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雷格为什么否认心理主义,胡塞尔现象学与认知心理学的关系如何?
导读:本文讨论了胡塞尔现象学与认知心理学的关系以及弗雷格的哲学思想。胡塞尔认为现象学是介于逻辑学与认知心理学之间,通过描述心理学所达到的心理事实(现象)来研究心理现象。而弗雷格则从反对经验主义的心理主义和逻辑观入手,提出了三条基本原则:将心理的东西和逻辑的东西、主观的东西和客观的东西严格区别开来;绝不孤立地寻问一个词的意义,而只在一个命题的上下文中寻问词的意义;绝不忘记概念和对象的区别。这些原则对语言哲学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如下为有关弗雷格为什么否认心理主义,胡塞尔现象学与认知心理学的关系如何?的文章内容,供大家参考。
1、胡塞尔现象学与认知心理学的关系如何?
现象学是介于逻辑学与认知心理学之间。(正因为弗雷格的批评胡塞尔心理主义,胡塞尔则是从反对经验主义的心理主义和逻辑观入手而达到他的“意义”层次的)
认知心理学之父-奈瑟2009-03-21 《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是感觉输入的变换、减少、解释、贮存、恢复和使用的所有过程。
胡塞尔在写《逻辑研究》的时候,他的观点与狄尔泰比较接近。但是后来,胡塞尔改变了看法,他认为通过描述心理学所达到的心理事实(现象)仍然是经验的,仍然不足于为认识论奠定可靠的基础,因而他主张借助现象学的还原,把描述心理学发展为先验现象学。他写道:“在《逻辑研究》中,现象学被当作描述心理学,尽管在那里认识论的兴趣很浓厚。这种描述心理学虽然可以被理解为经验的现象学,但是它必须跟先验的现象学区分开来。描述的自然科学是对具体的自然对象、自然过程的描述。因而在这个意义上的描述心理学不只限于对生活着的人和动物的事实和意识过程的心理体验及其内容的描述,而且还要对联想的类型、气质和性格作经验性的描述。然而在我的《逻辑研究》中称为描述心理学的现象学所涉及的仅仅是就其实有的(reellen)内容而言的生活着的自我的体验的领域,在这个范围内它涉及自然的客体。但是现象学若要在认识论方面真正有作为,若要成为认识的(先天)本质学说,就必须切断这种经验的联系。先验现象学就是这样产生出来的。实际上《逻辑研究》已经为这种先验现象学的诞生作了大体上的准备。” 我是来看评论的
2、请问弗雷格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其哲学思想与逻辑理论包括:
①区分逻辑的东西与心理的东西,客观的东西与主观的东西。真理是客观的,非心理主义的。概念、关系是抽象实体,作为逻辑与数学的对象,保证了二者的客观性。逻辑探讨证明的恰当性,由此数学才得以成立。故两门科学应紧密结合,为哲学提供起点。
②语词在语境中才具有意义,语句是语词成真的条件。鉴于自然语言有缺点,应建立人工语言,从而实现完全定义,即每个谓词、关系式或函项词都给每个对象下定义。
③区分开概念与对象。对象是专名的对应物,可作主词的指称。概念是谓词的指称,存在是否有事物隶属其下的问题。可区分开对象所属的一级概念与一级概念所属的二级概念。这两种所属关系不同,前者表现为特征,后者为标志。
④区分含义与指称。名称凭借含义指称对象。特定指号对应特定含义,特定含义对应特定指称(对象),特定指称对应不只一个指号。语句表达的思想是意义,其真值是指称。语句可以有意义而无指称。 仅仅归结为一两位,这显得太片面了,人类思想由于具有传承性,哪能分的那么清呢!但举出具有代表性的一两个还是可行的,就我所知,主要应是语言分析哲学创始人之一、伟大的哲学家、数学家罗素先生。
3、弗雷格三条基本原则
在语言哲学范围内提得最多的是《算术基础》一书导言里提出的三条著名原则:
一, “ 始终把心理的东西和逻辑的东西、主观的东西和客观的东西严格区别开来;
二,绝不孤立地寻问一个词的意义,而只在一个命题的上下文中寻问词的意义;
三,绝不忘记概念和对象的区别。 ” 搜一下:弗雷格三条基本原则
4、辩证唯物义在认的本质的问题上的观点与其它各哲学派别的看法有何不同
一是:唯物论。二是:辨证法。唯物主义的观点为,承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二是: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弗雷格和罗素为代表的逻辑主义。看法:哲学和语言的本质是逻辑。
早期维特根斯坦为代表的逻辑实证主义。看法:能实证的命题或语句才是有意义的,否则是没意义的。
中后期维特根斯坦和牛津学派为代表的日常语言分析。看法:日常语言的世界不但是丰富的,而且是最重要的。
维特根斯坦是语言转向的关键。弗雷格是先驱,罗素承前启后。
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5、被誉为第一个语言哲学家的是弗雷格吗
弗雷格是现代逻辑学的开创者,同时他出于为数学奠定逻辑基础的目的构造了一个人工语言,将其视为对自然语言的修正,因为他认为自然语言是有缺陷的不完美的。在这个人工语言的框架下,他对概念等等做出了分析,从而为现代语言哲学也奠定了基础。哲学发生过一次语言转向,这个意义上他可以被这么称呼。但是实际上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语言哲学从柏拉图的理念论那里就开始了。 应该不是吧。
6、逻辑究竟是什么以及逻辑应当是什
对于逻辑是什么,有两种相互冲突的立场:当代哲学中流行的看法是逻辑是纯形式的,逻辑命题没有事实内容;而在弗雷格和哥德尔那里,逻辑是有关客观概念世界的科学。这两种观点都需要哲学立场的支撑,前者需要经验论或物理主义的立场,后者则预设了实在论或柏拉图主义。所以,流行的观点并不是哲学中立的,因此也不是更自然的或不可避免的。相反,弗雷格为数学奠定逻辑基础的努力,哥德尔成就逻辑学的伟大成果以及当代逻辑学家对连续统问题的研究都表明,实在论的立场总是能更好地解释逻辑学研究的实践。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把逻辑视为纯形式的观点,虽然看似自然而然,但在某种程度上是哲学史和逻辑史上的一个误解。 对于逻辑是什么,有两种相互冲突的立场:当代哲学中流行的看法是逻辑是纯形式的,逻辑命题没有事实内容;而在弗雷格和哥德尔那里,逻辑是有关客观概念世界的科学
7、哲学基本问题的基本内容是什么?不要重复的
哲学基本问题即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又称哲学的根本问题、哲学的最高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有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何者为本原,物质和意识究竟谁决定谁的问题。这是哲学基本问题最重要的方面,对这一方面的问题历来有两种根本不同的回答,由此在哲学上形成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两大阵营、两个基本派别、两条对立的路线。凡是认为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即意识先于物质,物质依赖意识而存在,物质是意识的产物的哲学派别属于唯心主义;凡是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物质决定意识,即物质先于意识,意识是物质的产物的哲学派别属于唯物主义。
哲学基本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对这一方面的问题,绝大多数哲学家,包括唯物主义哲学家和一些唯心主义哲学家都做了肯定的回答。但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这个问题的解决在原则上是不同的。唯物主义是在承认物质世界及其规律的客观存在,承认思维是存在的反映的基础上,承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唯心主义则把客观世界看作思维、精神的产物,认为认识世界就是精神的自我认识。也有一些哲学家如D。休谟和I。康德,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他们是哲学史上的不可知论者。
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只有从唯物主义观点出发,才可能科学地解决世界的可知性问题,也只有坚持世界的可知性,才可能把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贯彻到底。 啥基本问题的基本内容。。。先有鸡还是先有鸡蛋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这都不知道???) 你好!
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关于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其内容有两点,
一是,思维与存在谁是世界的本原
二是,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望采纳。
8、一道哲学问题
本本主义从主观出发,出发点是书本上的个别词句和结论,脱离实际首先排除①
bc 项 不能选
在看ad选项 ②③ 相同 不用看,着重看④否认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这是出题人故意设这个错误项 迷惑那些对本本主义理解不深的学生
否认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也就是 形而上学的错误。本本主义就是过分看重了一些理论 经验【意识】的作用【能动作用】
【孤立,静止,片面,否认内部矛盾,“外因论”“外力论”,贬低人的能动性
都属于形而上学的错误。】 答案是A
本本主义即教条主义,生搬硬套教条和理论,不重视实践,在实际当中也就体现为主观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根本的观点是实践观,所以否认实践观就是否认马克思主义哲学。人作为社会活动的主体具有社会属性,人不能离开社会实践,离开社会实践就不能称之为完全意义上的人,所以人人的社会特性决定了人必须在一起生活。
9、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
你要弄清楚他说的不可知的条件。康德认为人的理性是有限度的,超过这个限度的事物也就超出了认知范围,是不可知的,但这种不可知的先验事物是绝对真实的,因为它使我们产生了经验,并运用经验驾驭对事物的认知。从这个层面上说,不可知论是正确的,因为它明确地限定了先验与可知的范围,人就可以根据对先验事物的批判达到“纯粹理性”。而可知论本身把尚未认识的事物当作我们在理性范围内能通过不断努力去认识,而这努力从何而来呢?他认为是通过经验与实践。但我们是永远无法超越范畴去了解所有事物的,也就是说不限定先验事物(承认某种事物是绝对正确的而不再析其本质),那么即使认识了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是无意义的,因为它并不能增加我们的理性为世界的有序重组而做出贡献。康德的不可知论之博大,不是可知与不可知那么简单。可知论否定不可知论本身就是一种不可知(因为它把不可知论当作先验事物,并没有告诉人们不可知论为何不可知),而不可知论并没有说可知论是错的,所以可知论是绝对有问题的。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另一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何以成为哲学的基本问题?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必须回答的问题。
(2)研究和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研究和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核心。
(3)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派别都无法回避的问题,在全部哲学中具有不可超越性,是区分不同哲学派别的唯一标准。
10、不可知论的问题在哪?
不承认事物存在内部联系。 不承认事物的可知性 它贬低了思维的重要性,认为思维不能正确地认识存在。 一种唯心主义的认识论,认为除了感觉或现象之外,世界本身是无法认识的。它否认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否认社会实践的作用。 不可知论主要是说人是生而知之,不是学而知之。万能归神,也可也说是读书无用论的典型代表。 它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论,它否认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否认实践的作用
11、“英雄史观”是如何体现唯心主义“非决定论”的?
非决定论否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和因果规律必然性。
英雄史观否认历史上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认为历史是由某些个别人的伟大作为而创立的。
唯物史观认为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并不是某些个别人的单个作用。正是由于人民群众的参与作用才有了历史,这体现了唯物主义的决定论。
而历史产生的原因不是人民群众的推动,这种否认因果关系的观点,就体现了唯心主义的非决定论。 都是唯心主义的历史观。理由:为什么地理环境决定论也是唯心史观呢?因为,地理环境决定论过分强调了地理环境对历史发展的影响,而历史的发展是对多个方面因素的综合结果,尤其主要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的结果。过分强调了一个方面就是一种绝对的观点,没有看到其他因素对历史的影响,是片面的。看似是唯物的,更像是。。不是辩证的历史唯物主义对吧,但你想想有唯物史观,但又不是辩证的唯物史观一说吗,没有的,唯物史观暗含着就是辩证的,但没有辩证的唯物史观与非辩证的唯物史观一说,不是辩证的,就不叫唯物史观,就叫历史唯心主义,唯心史观。
12、哲学 关于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问题
1、首先说的是,你所看到的这些说法是笼统的,而且带有某种可知论和唯物论的偏见,因而很可能使人理解错误。因为做出你列举的这些观点的人,本身就是可知论者,唯物论者,无神论者,所以它们如果怀着平和的心态,那么它们也必须看到自身观点的局限,如果它们怀着不平和的心态,那么它们必然扭曲与之相对立的观点。
2、必然的是,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和唯物论与唯心论的联系是基于它们各自的本质的。它们本质如此,所以它们必然具有这样的关系。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它们的关系就不是这么清楚的了。而且,这几个观点之间的联系也是历史问题,我们也必须去历史中去看一下,这几种观点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
你列举的第一个问号。可知论在知识问题上有着明确的肯定性答案。可知论的那部分唯心主义者可以是主观唯心主义的也可以是客观唯心主义的。其实,在认识是否可能的问题上,客观唯心主义更接近唯物论,更接近可知论。而主观唯心主义往往是绝对的怀疑主义所导致的结果,因而主观唯心主义的合理性里面就隐含着(关于外在世界)不可知论的因素。至于历史实例,你可以通过对比贝克莱和康德看出来。
你的第二个问号。所谓不可知论,在神学上指这样一种观点,即不肯定上帝存在,也不否定上帝存在,因而就是说上帝的存在与否是不可知的。而对于正统的神学来说,有神论就是绝对地肯定上帝存在,一旦附带了怀疑成分,那就堕落成无神论了。然而无神论与否和唯心主义或唯物主义没有什么必然联系。不过不可否认的是,通常唯物论认为无神论与之更接近一些。
你的第三个问号。不可知论不可能是唯物主义。在本体论上,不可知论认为既不能肯定客观物质存在,也不能否认客观物质存在,因而物质的存在与否是不可知的。客观物质的存在与否都不可知了,还怎么来谈对客观物质的认识呢?所以,不可知论最有可能的结论就是导向主观唯心主义,即认为所谓客观物质不存在,物质只是主观的存在而已。
3、当把每种观点的具体内容认识清楚之后,就应该比较清晰地看到它们之间的联系了。需要说明的是,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它们可以通过自我反思而逐渐地指向对方的观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一旦形成,它们都不可能是绝对意义上的不可知论了,因而它们都在传达着知识。唯物主义几乎对不可知论不予理会,所以几乎所有唯物主义都是可知论的。而唯心主义,特别是主观唯心主义,甚至是在怀疑主义或不可知论中诞生出来的,所以唯心主义中都有着对物质的不可知观点,只不过强弱和处理方式不同而已。
13、如何理解逻辑学中的否定
说到法兰克福学派的经典代表,非阿多尔诺莫属,在卢卡奇和哈贝马斯之间,他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现阶段,在法兰克福学派、西方马克思主义及后现代主义文化方面,他所持的否定美学思想仍然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若论渊源,对阿多尔诺的研究当然不能不说黑格尔,其原因在于,他的否定辩证法方面的论述绝大部份都源自黑格尔。他对黑格尔的理性观和唯心主义、同一性思想持批判的态度,却将其辩证法内在的批判否定论承续了下来。另一方面,他与海德格尔也有着极深远的渊源,毫不夸张地说,他所持的否定辩证法便是构建在深刻理解海德格尔格学的基础上的。其美学思想。。。 展开 说到法兰克福学派的经典代表,非阿多尔诺莫属,在卢卡奇和哈贝马斯之间,他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14、辩析16。人的本质都是自私的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都是有私心的,从这个角度上讲人都是自私的,但是在对待同样一件事情上,每个人又有不同的处理方法方法,从这些不同的表现中才真正的表现出一个人的本质和私心。所以我觉得都是相对的。那个人不想为自己多考虑,那是不可能的。当然不排除每个时代都有那么几个无私无畏的中国公民。 怎么可能!你就是这样的人吧。我想! 确实每个人都是自私的。这个自私主要表现在对自己生存权和自己财产权的维护,是自身利益的维护。属于合法权益,这种自私没什么不对,而且也受到法律的保护。如果没有这种自私反而是咄咄怪事。 但这种自私又是有条件的,它不能损害它人的利益( 损人利己不行),在与大众利益发生矛盾时要服从大众的利益(损公肥私也不行),甚至在必要时需要舍弃(如为国捐躯)。
人都是自私的,只是很多人不愿意去承认自己自私的一面而已,扪心自问,难道你做的事不是为了个人利益吗?有大的苹果或许你会让给别人,而到有好的发财机会或好的发展机会,你会先想到要让给你的朋友吗?自私要有理性,只要不做损人利己的事,那你的自私就情有可原。。。。
不是有句话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好象所有的人都是为了自己,除了自己的父母,他们是毫无保留的把所有的关怀与爱都给他自己的小孩了,
不自私的生命无法存在,连自己都不爱的人不可能博爱。所以自私绝对没有错!唯一要注意的是要遵循社会法则、游戏规则,否则会受到制约,适得其反。 错。
人的本质不是自私的。
人的本质是自私的”观点,把人的自然属性看成人的本质,混淆了人的本质和人的属性的区别。“人的本质是自私的”观点,否认人的本质的历史性。“人的本质是自私的”观点,抹煞了人的本质的阶级性。
参考材料:
人的本质不是自私的
有人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私的,并且认为,人的自私本质是绝对的、永恒的、普天之下,概莫能外。这种错误观点曾经给人们以很大的影响,至今在社会上也还有一定的市场。要正确认识人的本质,正确的对待人生,就必须彻底认清它的错误。
第一,“人的本质是自私的”观点,把人的自然属性看成人的本质,混淆了人的本质和人的属性的区别。早在十八世纪,德国唯物主义者拉美利特、爱尔维修等人不承认人的社会性,不懂得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拉美特利认为,人和动物都是一台机器,人不过比动物多了几个“齿轮”和“弹簧”。他把人看作是一个单纯的生物个体,认为人的一切心理都来自肉体的感受性。爱尔维修断定,人基于这种肉体的感受,本能地会趋利避害,趋乐避苦,以“自我保存”,从而得出了人的本质都是自私的结论。由此可知,人的本质是自私的观点,把人的本质说成是和动物一样的动物本能,混淆了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是对人的本质的一种严重的歪曲。对于十八世纪的拉美利特、爱尔维修等人来说,他们受着历史的、阶级的和科学状况的局限,得出“人的本质是自私的”结论,是不足为怪的。但是,在对人的本质有了科学认识的今天,再把资产阶级思想武库中发了霉的陈货搬出来,否认和讽刺大公无私的先进人物,为利己主义作论证,显然是错误的。
15、物的同一性,是一种逻辑结构还是一种真实存在
逻辑中的“同一”问题是“同一性的可替换原理”能否成立的问题。洛克在《人类理解论》中引入了“同一”概念,他说:“我们如果把一种事物在某个时间和地点存在的情形,同其在另一种时间和地点时的情形加以比较,则我们便形成同一性(identity)和差异性(diversity)的观念。
我们如果看到任何事物在某地某时存在,则我们一定会相信(不论它是什么),它就是它,不是别的——虽然别的东西在同时在别的地方存在,而且在其他各方面都和它似。”【3】在这里,洛克所强调的是一个事物与其自身同一,应当是不成问题的。莱布尼兹也思考了相同的论题,他解释说,词项是同一的或一致的,就是说它们能在随便什么地方,以一个代之以另一个而不改变任何命题的真值。A=B表示A和B是同一的。
这样,“同一”便成了指代同一对象的两个词项或名称之间的关系。例如“三角形”与“三边形”表示同一个东西,那么这两个名称或表达式可以随时互相替代。莱布尼兹的这一“同一东西的不可分辨性”思想后来被弗雷格引进到逻辑当中,成了现代逻辑十分重要的运算原理,即“同一性的可替换原理”。但是这一原理引入逻辑当中并没有经过严格论证。
正如涅尔所说:“同一理论被认为是逻辑的一部分,但是为什么它被包含在逻辑当中,这并不十分清楚,敌对的批评家可以提出以下的异议:弗雷格并没有给予我们对逻辑的一般的解释。”当然弗雷格对此也不是毫无解释,他的论文《论涵义和所指》【6】就是对“同一”问题所作的专题解释。他在文中感叹道:“‘同一’(sarmeness)观念令人深思。它提出了一些颇不易解答的问题。同一是一种关系吗?
是对象之间的关系呢,还是对象的名称或指号之间的关系?”他选择了后一种说法,并提出了“涵义与指称”理论对“同一”问题作出了解答。
但是,以逻辑中的同一理论来考察,现代逻辑属于共时性形式逻辑,形式逻辑在运用它的概念时严格讲究概念间的差异区分,求异而不求同,因此不存在运用概念的所谓“同一”关系;概念具有结构系统的观点认识到,在形式逻辑的概念结构系统中不存在完全相同的概念;弗雷格的解答不能令人信服;“同一性的可替换原理”并不成立。
世界万物“莫不相同”,它们有相同的本原,相互一致,相互依存,构成统一的整体;世界万物又“莫不相异”,它们各有不同的内容和形式,各有不同的运动和变化,使世界异彩纷呈、斑斓多姿。同与异是对立面的统一,“合异以为同,散同以为异”。“同一论”既考察事物(系统)相同的一面,又考察事物(系统)不同的一面,“是描述、阐发事物(系统)同异关系的哲学理论”。【1】同异关系是事物中最基本的关系,也是人们认识事物,建立逻辑系统的最基本依据。人们认识事物既可以同中求异,也可以异中求同。同中求异,认识千差万别的个体事物及其运动形式,形成千差万别的个体概念及其感性概念;异中求同,寻求事物的类型,寻求事物的规律,寻求事物的本原,形成种类概念,形成科学规律,形成物质(或精神)的本体论。分析事物,划分概念是同中求异;综合事物,概括概念或规律是异中求同。由内涵索外延是同中求异,由外延索内涵是异中求同。对现实事物作共时性考察主要采取同中求异,对历史事物作历时性考察主要采取异中求同。形式逻辑对现实事物作共时性考察,可以称为共时性逻辑,主要特征是同中求异;辩证逻辑对历史事物作历时性考察,可以称为历时性逻辑,主要特征是异中求同。共时性的形式逻辑确认事物或概念间的差异区分,“A是A,不是非A”,“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起绝对作用;历时性的辨证逻辑探寻事物或概念间的同一演变,“A是A,又是非A”,传统逻辑的基本规律失去了效应。林耐的生物学物种系统以形式逻辑为基础,它的物种区分十分明确;达尔文的生物学物种系统以辩证逻辑为基础,认为生物的进化是连续的,不承认物种的存在。【2】以哲学的“同一论”来考察逻辑现象就可以看到,逻辑中也存在“同一”理论。
16、人为自然界立法 这一说法是主观唯心还是客观唯心 为什么 谢谢
请楼主耐心看完,以下的回答全部是我自己打字上来的,不是复制粘贴大段别处的东西
如果按照你非此即彼的选项来回答,应该是客观唯心主义吧。
这话是康德说的,原话是:“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想有个大体了解的话,请参看康德所著的《纯粹理性批判》的前言部分。
虽然一些人和团体过分强调“唯心”和“唯物”,不过,我个人觉得,不能把哲学用“主义”强分为几类。
罗素说过:一切划分都有目的。(大概是这句话吧)
我多次编辑了我的回答~说实话~给不给我分我不在乎~我在乎的是提问者到底能不能有一个正确的答案~下面是我对125。121。55。* 回答的反驳~
你认为“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这句话是体现了康德否定客观自然规律~那我只能说你太浅薄了~本来是楼下~现在在楼上的朋友~
唯物主义也强调“辩证法”和“对立统一”不能断章取义~割裂的~否认其连贯性和统一性的看待事物。你应当对康德的整个哲学体系搞明白了(起码有粗略的了解)之后再讨论它。
康德的确认为“物自体不可认识”但是他并没有否认客观的存在,他提出了“物自身”这个概念~本身就提出了有客观的存在之物,只是否定了我们有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从这点我们可以看出,提出“自在之物”、“物自身”等概念肯定了客观存在,而否定“自在之物可以被认识”是唯心(我不喜欢这个词,但在这里只能用它)的,明眼人自己就能看出,康德与贝克莱(主观唯心主义学说的代表人物)和休谟(将经验主义和怀疑论发展到巅峰的风云人物,也是我最崇拜的哲学家)的差别。
甚至从严格意义上讲,康德不能被称为“唯心主义”,恩格斯称康德的“不可知论”是一种“羞答答的唯物主义”。
康德哲学应当属于德国古典哲学,当时欧洲的两个学派是英国经验派和大陆理性派,也就是“经验派”和“唯理派”。可以说,按照现在的划分,他们都属于“唯心主义”,但是黑格尔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辨证法”如果离开了它所批判的“唯心主义”的形而上学基础也只是一纸空谈。
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这句话的粗略的大概的意思是:
(1)。我们认为我们感官所感觉到的就是客观事物本身,从而认为我们能认识客观事物,是独断的,不理性的,我们应当意识到,从理性上如果我们认为客观事物确实存在,从纯粹客观的角度来观察,那么我们没有这个能力,因为毕竟感官有其局限性,我们不能独断的认为,我多感觉到的,认识到的,就是这个客观事物的本身了。
(2)。即使对于(1)也是应当批判的,你怎么就知道你这么想是理性的呢?你觉得你从理性出发,考虑到客观事物不是我们能完全(或超越感官的禁锢)了解的,你怎么知道你这么想就不独断了呢?你怎么那么肯定你这么想就是理性的了呢?理性对自我意识是否是理性的提出质疑,那么这样批判下去将永无穷尽。
(3)。基于(1)和(2),康德说:既然理性不能回答关于理性自身的问题,客观之物又不能为我们所认识,那么我们何不换个角度想问题,我们不把我们所直观感受到的客观事物作为标尺,我们把自己的感官能力作为标尺,即“我承认我只能感受和思考这么多,至于对错与否我就无法知晓了”。并且认为人应当且只能满足于这种状态了。
(4)。所以,我们在科学和生活上的一切只是和常识,都是由于人对于自然的考查,自然给出的答案人只理解了人能理解的部分,这么看来~人们对于自然并不像学生对于老师那样受教,而是像质问犯人一样只能知道想要知道的东西。
说到这里我也懒得往下说了,“说不尽得康德”。我还没有为人师的能力,只能给予楼主肤浅的回答(我的肤浅的认识),请楼主自行斟酌,取其精华,取其糟粕,希望能更好的和大家交流,对我多批评指教。 客观唯心主义观点,这个“法”就是黑格尔所说的绝对理念! 我的看法
如果这个“人”是指“我”,这就是是主观唯心,如果是指“人类”,就是客观唯心
主观唯心是以我心为出发点来判断事物的存在,例如风吹幡动,是因为我心动,我心不动,幡亦不动,心外无物,所以世界法则是由我来订的。
客观唯心是指世界本源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精神或原则,它独立于物质世界之外,由它来制定世界的法则,非我也非物。所以,如果作为集合概念,人为自然立法,此“法”可以概括为抽象出来的独立的精神实体,作为自然界的法则,这应该符合客观唯心的判断标准。
17、人的本质是什么?
1.人的本质是现实的、具体的
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关于人性和人的本质的学说,有一个共同的根本性错误在于离开人所生存的具体的历史条件和特定的社会关系谈论人性和人的本质问题。马克思从分析费尔巴哈入手,批判了历史唯心主义的抽象人性论,彻底否定了抹杀人的社会性、阶级性和历史性,并从这种抽象的、一般的、孤立的单个人出发,将人的本质归结为“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的观点。马克思并不完全否认人类具有某些共同性,而是反对将这一共同性抽象化,反对脱离具体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考察人的本质。正如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时指出的:“费尔巴哈没有对这种现实的本质进行批判,因此他不得不:(1)撇开历史的进程,把宗教感情固定为独立的东西,并假定有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人的个体。(2)因此,本质只能被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6页)
2.人的本质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关系决定人的本质的命题,为我们理解人的本质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法。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创造了人,同时,人类在劳动的过程中,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不是彼此分割、孤立的,而是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正是在社会关系中才形成了人的本质。社会关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按列宁的理解,社会关系分为两类: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这两类社会关系又是多层次、多方面的。物质的社会关系一般指人们在物质生活资料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关系,即生产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关系。思想的社会关系是指建立在物质的社会关系基础上的,包括政治的、法律的、道德的、宗教的关系等。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集中体现为阶级关系,所以,在阶级社会里,人的本质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正如马克思所说:任何人都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是一定的阶级关系和利益的承担者。……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2页)。每个人一生下来就置身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只有在社会关系中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否则,一旦脱离社会关系,丧失社会属性,就会和徒具人形的“狼孩”一样,无论先天有多么发达的大脑和健全的躯体,都不可能具备人的本质。
3.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诸多社会关系的有机统一
“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诸多社会关系的有机统一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说明各种社会关系之间的联系不是机械的,而是有机的,它们彼此影响、制约、渗透,形成纵横交错的统一体。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体现的就是人的本质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有机统一,而不是各种社会关系的简单相加或某种社会关系的重复。这就要求我们用系统的、全面的方法从总体上,从各种社会关系的有机联系中把握人的本质。诚如马克思所说:“社会不
是由个人构成,而是表示这些个人彼此发生的那些联系和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20页)
第二层含义指各种社会关系在有机统一的联系中不是并列的、平等的,它们在决定人的本质方面发挥不同的作用。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物质关系,特别是生产关系是最基本、最主要的,它决定和制约着其他一切社会关系,因此也对人的本质具有最重要的意义。
4.人的本质是历史的、发展的
人的本质不仅不是抽象的,而且不是永恒不变的,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这是因为,社会关系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各个人借以进行生产的社会关系,即社会生产关系,是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而发展和改变的。生产关系总合起来就构成为所谓社会关系,构成为所谓社会,并且是构成为一个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具有独特的特征的社会。”(《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61年,第487页)所以,人的本质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也必然是历史的、发展的。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本质是“在每个时代历史地发生变化的”。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已经经历了五种社会形态的变更,社会关系的“总和”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不同社会形态下的社会关系决定了不同的人的本质。
5.人的自然属性是人的社会属性的物质承担者,但不是人的本质属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并非要否定人性中包含的自然属性因素,而是强调社会属性是人性作为与兽性和神性相区别的根本所在,从而与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因此,马克思主义承认并重视人的自然属性,认为人的自然属性是人的社会属性的物质承担者、基础和前提,没有自然属性,即生理构造和食欲、性欲等生物本能,就谈不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但是,人的本质主要体现的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根本特征,在这个意义上,人不仅是自然的存在物,更是社会的存在物,所以,人的社会属性才是人的本质属性。另外,人的社会属性虽然以自然属性为基础,但是,历史和现实中的人所具有的自然属性都是经过其社会属性洗礼的,都包含有相应的社会内容。人类生存和繁衍的生物本能与动物的本能是有区别的,例如,人类不仅仅有食欲,还有饮食文化,人类的性欲也是与两性间的感情相联系的,并由此产生了家庭。造成这一区别的原因就在于人的社会属性为自然属性注入了社会内容。所以,如果否认人的本质在于其社会属性,而把人的自然属性看作人的本质属性,就会将人与动物、社会与自然混为一谈。 人的本质问题一直是哲学界争论不休的问题,时至今日也无一个完整而确定的答案。人的本质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问题,不能仅从某个伟人或哲学家的只言片语、断章取义地对人的本质下定义。我们认为应从辩证法的高度去认识和把握人的本质。
恩格斯指出:“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1),“和形而上学相对立的,关于联系的科学”(2)。唯物辩证法一个最根本的特征就是认为事物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处于相互联系之中的,认识事物必须“从事物的相互联系中理解事物。”(3)事物的联系包括事物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联系和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联系,事物只有处于内部的和外部的相互联系之中才能得到发展。所以,认识事物必须从事物的内部和外部的联系去把握。人是客观世界中的一普通事物,因此,对人的认识也必须从联系、从人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去把握。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深刻地认识人的本质。下面就用系统的方法、从人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入手去讨论人的本质。
一、什么是人的内部联系呢?
现代科学告诉我们,人体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矛盾统一体,它是由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等不同层次的要素有机结合、相互联系所形成的一个自组织系统。它包括细胞与细胞之间的联系,组织与组织之间的联系,器官与器官之间的联系,系统与系统之间的联系。细胞与细胞之间的联系形成组织,组织与组织之间的联系形成器官,器官与器官之间的联系形成系统,系统与系统之间的联系形成人体。
现代科学认为人体整体是由呼吸、消化、循环、神经等系统有机结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中医学也认为人体整体是由五脏六腑(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有机结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无论现代科学与中医学对人体内部结构的认识有何种不同,它们始终认为人体整体是由不同层次的要素或子系统有机结合、相互联系而形成的。系统论告诉我们,“各个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本身具有各个孤立要素所不具有的新质和功能。”(4)“系统获得新质的秘密在于要素的有机性。系统内的要素不是机械相加,而是有机结合。”(5)因而按照联系的观点和系统的观点,由五脏六腑有机结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必然会产生一种新质。这种新质我们认为便是人体整体功能系统的质——精神。(6)
人们通常认为由人的内部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的整体是生理性的。杨玉辉同志在《人体科学研究》一书中用系统的方法,从不同层次不同方面展开了对人体内部结构的认识和探索,但杨玉辉也认为由五脏六腑有机结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人体整体是生理性的。这种观点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仅仅用系统的方法解释生物学范围内的人的形体,没有用系统的方法去说明人的精神,更没有用系统的方法去阐述形与神之间的关系。(7)持这种观点的人只是机械地、形而上学地看问题,忽视了事物发展的辩证性。现代医学虽然也用系统的方法解释人,并“把人体理解为一个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若干层次和组分、按一定结构结合起来的具有特定生命功能的有机系统”(8)。但现代医学同样也只仅仅用系统的方法解释生物学范围内人的形体,没有用系统的方法解释人的精神,更没有用系统的方法去说明人的形体与精神之间的关系。我们认为现代医学对人的认识仍然是机械的和形而上学的,其没有看到由人体内部各个子系统或要素有机结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会产生和形成一个新的系统,这个新的系统具有子系统或要素所不具有的新质和新功能。
系统论告诉我们,系统是在子系统或要素的基础上产生和形成的复杂整体。如果我们承认形体可以作为系统而存在,那么我们也应承认在形体基础上产生的新质——精神也是作为系统而存在的。人体内部的五脏六腑不是简单地、机械地结合在一起,而是有机地、辩证地结合在一起。由五脏六腑有机结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人体整体功能系统,有着不同于组成它的要素或子系统的新质和功能。这便是系统与子系统或要素相区别的核心所在。把由人体各个要素或子系统有机结合、相互联系所形成的人体整体理解为生理性的,恰恰就在于忽视了整体的质与要素的质是不同的这一系统论的核心。
人体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要素或子系统有机结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人的内部联系,这种内部联系形成人体整体功能系统,这种人体整体功能系统产生一种不同于要素或子系统运动形式的新的运动形式——精神活动。“事物的质是诸要素相互联系而成的整体特征。”(9)因而,人的内部联系形成人的内部本质,人的内部本质便是精神活动。
以前我们往往从生物学角度认识和理解人,没有看到在形体生物化学运动的基础上存在着新质运动——精神运动。人的内在精神本质的提出改变了人们以往关于人的通常观念。所谓内在精神本质也就是人的形体内部各个要素或子系统有机结合、相互联系所形成的人体整体功能系统的质。它要求我们从形体与精神两个方面认识和理解人。我们认为人是形体系统与精神系统的辩证统一。精神系统与形体系统是系统整体与局部或要素之间的关系,二者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条件。精神系统既不能离开形体系统单独存在,形体系统也不能离开精神系统单独存在。在人、精神、形体这三个系统中,人系统最大,精神系统次之,形体系统居三。人与精神或形体之间的关系同样也是系统整体与局部或要素之间的关系。人与精神或形体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条件,人既不能离开精神或形体单独存在,精神与形体也不能离开人单独存在。人就是精神与形体的有机结合、相互联系的产物,所以人既不等于精神——灵魂,也不等于形体——肉体,人就是精神与形体的矛盾统一体。
二、什么是人的外部联系呢?
人的外部联系表现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就是人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改造人自身。这种联系是人通过劳动实现的。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如果说动物不断地影响它周围的环境,那么,这是无意发生的,而且对于动物本身来说是偶然的事情。但是人离开动物愈远,他们对自然界的作用就愈带有经过思考的、有计划的,向着一定的和事先知道的目标前进的特征。”(10) “动物仅仅利用自然界,单纯地以自己的存在来使自然改变;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这便是人同动物的最后的本质区别,而造成这一区别的还是劳动。”(11)由此可见,人的外部联系与动物的外部联系是根本不同的,动物由于它的存在而与外界直接发生联系,而人则通过劳动与外界发生联系,使自然界按照自己的目的发生改变,并为人的生存服务。因此,劳动是人外部联系的本质。
事物的本质存在于事物的相互联系之中,因而,人的本质存在于人的联系之中,存在于人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之中,是内部联系的质和外部联系质的辩证统一。内部本质是事物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外部联系是对内部本质联系的体现。因而,劳动作为人的外部本质是对内部本质——精神活动的体现。人的劳动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这种活动是以意识、思维为逻辑前提的,没有意识、思维便不会有劳动发生。那种把人的内部本质理解为生理性的,理解为“肉体——工具”的观点(12),恰恰是忽视了事物发展的辩证性——事物的内部要素或子系统相互联系、有机结合所形成的整体质,是一种不同于要素或子系统质的新质。正是由于他们忽视了这种新质的存在,忽视了人体整体性的质就是精神活动,因而,他们就根本看不到人的内部精神质的存在。把人的内部质理解为生理性的,理解为“肉体——工具”是错误的和形而上学的,由“肉体——工具”这种“内部质”根本无法导出外部联系的质——劳动。人类劳动的目的性、计划性是显而易见的,没有意识、思维何以能够产生劳动?正是由于人有意识、能思维,所以才产生了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劳动。因而,章韶华在《需要——创造论》一书中根据联系的观点把人的内部本质规定为“肉体——工具”的观点是错误的。章韶华虽然也已注意到联系形成事物的整体质,但他没有注意到整体质与要素质的不同,没有把这一思想贯彻到对人的本质研究当中。因而,他对人的本质的规定是不正确的。
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纲。事物只有处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才能得到发展,孤立的事物是不可能得到发展的。因而,人要发展,只有在相互联系中,也即只有在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得到发展。一个人仅仅具有意识、思维活动,而不参与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活动中去,即这个人只有内部联系而无外部联系,那么这个人就是孤立的、静止的,这个人就不可能得到发展,就不可能是哲学意义上的人(如狼孩)。
正因为如此,马克思才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费尔巴哈“撇开历史的进程,孤立地观察宗教感情,并假定出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人类个体。”(13)“所以他只能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联系起来的共同性”(14)。
由于费尔巴哈没有把事物放在联系和发展中来认识,没有放在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中来认识,因而他在阐述人的本质时只是说:“究竟什么是人跟动物的本质区别呢?对这问题最简单、最一般、最通俗的回答是:意识。”(15) “人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或者在人里面形成类、即形成本来的人性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呢?就是理性、意志、心。
”(16)马克思正是注意到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论述的片面性,即那种只注意事物内部联系,忽视事物外部联系的片面性;所以马克思严厉地批判道:“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他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7)这里马克思把人的外部联系理解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究竟什么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呢?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明确指出:“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18)所谓社会关系也就是人在实践活动中结成的各种相互关系的总称。由此可见,马克思说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针对费尔巴哈在人的本质问题上只注意内部联系,忽视外部联系,忽视劳动而提出的。劳动促使人们结成复杂的外部社会关系,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劳动而不是其它。这与马克思一贯的哲学思想,也与马克思所创造立的致力于改变世界的实践唯物主义相统一。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一再强调:“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19) “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20)“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21)
正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创始人是站在辩证法的高度,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认识和把握人的本质的。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创始人在人与动物的区别上明确指出:“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直接区别开来。”(22)但同时又强调:“一句话,动物仅仅利用自然界,单纯地以自己的存在来使自然改变;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这便是人同动物的最后的本质区别,而造成这一区别的还是劳动。”(23)可见,马克思主义哲学创始人已经注意到人的内部本质和外部本质的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始人以上两个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不是自相矛盾的,而是辩证统一的。它也不像有的论者所说的那样:人的本质只是劳动。把人的本质仅仅归结为劳动,否认精神性,又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事物如果没有内部联系,那么这个事物就不可能存在,这个事物何以有外部联系?因而,把人的本质仅仅归结为劳动是完全错误的。
综上所述,那种片面地把人的本质归结为精神或劳动,甚至断章取义地仅从字面上理解,把人的本质归结为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观点都是错误的。人的本质是内在精神本质和外在劳动本质的辩证统一。
三、精神、劳动与人的本质之间的辩证关系
把人的本质归结为内部本质和外部本质的辩证统一,归结为内在精神本质和外在劳动本质的辩证统一,有一个根本的哲学问题需要解决,那就是精神、劳动与人的本质之间的关系问题。精神、意识与劳动、实践的关系问题既是目前哲学界讨论的焦点问题,也是理解人的本质的一个难点问题。对于精神、意识与劳动或实践的关系,马克思曾明确指出:“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他不仅使自然物发生形式的变化,同时他还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己的目的。”(24)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也指出:“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使人是类存在物”,而“实际创造一个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的自然界,这是人作为有意识的类存在物的自我确证。”(25)马克思认为人对世界的改造反而从一个方面证明了人是有意识、能思维的类存在物,同时,正是由于人是有意识、能思维的类存在物,所以人的活动才具有意识、目的性和计划性。但是人的意识、目的性、计划性与劳动、实践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马克思主义哲学创始人似乎没有给予我们一个明确的答案。
对于精神、意识、劳动或实践与人的本质之间的关系,目前哲学界依然存在着分歧。一种观点认为,“‘意识’、‘心理’、‘意志’,是人特有的‘精神本质’……它是实践的内在本质,实践是它的外在显化或对象化”(26)。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从‘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中又把‘有意识’抽出来作为人区别于动物的类本质,这就等于从马克思的劳动实践观又退回到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观点上去”(27)。“在马克思看来,不是因为人‘有意识’,人才是‘类存在物’,人才是‘有意识’的存在物……只有通过人的劳动实践活动,才能证明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这种劳动实践即生产活动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所以,是劳动实践本身从本质上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来,而不是因为人‘有意识’。”(28)非常明显,上述有关精神、意识、劳动或实践与人的本质之间关系的论述都是根据马克思文本得出的。对于马克思文本中的同样一句话双方理解的意思却不一样,从而导致了不同的理论观点和结论。双方虽然都引经据典、各抒己见,但都很难说服对方。我们认为用联系的观点和方法完全可以解决上述观点的分歧。
当我们用联系的观点来理解精神或意识、劳动或实践与人的本质之间的关系时,我们发现精神是人的内部联系的质,劳动是人的外部联系的质。内部联系“是维持事物存在的内在力量,也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29)。“内部联系只有借助外部联系才能规定事物的存在、推动事物的发展,否则就会成为孤立的、封闭的、僵死的东西。”(30)同时“外部联系只有通过内部联系才能起到维持事物的存在,影响事物的发展的作用,它一旦超脱了内部联系的需求、选择、控制和调节,就会失去其应有的积极作用”(31)。由此可见,精神、意识作为人的内部联系的质是推动人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劳动作为人的外部联系的质只有在人的内部联系的精神质的推动下才能对人的发展起积极的决定作用。离开人的精神的推动作用,劳动既不可能产生也不可能对人的发展起任何作用。非常明显,那种片面认为只有劳动才是人的本质,才能使人是类存在物,才能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否认人的精神本质的观点是不符合辩证法原则的,是封闭的僵死的,因而我们认为是错误的和形而上学的。
现行哲学教科书根据恩格斯在《劳动在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中的有关论述,认为劳动既然能够决定猿转变为人,那么劳动同样也可以决定精神的产生,即精神能动性来源于实践能动性。我们认为劳动决定古猿转变为人的观点是不正确的,劳动作为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是不能决定猿转变为人。人是形体与精神的辩证统一。形体与精神是构成人的两个基本要素,缺少其中的任何一个要素——或形体或精神人都不能成为人。同时正是由于形体与精神的产生,才产生了人,才产生了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劳动。猿不具备形体与精神这两个要素,所以在猿那里没有劳动行为的发生。劳动既然不能决定古猿转变为人,那么劳动同样也就不能决定精神的产生。精神作为人内部联系的质,精神的能动性来源于形体的能动性,精神的能动性与形体的能动性是不同质的。正是由于精神具有能动性,所以精神才能够支配人。同时也正是由于精神能够支配人,所以人的活动才都是有意识、有目的的。因而,不是精神能动性来源于实践的能动性,而是实践的能动性来源于精神的能动性。精神、意识是原因、根本,劳动、实践是结果和表现。精神是劳动的实质和核心。在逻辑序列上,精神在先,劳动在后。
总之,人的本质问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哲学问题。我们应站在辩证法的高度,用联系和发展的方法去揭示人的本质。 白纸 人的本质是生存和发展。既有原始本能,更有精神需要;既有自然性,又有社会属性。 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只要还想当人,就必须生活在社会之中,独立于社会的人是不可能存在的!
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人有思想,能思考问题,你如果真正的理解这点儿,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人类社会存在那么多的勾心斗角了,不过,我们都是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并且,我们更应该处理好长远利益与短期利益的关系,目光要长点儿! 女人,是上帝生产的一种多功能模块的软件产品,可以为人类繁衍后代,可以激发男人拼搏的动力和提供需要休息的后花园,因此安装良好的管理软件是男人成功和家庭幸福的首选要素。
产品特点 :女人外柔内刚,心地善良,体积适中,款式雅致,能与室内装饰融为一体。体内功能齐全,结构紧凑,设计精妙。
一、注意事项:
1、贵重物品,小心轻放;
2、易碎品,易爆品,不宜挤压,请妥善保管;
3、小心雨淋,防湿防潮。请放置在干燥处;
4、不宜堆高,只能单件放置。堆高一般不超过170厘米;
5、宜室温下保存,放在阴凉处。不宜冷藏,不宜暴晒;
6、宜多次反复使用,用后请经常擦洗,保持清洁。不宜久置不用;
7、第一次启用时,应小心谨慎,慢慢取出并安装、调试。请在专家指导下进行;
8、宜用精美包装。使用质量与包装效果成正比;
9、过度使用有害健康,每周2-3次为宜。并根据年龄酌减;
10、本品一次只能租用一个,不宜几个同时租用;
11、要定期检查,避免因使用不慎或自身设计缺陷造成的各种疾病;
12、本品部分功能为儿童不宜。一经租出,后果自负;
13、租用前请先进行登记。依法持证使用;
14、本品为非卖品,租赁使用。可退货,可回收。付费方式:暂时分计时付费、按日付费、按月
付费、按年付费和一次性久付费五种,请酌情选择;
15、使用时要注意场合,根据各种不同的功能酌情使用。比如陪护功能,在你去泡妞时千万不能
使用;睡觉功能,只能在两人独处时使用;
16、弃之不用时,也要进行登记,依法定程序注销,并给予一定补尝;
二、主要功能:
该产品为现代型智能型多功能产品,美观大方,易于保管,功能齐全,使用方便,其主要功能
有:
1、伴侣功能:既是生活上的伴侣,又是生理上的伴侣;
2、克隆功能:可以根据你的特点,克隆出像你的男人或女人,使生命得到无限延续;
3、乳娘功能:既能当婴儿的乳娘,还能做孩子的妈妈;
4、秘书功能:既能当你工作的参谋,还可以成为你事业值得信赖的助手;
5、保姆功能:既能当你生活的保姆,也能当你生活的妈妈;
6、调味功能:可以调节生活的滋味,陪你读书上网,吃饭睡觉,看电影打麻将等一切你想要人陪
的活动,使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7、解毒功能:可以排除生活的忧郁,缓解生活紧张,排除各种毒素,使生活变得健康充实;
8、益寿功能:可以调节你的情绪和身体,延年益寿;
9、此外还有一系列自助的功能,因人而异,且一机一味,绝不重复;
敬请酌情选用。 人之初性本善
18、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哲学的基本问题
1、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所谓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指这一问题贯穿于包括社会历史观在内的所有哲学问题之中,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出发点,也是哲学的起点,其他所有哲学问题都是从这个问题中派生出来的。
(2)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这是因为:
①这个问题是任何哲学派别都必须回答的问题。哲学作为世界观的理论,必然要对思维和存在(或意识与物质)两大类现象及其关系提出自己的看法。
②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一派哲学的基本倾向和性质。哲学作为一种理论体系,它的出发点和理论前提对它的思维方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规定着它的基本性质。而对基本问题的回答,就具有出发点和理论前提的意义。
③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类实践的基本问题。
(3)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确定为哲学的基本问题的重要意义:
①它揭示了哲学作为世界观理论体系的根本特征。
②它揭示了哲学的根本路线和方向。
③它揭示了哲学斗争的焦点,给了我们理解哲学历史的线索。
④它揭示了人类实践的基本矛盾。
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两个层次:
(1)第一方面是关于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谁是第一性、何者为本源的问题。即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决定物质的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是划分哲学史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条路线的根本依据。
(2)第二个方面是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即人的意识能否认识和反映物质世界的问题。这是哲学基本问题的“认识论”方面,是划分哲学史上的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两条认识路线的根本依据。
(3)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是从不同侧面阐明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其中,第一方面是主导的方面,而第二方面则是从属的方面。第一方面规定着第二方面论证的前提;第二方面所持的基本观点,是以第一方面的回答为转移的。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有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对这一方面的问题历来有两种根本不同的回答,由此在哲学上形成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两大阵营、两个基本派别、两条对立的路线。凡是认为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即意识先于物质,物质依赖意识而存在,物质是意识的产物的哲学派别属于唯心主义;凡是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即物质先于意识,意识是物质的产物的哲学派别属于唯物主义。除了这两种根本对立的回答外,还有一种回答,认为物质和意识是两个独立的、互不依赖的本原。持这种观点的哲学流派称为二元论,它是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的不彻底的哲学,最终往往倒向唯心主义。
哲学基本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对这一方面的问题,绝大多数哲学家,包括唯物主义哲学家和一些唯心主义哲学家都做了肯定的回答。但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这个问题的解决在原则上是不同的。唯物主义是在承认物质世界及其规律的客观存在,承认思维是存在的反映的基础上,承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唯心主义则把客观世界看作思维、精神的产物,认为认识世界就是精神的自我认识。也有一些哲学家如D。休谟和I。康德,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他们是哲学史上的不可知论者。
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只有从唯物主义观点出发,才可能科学地解决世界的可知性问题,也只有坚持世界的可知性,才可能把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贯彻到底。 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和意义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世界观的系统化和理论化。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观点。世界观人皆有之,它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但只有经过专门家加工过的、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才是哲学。 (2)哲学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3)哲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在阶级存在的条件下,哲学带有鲜明的阶级性。 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哲学基本问题,也可以表述为意识或精神与物质的关系,它有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 思维和存在谁是本原,谁是第一性的问题,谁决定谁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第二、 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
心理学(XLX.NET)文章,转载需注明出处 https://www.xlx.net/xinlikepu/43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