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_ 心理健康划分标准与基本原则

laoshi 心理科普 2023-09-12 21:03:07

导读:本文介绍了心理健康的划分标准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心理健康标准包括有适度的安全感、自尊心、对自我成就的价值感等几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遵循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别差异、以学生为主体等原则。心理学还研究记忆品质和评价记忆水平的高低,包括记忆广度、记忆速度、记忆的持久性、记忆的准确性等。如下为有关心理健康教育_ 心理健康划分标准与基本原则的文章内容,供大家参考。

1、心理健康划分标准

1、心理健康划分标准

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学家将心理健康的标准描述为以下几点:

①有适度的安全感,有自尊心,对自我的成就有价值感。

②适度地自我批评,不过分夸耀自己也不过分苛责自己。

③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适度的主动性,不为环境所左右。

④理智,现实,客观,与现实有良好的接触,能容忍生活中挫折的打击,无过度的幻想。

⑤适度地接受个人的需要,并具有满足此种需要的能力。

⑥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动机和目的,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客观的估计。

⑦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个人的价值观能适应社会的标准,对自己的工作能集中注意力。

⑧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标。

⑨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适应环境的需要改变自己。

⑩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爱人的能力和被爱的能力。在不违背社会标准的前提下,能保持自己的个性,既不过分阿谀,也不过分寻求社会赞许,有个人独立的意见,有判断是非的标准。 搜一下:心理健康划分标准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

1、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

2、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

3、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4、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把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科学辅导与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动参与有机结合起来。

3、心理学评价记忆水平的高低的标准有哪些

3、心理学评价记忆水平的高低的标准有哪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有些人记忆得快,而另一些人则记忆得慢;有些人记忆精确,而另一些人只能记住概况;有些人记忆量大,而另外一些人每次只能记住很少的内容;有些人记得快、记得准、记得牢;有些人记得慢,但也记得准、记得牢;也有的人记得快忘得也快;有些人记得慢却忘得快。可见,记忆是有不同的类型的(这应该就是你所说的水平)。心理学将造成这些不同记忆类型的因素称之为记忆品质。记忆品质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记忆广度

记忆广度是指某种材料在一次呈现后能准确地回忆多少的数量。常用的研究方法是让被试复现随机排列的数字表。例如:368704

1、8573966

2、246213974……一般人的正常指标是能复述八位左右的数字(每个数字呈现时相隔一秒钟)。

二、记忆速度

记忆速度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能记住多少材料或能回忆多少材料的快慢。同样识记一种材料,有人记得快,有人记得慢,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从其生理机制来看,记忆速度也就是暂时神经联系形成的速度。

三、记忆的持久性

记忆的持久性是指记忆痕迹保持的时间长短。人在识记某种材料后,有的人能把它长久地保持在记忆里,有的人则很快就把它忘掉了。这就是记忆持久性的不同。

四、记忆的准确性

记忆的准确性是指回忆出来的内容与原来识记的内容是否符合,即正确的程度。人们常常由于记忆的不准确,而给学习和生活带来许多麻烦。为了加强记忆的准确性,首先要集中注意力去学习和复习,并要把类似材料细致地分析比较;最后,必须把握那些是真实的回忆,那些是带上主观臆测的内容等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培养出良好的记忆准确性。

五、记忆的准备性

记忆的准备性是指能否随时从头脑中提取出当前需要的记忆材料的能力。有的人记的东西不少,但碰到问题时却忘了,事后才想起来。这是记忆的准备性差。培养良好的记忆准备性,就需要使知识系统化,使头脑内贮存的材料井井有条,以利于提取。同时,要多练习掌握追忆的技能。

4、心理学都包括哪些方面?

4、心理学都包括哪些方面?

心理学是研究人和动物心理现象产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1门科学。心理学研究触及知觉、认知、情绪、人格、行动和人际关系等许多领域,也与平常生活的许多领域——家庭、教育心理学、健康等产生关联。研究领域包括:异常心理学、生物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神经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精神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社区心理学、理论心理学等。 利用领域包括:临床心理学、辅导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怀恩移民,法医心理学、犯法心理学、健康心理学、 预防心理学、工业及组织心理学、 学校心理学等。

5、心理学包括哪些?

5、心理学包括哪些?

心理学包括,心理学有许多分支,除普通心理学外,还有生理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理论心理学、实验心理学、比较心理学、安全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医学心理学等。

每一分支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心理现象。但是任何一个分支都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对心理和生理现象的总的看法,如心理学的对象和方法,心理的裨和心理现象的规律性等。对这些心理学一般理论问题的阐述,构成了普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即心理学基本原理的研究。其研究成果对其他心理学分支有重大的意义。灵魂在希腊文中也有气体或呼吸的意思,因为古代人们认为生命依赖于呼吸,呼吸停止,生命就完结了。随着科学的发展,心理学的对象由灵魂改为心灵。科学的心理学不仅对心理现象进行描述,更重要的是对心理现象进行说明,以揭示其发生发展的规律。

心理学分为七个子领域,分别是:认知心理学视角、社会文化心理学视角、临床心理学视角、行为心理学视角、生物心理学视角、发展心理学视角、特质(人格)心理学视角。

心理学是一门涵盖多种专业领域的科学,但就其根本而言,心理学是一种研究人类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科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包括理论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两大领域。

6、教育心理学中,学习动机理论有哪些?

6、教育心理学中,学习动机理论有哪些?

对于学习动机的实质及其培养与发展的规律,心理学家提出了种种不同的理论观点,这些理论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了人类的学习行为。一 强化动机理论 学习的强化动机理论是由联结主义学习理论家提出来的,他们不仅用强化来解释学习的发生,而且用它来解释动机的产生。联结主义心理学家用S-R的公式来解释人的行为,认为动机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一种对行为的冲动力量,并特别重视用强化来说明动机的引起与作用。联结学习理论的中心概念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而不断强化则可以使这种联结得到加强和巩固。 学校中的强化,既可以是外部强化,也可以使内部强化。二 成就动机理论成就动机这一概念源于默里的有关研究,麦克利兰和阿特金森等接受默里思想,将其发展成为成就动机理论。阿特金森提出了期望——价值理论,用公式表示即:(T)=f (需要*期望*诱因) 其中,成就需要是个体稳定地追求成就的倾向(M),期望是个体在某一任务上获得成功的可能性(P),诱因是个体成功完成某一任务所带来的价值和满足(I)。一般而言,任务难度越大(成功的可能性越小),成功所带来的满足感也就越强,所以P与I存在着互补关系,即I=1-P。三 成败归因理论最早提出归因理论的是海德,他认为,行为的原因或者在与外部环境,或者在于个人的内部。后来,罗特对归因理论进行了发展,提出了控制点的概念,并依据控制点把个体分为“内控型”和“外控型”维纳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探讨,发现人们倾向于将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归结为一下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 四 成就目标理论成就目标理论是以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为基础,在德韦克能力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学习动机理论。德韦克认为,人们对能力持有两种不同的内隐观念,即能力增长观和能力实现观。吃能力增长观的个体认为,能力是可以改变的,随着学习的进行是可以提高的;持能力实现观的个体则认为,能力是固定的,是不会随学习而改变的。心理学家最近开始了对社会目标的研究,并认为成就目标应该包括掌握目标、表现目标和社会目标三种。五 自我效能感理论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这一概念由班杜拉最早提出。行为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他把强化分为三种:一是直接强化,而是替代强化,三是自我强化。期待就是班杜拉所说的先行因素,他的期待概念也不同于传统的期待概念,认为除了结果的期待外,还有一种效能期待。六 需要层次理论需要层次理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在动机领域中的体现,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是这一理论的提出者和代表人物。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它们由低到高依次排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在人的需要层次中,最基本的是生理需要,生理需要得到基本的满足后,便是安全需要,在这之后是归属和爱的需要,随后出现的是尊重需要,它包括自尊和受他人的尊重。在上述这些第一级的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之后,便进入自我实现的需要层次。自我实现作为一种最高级的需要,包括认知、审美和创造的需要,它具有两方面的涵义,即完整而丰满的人性的实现以及个人潜能或特性的实现。马斯洛又把这五种需要分为基本需要和成长需要两类。其中,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属于基本需要,它们因身心的缺失而产生,因此也称缺失性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属于成长性需要,它区别于缺失性需要的根本特点在于它的永不满足性。需要层次理论说明,在某种程度上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可能是由于某种缺失性需要没有得到充分满足而引起。 ※三人行考研辅导班提示:欢迎转载,但需要注明来源。

7、心理学专业的课程有哪些

7、心理学专业的课程有哪些

包括实验心理学、认知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生理心理学、心理统计与测量、发展心理学、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情绪心理学、动物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工业与管理心理学、消费与广告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工程心理学等

8、知道六度定律吗?150法则?

8、知道六度定律吗?150法则?

六度空间定律又称为六度分隔理论(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 ,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伦(Stanley Milgram)于20世纪60年代最先提出。“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六度分隔理论(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由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伦(Stanley Milgram)于20世纪60年代最先提出。1967年,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Stanley Milgram(1933-1984)想要描绘一个连结人与社区的人际连系网。做过一次连锁信实验,结果发现了“六度分隔”现象。简单地说:“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曾经“六度分隔”理论只能作为理论而存在。但是,互联网使一切成为现实。六度理论的发展,使得构建于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络之上的应用软件越来越人性化、社会化。软件的社会化,即在功能上能够反映和促进真实的社会关系的发展和交往活动的形成,使得人的活动与软件的功能融为一体。六度理论的发现和社会性软件的发展向人们表明:社会性软件所构建的“弱链接”,正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50法则(Rule Of 150)从欧洲发源的“赫特兄弟会”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农民自发组织,这些组织在维持民风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有趣的是,他们有一个不成文的严格规定:每当聚居人数超过150人的规模,他们就把它变成两个,再各自发展。“把人群控制在150人以下似乎是管理人群的一个最佳和最有效的方式。”150法则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比如中国移动的“动感地带”sim卡只能保存150个手机号,MSN只能是一个MSN对应150个联系人。150成为我们普遍公认的“我们可以与之保持社交关系的人数的最大值。”无论你曾经认识多少人,或者通过一种社会性网络服务与多少人建立了弱链接,那些强链接仍然在此次此刻符合150法则。这也符合“二八”法则,即80%的社会活动可能被150个强链接所占有据一些不系统的分析,社会网络(或称为社会性网络 Social Networking:SN)的理论基础源于六度分隔理论(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和150法则(Rule Of 150)。

心理学(XLX.NET)文章,转载需注明出处 https://www.xlx.net/xinlikepu/5040.html

AI角色模拟

AI心理咨询师
您好,我是心语者,一名资深心理咨询师,愿倾听您的困扰并提供支持与建议。

开启对话

我是AI女友
嗨,我是你的恋爱女友,一个小少女,爱撒娇卖萌,偶尔耍点小脾气,快来聊吧!

开启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