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哪些事情和心理学知识有关呀?举例说明哈?请举例说明,心理现象是什么
导读:过度理由效应是一种心理现象,它指的是每个人都力图使自己的行为看起来合理,而且会先找显而易见的外在原因,而不是去寻找内在的原因。这种现象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亲朋好友之间的无私帮助、家庭成员之间的关心等等。如果只用外在理由来解释这些行为,那么一旦外在理由消失,这种行为就会趋于终止。因此,如果我们希望某种行为得以保持,就不要给它足够的外部理由。如下为有关生活中哪些事情和心理学知识有关呀?举例说明哈?请举例说明什么是心理现象的文章内容,供大家参考。
1、生活中哪些事情和心理学知识有关呀??举例说明哈?
过度理由效应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有这样的体验:亲朋好友帮助我们,我们不觉得奇怪,因为“他是我的亲戚”、“他是我的朋友”,理所当然他们会帮助我们;但是如果一个陌生人向我们伸出援手,我们却会认为“这个人乐于助人”。
同样,在家庭生活中,妻子和丈夫常常无视对方为自己所做的一切,因为“这是责任”、“这是义务”,而不是因为“爱”和“关心”;一旦外人对自己做出类似行为,则会认为这是“关心”,是“爱的表示”。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区别呢?这就是由于社会心理学上所说的“过度理由效应”。
每个人都力图使自己和别人的行为看起来合理,因而总是为行为寻找原因,一旦找到足够的原因,人们就很少再继续找下去,而且,在寻找原因时,总是先找那些显而易见的外在原因,因此,如果外部原因足以对行为做出解释时,人们一般就不再去寻找内部的原因了。
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一位老人在一个小乡村里休养,但附近却住着一些十分顽皮的孩子,他们天天互相追逐打闹,喧哗的吵闹声使老人无法好好休息,在屡禁不止的情况下,老人想出了一个办法。
他把孩子们都叫到一起,告诉他们谁叫的声音越大,谁得到的报酬就越多,他每次都根据孩子们吵闹的情况给予不同的奖励。
到孩子们已经习惯于获取奖励的时候,老人开始逐渐减少所给的奖励,最后无论孩子们怎么吵,老人一分钱也不给。
结果,孩子们认为受到的待遇越来越不公正,认为“不给钱了谁还给你叫”,再也不到老人所住的房子附近大声吵闹。
行为如果只用外在理由来解释,那么,一旦外在理由不再存在,这种行为也将趋于终止,因此,如果我们希望某种行为得以保持,就不要给它足够的外部理由。
公司老板如果希望自己的职员努力工作,就不要给予职员太多的物质奖励,而要让职员认为他自己勤奋、上进,喜欢这份工作,喜欢这家公司;希望孩子努力学习的家长,也不能用太多的金钱和奖品去奖励孩子的好成绩,而要让孩子觉得自己喜欢学习,学习是有趣的事。
2、请举例说明什么是心理现象
心理现象是心理活动的表现形式。一般把心理现象分为两类,即心理过程与个性。
所以,心理现象一般是指个人在社会活动中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表现出的情感和意志等活动。
譬如,正常人在光线暗淡,恐惧紧张及期待等心理状态下可出现错觉,但经重复验证后可迅速纠正。成语“草木皆兵”、“杯弓蛇影”等即是显著的例子。
又如,正常人在迫切期待的情况下,可听到“叩门声”、“呼唤声”。经过确认后,自己意识到是幻觉现象,医学士称之为心因性幻觉。
正常人在睡前和醒前偶有幻觉体验,不能视为病态。
再如,任何人都有自我牵连倾向,即假设外界事物对自己影射着某种意义,特别是对自己有不利影响、如走进办公室时,人们停止谈话,这时往往会怀疑人们在议论自己。这种现象通常经过片刻的疑虑之后就会省悟过来,其性质和内容与当时的处境联系紧密,均是典型的例子。
。
心理学(XLX.NET)文章,转载需注明出处 https://www.xlx.net/xinlikepu/40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