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小偷的心理问题有哪些,儿子偷东西后的心理
1、儿子偷东西后的心理
我觉得你家儿子在当初进行这些偷东西的时候,心里曾经有过波动,以前在偷的时候其实是认识不清,也许只是好奇,现在人长大了些,对什么叫偷比较在意,因为在同学面前还是其它人面前总是有块不光明的角落,心理存在阴影。你要做的就是如何解掉这个心理阴影。
怎么样来解决,我觉得你可以找一个非常合适的场合,你自己和你家的孩子面对面的沟通,让他说出来,包括他自己心里到底是怎么样想。只有知道了他自己心里是怎么想的,才能对症下药,解掉他的心里包袱。
另外给你的建议就是,其实是按照我们成年人的思维来考虑的。既然他对以前的事情有种负罪感,可以试着让他自己去弥补以前的过错,让他的心里得到平衡。作为家长可以找一个时间带上他一起过去,比方到小卖铺、便利店,但是你绝对不能将此事比较公开,也不能对此事看的比较重,到小卖店老板那里的时候,可以大度的嬉笑的说说,然后用钱的方式也好,还是用其他的方式还好,将你家孩子偷过的价值给还掉。然后这件事就再也不要提及。该干啥干啥。应该可以消除一些。
另外一个方式也只是建议,如果你觉得上面的不好做,可否选一个你认识的警察工作的熟人,先详细的将这些事情让你这个熟人来帮忙,然后让他来给你家的孩子沟通这件事,给予肯定你家孩子的诚实,可以让你家孩子自己想办法来弥补,像上面说的方式,或者象征性的给他一些处罚,或者其它,方法还是比较多的。总之在处理时,方法态度一定要柔和,说话语言要平缓,尽量不让过多的人知道。处理后也从来不要提起这个事。避免心理更添重负。
在事情处理期间,也不要过于声张。当然在还小卖铺的钱的时候你可以积极的心态,表面含糊其实是认真的把钱还掉。
不是心理专家不好意思,只能尽力给建议啊,希望能对你有用。
啊 我小时候也有过 好像我的朋友也都有过偷东西的年纪 诶~~~ 额 我想想··· 我觉得自然会好诶·· 慢慢的就不会了 然后害怕焦虑也会慢慢好的 时间问题 弟弟真好 呵呵 还给妈妈说
这只是青春期带来的必然的焦虑症,孩子需要开导,但不是无数个开导,大人偷东西是为了活下去,有钱可用,不被饿死,而小孩偷东西第一是为了好玩刺激,第二是有一定利益,是节省或扩大零花钱的最直接的办法,第三是甚至会认为已经能自己赚钱了,会和身边的朋友互相"攀比",比谁偷得多,个人认为你的教育开始就是错的,父母的"原谅"是偷东西的最好动力,正是他知道你不会生气或伤心,才会继续偷下去,你的反应会让他认为偷东西带来的后果轻的几乎没有,话说回来知道害怕是好事.但害怕的结果未必会良性循环:他有可能会克服这种法制恐慌继续做下去.孩子最好要知道父母口中说的"不该做的事情"为什么不该做,否则他们会一直好奇下去最后去自己试验,现在和同事聊到这个,大家果然小时候都偷过东西,不论是农村偷玉米水果还是城市里去小卖铺偷汽水零食以及去工厂偷铁和井盖等,不懂事的年纪都会有偷东西的念头,你若是不想害他,首先要让他知道的是父母感到伤心,痛苦,如果继续偷的话,父母也要主动去抓孩子(最好是父母不在场让店主陌生人等来抓),抓一次孩子很可能就不敢偷第二次了,然后要告诉他现在改还来得及.最好是让孩子受到身临其境的惩罚(不排除挨打)同时不要让孩子遭遇彻底绝望,鞭子和糖果要分开来给,父母的立场一定要坚定,让他明白如果偷东西的话父母绝不会帮助他隐瞒,才六年级还好管的很,有得是前途,这孩子还真不错,我们以前偷东西是绝不和家里人说的.个人经验,全手打,
去道歉是可以的!说明他已经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道歉之后能让他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记忆。但建议你提前去观察一下或者和那些人谈一谈,否则碰到一些无理取闹的,会对小孩子造成更大的心理压力
要看你儿子是个怎样的人,是个有自觉的,还是死性不改的家伙。如果是1,那就应该对他有信任,让他去,如果是2,那你就要警惕点
1、千万不要让他和同学朋友以及被偷的店主去谈论这件事儿,要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心。
2、想办法了解他向你认错的原因。
3、他担心以前的事会东窗事发是不合理的。所以要含蓄地问问他,究竟在害怕什么,为什么以前不怕。搞清楚他焦虑的真正原因,也许还有别的原因,或者最近有什么事发生,但他自己解决不了。从根本上让他消除恐惧的折磨。
4、看看孩子焦虑的程度,如果严重,并且他不和你说焦虑的真正原因,就让他找心里医生聊一聊。
(看看你或者家人在和他谈论这件事时有没有吓唬过他,比如从宗教的角度上说了一些话吓到他)
2、跪求孩子偷钱的心理问题
是你对孩子的关心不够,偷钱肯定是不对的但你问过他偷钱是为了做什么呢
一般偷钱有两种情况,前者为了引你注意,二没满足他的物质需求!如果是一那问题在你,是不是你忽略了孩子的成长,后者你可以进行教育,现在的孩子不是很坏,要好好说,打绝对不是好办法!
孩子犯了错误是否就不能管教了吗?我认为原则上不应该体罚孩子,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如果孩子出现偷钱、逃学等品德问题,且屡教屡犯,讲道理不听的,我认为可以采取适度的体罚教育。但孩子遭遇体罚后,心情自然会很低落,此时家长要学会改善自己的情绪,由阴转晴,放低声调试图与孩子沟通,语言上以鼓励为主,如“你平时表现都挺让我们满意的,可这次你的做法太让我们失望了……”通过正确引导让孩子慢慢知道和认识错误,减轻对父母的敌意。必要时还可借助学校和媒体,例如,孩子长期沉迷于网吧,家长可与老师先取得联系,切断其源头,让孩子没有时间和机会去上网。再利用报纸和电视上对网吧不良事件的报道,给孩子做参照,讲道理。
望子成龙急不得,要冷静分析,靠船下篙,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方能使孩子到达成材彼岸。要做到原因分析要透。对孩子优点、缺点、心理、生理等要经常不断地观察细考。只有从孩子的特点、兴趣出发,扬长避短确定目标,才能使孩子学有所能。决不能超前投资,超能投入,否则会欲速而不达
您好:
我感觉好像是你自己的问题吧。为什么你的钱会到你儿子的手上?你家还是有钱。先管好自己的钱,
在引导孩子自己理财。比如开运动会、联欢会的时候直接给孩子现金,让他自己买会上用的吃的。他会对钱的认识更清楚。一年级的孩子根本还不知道钱能给他带来什么呢。
反正男孩大概都这样,一半以上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还有就是你家孩子根本不怕你跟你爱人啊,你还是打得不狠。你看要是我小时候我爸爸打我的时候那样打你家孩子,你看他听话吗?敢不听!!
其实你应该让孩子认识钱,也给点钱让他自己做主,不然你把钱拿得死死的,他就会很想得到的,那样他就会去偷喽.你给钱他时,要好好说,这钱是给你自己合理使用的,不可以乱花哦.
3、孩子有小偷小摸行为怎么办
有些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有贪小便宜或小偷小摸的行为后,不是积极制止、批评教育,而是持不以为然、不管不问的态度。笔者认为,这种态度是会带来严重后果的。
有些家长之所以持这种态度,他们的理由有二:一种认为,孩子偷东西属偶尔为之,是可以原谅的。另一种认为,孩子还小,无关紧要,以后慢慢就会改好的。以上两种理由看似有些道理,其实不然。道理很简单,许多青少年犯罪都是小时候从小偷小摸开始的。现在,让我们来看一段小故事吧。
我国清代有一个叫陈阿尖的小孩,从小和母亲相依为命。有一天,他从市场偷了一个鸡蛋拿回家,母亲见了,不但不责备他,反而把他赞美了一番。从此,他养成了偷窃的习惯,长大后终于成了大盗,被逮捕判了死刑。临刑前,他要求再吃-口母奶。获准后,他当场把母亲的奶头咬断,并痛恨地大叫:我恨你!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对小孩子的小偷小摸行为,切不可等闲视之。如果等闲视之,久而久之,就有可能使孩子养成偷窃的坏毛病,以致害了孩子。古人说的小时偷针,大时偷金,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对孩子的小偷小摸行为,当家长的不能不管不问。具体来说,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应了解孩子小偷小摸的事实和具体原因。如,是属于不明是非还是出于贪心;是偶尔为之,还是经常为之,等等。
再次,继续观察,经常提醒。即使孩子保证不再小偷小摸,做父母的依然要在暗中继续观察。一旦发现苗头,要及时提醒。如果孩子真的改了小偷小摸的毛病,做父母的切忌再揭孩子的伤疤。
对孩子的小偷小摸行为,家长首先,应了解孩子小偷小摸的事实和具体原因。如,是属于不明是非还是出于贪心;是偶尔为之,还是经常为之,等等。
其次,在了解事实真相和原因的基础上,给予严厉的批评教育。在批评教育时,一是不宜公开张扬;二是应坚持正面教育,向孩子讲明为什么不能这么做的道理。与此同时,应把孩子偷来的东西物归原主。对年龄稍大的孩子,可以让他自己去还,并当面道歉。如孩子还小,父母应带孩子一道去还。
再次,继续观察,经常提醒。即使孩子保证不再小偷小摸,做父母的依然要在暗中继续观察。一旦发现苗头,要及时提醒。如果孩子真的改了小偷小摸的毛病,做父母的切忌再揭孩子的“伤疤”。
孩子的任何行为和孩子的成长环境有很大的关系,要去掉孩子的不良行为,首先要做的是找到孩子小偷小摸行为的根源。同时明确的告诉孩子这是不正确的行为,是被禁止的行为。
小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家长和孩子共同来建立。一般来说可以遵照以下步骤:
1、看主流。欣赏孩子的主流、优点、闪光点,哪怕是沙里淘金也极其珍贵。你要为这些主流优点和闪光点而欣慰,使自己具备积极的心态,避免以消极心态影响孩子,甚至全盘否定孩子。
2、找原因。默默地思考孩子缺点、弱点或错误的程度,时间的长短和形成的原因。这里面有的是习惯问题,有的是溺爱问题,有的是孩子生活贫乏、从未激发兴趣的问题;有的是由于偶然受到心理伤害,有的是长期放任自流而出现问题……总之要找出问题的根源。
寻找问题根源是很不容易的事,需要思考,需要与行家研究,需要阅读有关育儿的图书章节,还需要总结经验教训。但这个过程决不在孩子面前流露,更不可以在孩子面前发泄、数落、唉声叹气。
3、除根源。找准孩子缺点、弱点、错误及各种问题的根源后,就要悄悄地消除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而且不能让孩子觉察。
4、冷淡与淡化。对孩子一贯存在的问题暴露时,家长集体都要表示不满,严肃批评一两句然后冷淡,或瞪孩子一眼然后走开,给孩子一个教训和没趣,教育者的情绪是最强大的教育能。此后有一人带他外出散步谈心,全家仍都保持一段时间的冷淡,但再不提孩子这种坏行为,也让孩子渐渐淡忘。
5、转移兴趣。迅速改变产生孩子不良行为的生活状况,培养新的兴趣和兴奋点,用新的兴趣和兴奋点取代不良兴趣和兴奋点。例如以往他不停地动,眼睛一睁,闹到熄灯,现在诱导他做安静的趣事,如听朗读故事,学画画,学下棋,学做玩具,学钓鱼等。如果以往孩子胆小怕羞、不肯交往,那就带孩子常到儿童乐园去与同龄人玩,常去锻炼身体。他慢慢适应,玩得非常痛快,喜笑颜开,就勇敢了,胆子变大了,也学会交往了。
6、成功鼓励成功。“失败为成功之母”主要对成人而言,婴幼儿缺乏理性思维和意志力,只能是“成功为成功之母”。亲切地帮助孩子共同做好一件事,或建立特别引人注目的好行为,使孩子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是一种最积极的心理暗示,他因自己努力进步而滋生的积极心态,胜过一切苍白无力的空洞说教。
原则性的错误不能犯,可以采取惩罚性的措施,比如原来承诺的给他买的东西不买了,原来答应旅游的不去了,让孩子知道错误必须付出代价!!!
和孩子交流一下。
第一,注意语言,不要特严肃,更不能恐吓。用“如果”这个词。比如:你如果有很多钱你想用来干什么呢?是不是攒着不用,还是最想用来买什么呢?
这个目的是用来了解孩子偷钱的动机。
第二,让孩子做一个选择题,如果有三样东西,友情,玩具或者好吃的,别人对自己的尊重,只能选择一个最重要的。会怎么做呢。如果孩子选择一或者二,可以引导他,如果在于友情,就不要做对不起朋友的事情。让别人尊重就要行为端正。所有的句子都要用“如果”来引导,这样孩子比较容易接受。
如果孩子对物质过于看重,那么说明孩子在生活中缺少关爱。或者只知道接受爱,不知道爱也要付出。
让孩子给妈妈倒一杯水,给爸爸下班时拿拖鞋,说爸爸辛苦了,爸爸下班第一个亲吻拥抱女儿。
对孩子爱,是肯定的,但是表达爱,中国人很少做,我也是一样。但是如果一但做了,一定会有效果。
如果他做了好事,要说我为你自豪,如果他做了错事,要说我很遗憾。但是我们永远爱你,不论什么时候都一样。
4、小孩子平时有些小偷小摸的行为是不是心理有问题?
如果您是家长的话,个人觉得您应该正视这个问题的。
不能说小孩子有这些行为就全是因为心理问题,但也不排除这个可能。
原因主要是因为小孩子觉得自己家长们不够爱或者关心自己,他们也知道偷东西是不对甚至是犯法的,可是他们还是愿意去冒这个险去偷,为的就是引起父母的注意,哪怕只是打骂(当然这是情节比较严重的)。
祝你好运咯。
心理学(XLX.NET)文章,转载需注明出处 https://www.xlx.net/xinlikepu/65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