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预防校园欺凌及心理健康讲座,听法律讲座预防校园欺凌感想
1、听法律讲座《预防校园欺凌》感想
老师们、同学们,为了个人的成长,为了家庭的幸福,让我们行动起来,一起预防校园暴力,共创和谐校园。从小事做起,从你我做起,从大家做起,从现在就做起。
2、家长怎么防止孩子在校园被欺凌
多教孩子怎么和同学相处,不要太张扬个性。如果已经被欺负了,其一是要敢于反抗,让别人知道他不是好欺负的,其二是告诉家长老师,调解关系。个人觉得,适当的反击是对被欺负最好的保护。
3、孩子老是在学校受欺负怎么办
如果是被打或者收保护费的话你就找黑帮给欺负你孩子的人一个教训,别想着怎么怎么说服他们,因为那是不可能的
前阵子去听了一场学校组织的防欺凌讲座。讲座是捎带着的,一共讲了5分钟,用4分钟讲了欺凌到底是什么,用1分钟讲了怎么来预防他人对自己的欺凌。 讲座上提供的防欺凌办法是,一是态度要强硬;二是挨打了不要回手,防止自己受伤;三是告诉老师。 听完了觉得只有第3条才有点用。要是态度强硬的孩子就不会受到欺负;要是挨打了不还手,谁也不敢保证会不会被打的次数更多。 所以面对欺凌究竟该怎么办?有没有什么有效的方法? 首先,要让孩子清醒地识到,父母是他最坚强的后盾。 比如网上讨论最多的“挨打了要不要打回去”的问题。重点不是“打回去”这件事,而是父母在“打回去”这句话中表现出来的态度。父母能够坚定的和孩子说:“别人打你,你要打回去。”就表明了父母不愿意你受委屈。他是站在你这一边的,会支持你,不会让你受了伤害还委曲求全。 其次,父母要从每一句话开始,教给孩子如何应对欺凌。 可以先从一些小事开始,一句话一句话地教着孩子怎么说。 比如孩子的作业让同桌扔垃圾桶了,你可以教着他:“你要很严肃地告诉你的同桌,你这个做法是不对的,我很不喜欢,你要把我的作业捡回来,并且向我道歉。” 这样的好处有两点,一是小矛盾孩子觉得自己能处理,可以增强孩子的信心。二是告诉孩子怎么说,孩子面对问题时不会手足无措,能知道怎么反击。 最后,真正带着孩子去尝试一次。 有些比较腼腆的孩子,即使你和他多次嘱咐,面对问题他也很有可能不敢去处理。这时候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做一次。 比如孩子在学校被别的孩子打了,你在放学的时候,要当着打人孩子和家长的面说:“某某(孩子的名字)胳膊被你打破了,打人是不对的,我希望你向他道歉。” 其实在处理孩子矛盾的时候,好多家长的态度是先忍让。好多的时候,孩子在看着你怎么做,在感觉你的态度。 当你很坚定地表示,我们不会让人欺负你,有人欺负你的时候我们会帮助你。孩子便会慢慢尝试着大胆地处理矛盾、坚定地应对欺凌了。
先,明确应该在什么时候不插手。一般的打打闹闹推推搡搡不会引起伤害,也不需要大人的干涉。不必要的插手只会剥夺孩子获取宝贵社交经验的机会。在这种无害的推搡中,他们通过亲身体验来学习人际关系是怎么回事、怎样才能和平相处、出现问题时都会发生什么情况。如果孩子之间有矛盾,你可以示范给他们如何协商和谦让。比如,如果两个人争夺一辆小卡车,你可以再拿一辆来,让两个人都高兴。
如果两个人争夺唯一的玩具,你可以建议“轮流玩”。要是孩子们拒绝退让,你可以施加规则:“要是你们不轮流玩,我就把这个玩具拿走。”然后再建议另外一种在成年人监视下的有趣活动。 其次,明确应该在什么时候介入。如果矛盾升级到暴力(打、咬、掐等等),明显有人会受到伤害,家长应该立刻介入并制止。不要马上呵斥进攻者,而是先救出并且安慰受伤的孩子。
如果你的孩子是攻击者,先把被攻击孩子的注意力吸引走,而后把你的孩子带到一边。平静地、毫无怒气地、简单地解释他的行为是不被接受的,“你踢了丁丁,他疼了。”你可以警告他再次攻击他人的后果:“要是你再这样,我们就回家了。”发出这样的警告后,一定要说话算数。 最后,不要偏袒任何一方。有些家长会在冲突中偏袒自己的孩子、有些则为对方小朋友说话、还有一些家长要追究到底是谁先动的手。
虽然可能出于好心,这些举动却不恰当。袒护任何一方都是不公平的,也没有必要追究谁先动的手。介入孩子矛盾中时,家长应该是和解使者,而不是法官或者陪审团。谁先动的手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制止这场冲突。 该不该教孩子“以牙还牙”? 记得在三年前,有一位家长也曾问过我相似的问题:我的儿子 3 岁了。是个老实的孩子,在外面常受到别的小朋友欺负,有时手或睑还被抓破了。遇到这种情况,家长应该怎么办?
我当时给家长的回答是:小孩子之间打打闹闹,发生磕碰是常有的事。今天你打了我,明天我打了你,后天也许俩人又和好如初了。孩子之间的矛盾,来得快,去得也快,家长不必看的那么严重。 但是,我知道,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如果自己的孩子生性老实,总在外面挨欺负,三天两头“挂彩”回来,恐怕哪位家长都受不了。怎么办呢? 我们的传统教育中,一般是不让孩子对欺犯行为作出反应。
“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惹不起,还躲不起”堪称是这种教育的“经典”。家长千方百计让孩子避开来自外界的“威胁”,而不是教育孩子如何正确面对外来的侵犯,学会保护自己。惹急了,也就是带着孩子找对方家长,却不告诉孩子自己应该怎么解决。 以后碰到类似的情况,孩子还是不知所措,要么怕“报复”,忍气吞声;要么大哭不止,仍旧找家长“告状”。
这样长此以往,受欺负的一方过份忍让,不仅助长了对方的攻击行为,让霸道的更加“有恃无恐。”也会在受欺负的孩子心理埋下阴影。这种孩子会变得越来越胆小怕事,对自己没信心,易屈服于外界的压力。有的甚至会影响一生的发展。
孩子总是要长大的,要独立面对来自生活各个方面的冲击,与其家长像老母鸡一样,总是把孩子护得紧紧的,不如把自护本领早一点交给孩子,这个自护本领就是,让孩子在学会保护自己的前提下,独立面对外来的各种挑战应付各种问题,寻找最佳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家长可以这样告诉孩子:我们首先不欺负人,尤其不能欺负比自己弱的人。 如果别人欺负你,你可以躲过,也可以和他面对面讲理,甚至还手抵抗,总之你不要受到伤害。
这世界上有正义,也有权利,每个人都应该有勇气维护它,捍卫它,哪怕被碰得头破血流。 在外来侵犯面前,退让是怯懦的表现,是不勇敢;只会嚎陶大哭,听任拳头落在自己头上,是愚蠢。 对一般孩子尤其是生性老实的孩子,家长平时应注意孩子自我保护能力的教育。除了给孩子讲如何对待别人的欺负及怎样处理外,还要鼓励孩子多和别的小朋友接触,在游戏中建立与他人相处的信心。
有的孩子害怕与陌生人打交道,在集体生活中也表现得内向,畏缩,家长和老师要注意纠正孩子的这些不足,创造条件,使他们多接触人,接触新鲜事物。培养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和勇于表达,敢于据理执争的勇气。讲这些,并不是要把孩子培养成头上长角身上长刺。谁也不能碰一下的“小霸王”而是纠正许多家长两种不正确的做法。
一是“保护型”,一看自己的孩子挨打了,就再也不让孩子出去了,生怕孩子在外面吃亏,“你出去又打不过人家,还是在家呆着吧。”这类家长也不让别的孩子到家里来玩,怕人多又打架。 二是“攻击型”,知道孩子挨打后,不管怎么回事,首先反映就是“这还得了,找他们家长去”,或者就干脆告诉孩子,“他打你,你也打他!”有的甚至全家一齐出动,给孩子壮胆。
“保护型”家长的作法,由于过分限制了孩子的行动,将会使孩子变得不合群,对外人充满敌意,也会变得胆小怕事,缺乏交际能力。 “攻击型”家长的作法则会使孩子养成“报复”心理,不管是谁,只要“触犯”了我,都要给予回击,“以牙还牙”,决不手软。 这两种家长的作法都不足取,只能使孩子走上两个极端,要么很怕事,要么很霸道。 我主张“理智型”的作法。
“理智型”家长的作法是,先问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公正客观地帮助孩子进行分析,在这件事上,谁做的好,谁做的不好,告诉孩子以后再碰到类似事件应该如何解决。 在批评别的孩子的缺点同时,也要给自己孩子指出在这场事件中的责任,不要把埋怨都倾泄在别的孩子身上。即使发生矛盾的主要责任在对方,也要让孩子学会宽容,大度,不耿耿于怀。
要让孩子知道,有时为了显示自己的力量,为了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对来自外界的欺犯予以回击是必要的。有时为了保持人与人之间的纯真友情,相互理解,相互原谅也是应该的。 现代的独生子女家庭,恐怕孩子在每一位家长的心目中都是“至高无上”的,谁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受气包”,谁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天到晚惹事生非的“打架大王”。如何对孩子进行教育,怎样让孩子掌握好这个“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4、如何避免孩子在学校受到欺负
多给孩子讲讲保护自身的方法,让他有保护自我的意识。例如,寻求家长。老师。学校。司法。社会的保护,有时还可以自我保护。当然,遇到紧急事件,家长也要出面干涉,防止发生更严重的事情,毕竟,大人的阅历又多一点。主要是让孩子懂得自我保护。
遇到这样的问题,你找过他的父母,他们不理睬的话,你一定要找他们的班主任,班主任会找那孩子的父母谈话,如果还解决不了,那就找教务主任或校长,我觉得,没必要转学,一般,班主任就能解决,,但是要快,别再让孩子受欺负了,我也不喜欢总爱欺负同学 的孩子,愿你的孩子开心快乐的成长!!!
5、宣传校园防欺凌安全教育的形式有哪些
班会、讲座、看视频,举案例
你好:
今天,给我们带来了《校园安全教育短片》,我们都看得津津有味。通过这个短片,我知道了校园安全的重要性,比如说:身体的任何一部分都不能伸出窗外;倒水时要注意冷热,不能弄伤自己,更不能弄伤别人;体育课时要按教的去做,不能爬桌子爬椅子;在教室里不要追跑打闹,这样很容易撞伤……
如果你的班里有喜欢做上述危险动作的同学,那么请你务必要告诉他们,这么做很危险,为了自己和别人的安全,请他们以后不要再做这样的事了!如果他执意不听劝告,那么倒霉的那个一定是他!我们也要远离这种人,因为我们在远离危险。
我知道所以你知道!
心理学(XLX.NET)文章,转载需注明出处 https://www.xlx.net/xinlikepu/64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