转世等现象展开了科学的调查与研究。
他们成立协会的目的很单纯,在当时的英国及欧陆国家有不少灵媒存在,声称可以和人死亡亲友的灵魂沟通,并展示出不少实迹,似乎真有其事,造成社会的轰动。
而这种灵异现象,自古以来就在人类社会中流传繁衍,与其让社会大众以讹传讹,不断传播夸大这些神秘现象,不如把他们纳入科学的范畴来做研究,以达正本清源之效。
「灵力研究协会」成立的第一步工作,是做超常能力案件的收集与调查并发表学术着作,为了建立程序之严密性,协会规定一定要有人证或物证才能接受案件展开调查。
例如一个人声称他有预知能力,那么他预测未来发生的事情以后,有没有事先记录下来比如写在日记上 (物证),或是告诉过别人 (人证),如果有一项要件成立,则可以派员展开调查往后的新案例,并全程记录,分析及建立档案并发表。在协会成立后的前
三、四十年内,所做的主要研究工作就是在收集案例,包括了心电感应、透视力、念力、预知未来、灵动及转世等领域。
到了二十世纪初期,1920 年代末期,情况有些改变,一些欧美的大学如美国杜克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在学校里正式成立了系来从事超能力的教学与研究,这个系叫做「超心理学系 (Department of Parapsychology)」也就是在心理学 (Psychology) 前面加一个 para 而成。
而且把所研究之超常现象统称为赛 (psi) 现象,赛为希腊字母 Ψ 之发音,代表未知的意思,与目前流行的电视影集「X档案」中的X有相似的意义。
同一时间在研究的方法上也出现了重大的突破,当时美国杜克大学超心理学系主任莱因博士,他本身是学统计学的,为了要从实验的角度上来证实现象之存在性,于是在公元 1934 年发明了一套五张牌叫做 ESP 卡片,各有一个简单的图案:圆圈、方框、十字、流水、星形。
在做如心电感应的实验时,利用随机乱数的抽牌方式抽出一张牌由主试者看牌,让受试者来感应正确图案,如此重覆几十或几百次然后根据或然率及统计理论,来判定受试者之感应正确的次数是属于机率之范畴或者远超过机率而具有统计上之显着性。由此超心理学就摆脱了案例收集之传统,而进入实验超心理学之境界,而莱因博士也被誉为现代实验超心理学之父。
经过了 60 年的实验研究,基本上证实了部份赛现象的存在性,也发展出很多理论来解释这些现象,但是很可惜的是并没有形成共识。目前全世界有十余种学术期刊在刊登有关「赛」现象的研究论文。设有超心理学系的大学也散布到亚洲如日本的防卫大学及澳洲的新英格兰大学等。
而国内只能找到一种相关的学术期刊是在中央图书馆内,各大学图书馆内均无,由此可见国内虽然有超常能力流传久远的历史与传统,但是学术界对此领域之热情是远远落后西方社会及日本的。
。
心理学(XLX.NET)文章,转载需注明出处 https://www.xlx.net/xinlikepu/37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