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纳归因理论,积极心态是如何形成的
导读:本文主要介绍了韦纳归因理论以及积极心态的培养和归因的理解。韦纳归因理论指出个人将成功或失败归因于各种因素,如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积极心态的培养需要切断与过去的失败经验的所有关系,找出最希望得到的东西并制定可行的计划,同时了解挫折的积极面。归因的理解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预测和评价行为,而自我效能理论则强调了自我激励的重要性。如下为有关韦纳归因理论是什么,积极心态怎样形成?的文章内容,供大家参考。
1、韦纳归因理论是什么
韦纳(B。Weiner)认为,每一维度对动机都有重要的影响。在内外维度上,如果将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回产生自豪感,从而动机提高;归因于外部因素,则会产生侥幸心理。将失败归因于内部因素,则会产生羞愧的感觉;归因于外部因素,则会生气。在稳定维度上,如果将成功归因于稳定因素,会产生自豪感,从而动机提高;归因于不稳定因素,则会产生侥幸心理。
将失败归因于稳定因素,将会产生绝望的感觉。将失败归因于不稳定因素,则会生气。在控制性维度上,如果将成功归因于可控因素,则会积极的去争取成功;归因于不可控因素,则不会产生多大的动力。将失败归因于可控因素,则会继续努力,归因于不可控因素。则会绝望,将失败归因于内部、稳定、不可控时是最大的问题,会产生习得性无助感。
韦纳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得出一些归因的最基本的结论:
1、个人将成功归因于能力和努力等内部因素时,他会感到骄傲、满意、信心十足,而将成功归因于任务容易和运气好等外部原因时,产生的满意感则较少。相反,如果一个人将失败归因于缺乏能力或努力,则会产生羞愧和内疚,而将失败归因于任务太难或运气不好时,产生的羞愧则较少。而归因于努力比归因于能力,无论对成功或失败均会产生更强烈的情绪体验。
努力而成功,体会到愉快;不努力而失败,体验倒羞愧;努力而失败也应受到鼓励。这种看法与我国传统的看法一致。
2、在付出同样努力时,能力低的应得到更多的奖励。
3、能力低而努力的人受到最高评价,而能力高而不努力的人受到最低评价。因此,韦纳总是强调内部、稳定和可控性的维度。
2、积极心态怎样形成?
积极良好的心态应该是执著、挑战、热情、奉献、激情、愉快、爱心、自豪、渴望、信赖的。
俗话说得好:心由境造,境由心生。要保持积极良好的心态,我们应该着手从以下做起:
第一:切断和过去失败经验的所有关系,消除你脑海中的那些与积极心态背道而驰的所有不良因素。
第二:找出你一生中最希望得到的东西,并立即着手去得到它,去追寻你的目标。
第三:确定你需要的计划。所制订的计划要切实可行,既不保守,也不好高骛远。
第四:使自己了解一点,打倒你的不是挫折,而是你面对挫折时所持有的心态,训练自己在每一次不如意的处境中,都能发现与挫折等值的积极的一面。
总之,看问题要看好的方面,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不良的因素要预计到,尽量避免。
3、“归因”的理解 “自觉的选择性”的理解
人力资源管理和社会心理学的激励理论之一,归因是指观察者为了预测和评价被观察者的行为,对环境加以控制和对行为加以激励或控制,而对被观察者的行为过程所进行的因果解释和推论。
很多专家对此理论有所贡献,较有影响的归因理论有以下几种:
海德的恒常原则归因理论
F。海德认为,在寻求行为的原因时 ,或者把它归于环境或者把它归于个人。如果归于环境,则行动者对其行为不负什么责任;如果归于个人,则行动者就要对其行为结果负责。
阿布拉姆森等的归因理论
L。Y。阿布拉姆森等人发展了维纳的理论。
他们依据习得的无能为力的研究对失败的归因作了补充,提出了第三个方面,即普遍-特殊方面。
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
H。H。凯利提出,可以使用3种不同的解释说明行为的原因:①归因于从事该行为的行动者。②归因于行动者的对手 。③归因于行为产生的环境 。这3个原因都是可能的 ,要找出真正的原因主要使用3种信息 :一致性 、一贯性和特异性 。凯利强调了3种信息的重要性 ,所以他的理论又称为三度理论。
凯利又提出因果图式的概念。图式就是人们在生活经验中形成某种看法。人们常以图式解释特定的行为。
琼斯和戴维斯的对应推断理论
这个理论主张,当人们进行个人归因时,就要从行为及其结果推导出行为的意图和动机。一个人所拥有的信息越多,他对该行为所作出的推论的对应性就越高。一个行为越是异乎寻常,则观察者对其原因推论的对应性就越大。
卡内曼和特威斯基的归因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人在归因时,并非总是按理性去进行因果分析。而要注意节约能量,走近路达到结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利用两种启发法进行推理判断:一是代表性启发法,二是可得性启发法。前者指人们在进行推理判断时往往选择有代表性的事例。后者指易于进入头脑的信息往往被利用。
Weiner的归因理论
1972年,Weiner提出了归因理论,该理论说明的是归因的维度及归因对成功与失败行为的影响。他认为内因外因、稳定不稳定是人们在进行归因时所考虑的两个维度,这两个维度互相独立,人们如何归因会影响今后的成就行为。把成功归于内部的稳定的因素(如能力),会使个体感到自豪,觉得自己聪明导致了成功。
相反把成功归于外部的不稳定的因素(如运气)则会对未来类似活动上的成功不敢肯定,产生担心的情绪情感体验;而把自己的失败归于内部稳定的因素,会使个体产生羞耻感,引起无助忧郁的情绪情感体验。相反把自己的失败归因于外部的不稳定的因素,则会对未来类似活动的成功期望不至于过低,会继续努力,这将有助于保持乐观的情绪情感体验。
Weiner于1982年又提出了归因的第三的维度-可控制性,即事件的原因是个人能力控制之内还是之外。在Weiner看来,这三个维度经常并存,可控制性这一维度有时本身也可以发生变化。他认为,当归因对象是自己时,把成功的结果归因于可控制的原因,如努力,会充满自信。归因于不可控的原因,如能力、任务难度、运气等,则产生惊异的感觉。若把失败的结果归因于可控制的原因,会感到内疚。
归因于不可控的原因,则会感到无奈。(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就是说我们认识世界都有一定的目的,并通过计划去实现我们的认识。比如我想知道怎样才能使我的博客更加受欢迎,(这是目的)我就会去了解受欢迎的博客有哪些成功的要素(这就是计划)
(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为了弄好我的博客,我有空就会在头脑里面设计我的博客,让我的博客看起来更好看,更方便读者阅读(这就是主动创造性),虽然网上能美化博客的元素有很多,但我在设计时不可能把它们全部用在我的博客上,这样会很杂乱,我只能选择最需要的元素放在博客上。(这就是自觉选择性)
上面用的例子都是跟我的博客有关,如果你还不理解,你就用“学习“为例子。
学习其实就是认识世界的活动了,你的学习当然是有目的的,而且我们的学习一般都是有步骤的。
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会主动创造出很多东西(比如举一反三),而且还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学习
4、简述积极心理学的含义,积极心理学有哪些基本主张
积极心理学的含义就是采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来研究幸福,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以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
积极心理学的主张有:
积极心理学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其矛头直指过去传统的“消极心理学”。它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
积极情绪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一个主要方面,它主张研究个体对待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积极体验。
在对待过去方面,主要研究满足、满意等积极体验;在对待当前方面,主要研究幸福、快乐等积极体验;在对待将来方面,主要研究乐观和希望等积极体验。
积极心理学主张个体的意识和经验既可以在环境中得到体现,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环境的影响。从广泛的角度——进化过程来讲,环境塑造着人类积极与自然界相互作用的经验,因而对群体心理与行为的研究,在积极心理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5、什么是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是一门从积极角度研究传统心理学研究的东西的新兴科学。积极心理学作为一个研究领域的形成,以Seligman和Csikzentmihalyi的2023年1月发表的论文《积极心理学导论》为标志。它采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来研究幸福,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以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
积极心理学继承了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心理学的合理内核,修正和弥补了心理学的某些不足,它一反以往的悲观人性观,转向重视人性的积极方面。心理学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除去人的心理或行为上的问题,而是要帮助人们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模式。没有问题的人,并不意味着就能自然而然地形成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模式。
强调对人性优点和价值的研究 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的功能应该在于建设而不是修补,因此,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正常的、健康的普通人,而不是少数有“问题的人”。心理学应该注重人性的优点,而不是他们的弱点。积极心理学在对心理学的批判与继承的基础上,倡导研究和探索人类的美德,从而填补了心理学在正常人心理活动研究方面的空白,恢复了人性的积极面。
提出积极的预防思想 积极心理学重视对心理疾患的预防,并认为它们在预防工作中所取得的巨大进步,主要来自于个体内部系统的塑造能力,而不是修正其缺陷。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类自身存在着抵御精神疾患的力量,预防的大部分任务将是建造有关人类自身力量的一门科学,其使命是探究如何在个体身上培养出这些品质。积极心理学认为,通过挖掘困境中的个体的自身力量,就可以作到有效地预防。
若仅关注个体身上的缺点或弱点,其实并不能达到有效地预防的效果。心理学的任务在于能够有效测量个体的积极心理品质,弄清它们的形成途径,并通过恰当干预来塑造这些心理品质。 兼顾个体和社会层面 积极心理学在研究视野上摆脱了过分偏重个体层面的缺陷,在关注个体心理研究的同时,强调对群体和社会心理的探讨。
另外,在对心理现象和心理活动原因的认知及其理论假设的建构上,积极心理学强调人的内在积极力量与群体、社会文化等外部环境的共同影响与交互作用。尽管积极心理学者强调个体的心理、人格的良好品质,但仍十分重视社会文化环境,。
6、心理学中两种归因倾向的内容是什么?
你学中两种归因倾向的内容是情绪压抑,心情无法舒缓。
1、升华(sublimation)指一个人将受挫后的心理压抑向符合社会规范的、具有建设性意义的方向抒发的心理反应。比如因为内心苦闷而拼命工作,结果取得成就;
2、补偿(compensation):是指当个体因本身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致使目的不能达成时,改以其他方式来弥补这些缺陷,以减轻其焦虑,建立其自尊心。
比如盲人用听觉来弥补视觉上的障碍等等;
3、异同:升华和补偿都是心理防御机制,由弗洛伊德提出,经其女儿安娜整理成文。所谓心理防御机制是指发生心理冲突时,个体潜意识用来调整内心平衡的方式。但在弗洛伊德看来,升华是一种积极的、建设性的防御机制,而补偿是一种消极的、病态的防御机制。因此,前者比后者更具有正面的意义。
不过,在弗洛伊德开除的弟子阿德勒看来,身心有缺陷的人除了消极性补偿以外还有积极性的补偿,这与升华就是基本上同一个概念了。
7、心理学中的归因和情境对人都有影响,那怎么区别呢???
归因是个体自身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固定的对事物原因的判断方式,是从自身出发的,个体采用不同的归因方式会产生不同的自身的影响。
比如倾向于内部归因的个体在事件发生后自身会比较容易产生消极情绪,认为事件或错误的发生是由自身造成的。
但情境是外界环境在事件发生时候对个体情绪、认知等的影响。
8、归因的内容有哪些?
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行为原因的推论过程。具体的说,就是观察者对他人的行为过程或自己的行为过程所进行的因果解释和推论。
(归因 指人们如何解释自己和他人行为的原因, 是人对影响或解释其行为的因素做出结论的一种认知过程。
)
望采纳,谢谢! 能力,根据自己评估个人对该项工作是否胜任;
努力,个人反省检讨在工作过程中曾否尽力而为;
工作难度,凭个人经验判定该项工作的困难程度;
运气,个人自认为此次各种成败是否与运气有关;
身心状况,工作过程中个人当时身体及心情状况是否影响工作成效;
其他,个人自觉此次成败因素中,除上述五项外,尚有何其他事关人与事的影响因素(如别人帮助或评分不公等)。
9、积极心理学之所以重要的三点原因是什么?
第一:研究什么是有效的很重要。因为我们关注什么,什么就会变成我们的现实。如果我们关注那些的确有效的东西,那么就真的产生效果,对于我们自己,我们的关系更有帮助。第二:如果要快乐,并不是说你没有了不快乐,你就会快乐了。第三:防护,对于积极的关注也是种有效的防护。
。
心理学(XLX.NET)文章,转载需注明出处 https://www.xlx.net/xinlikepu/42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