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见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揭示心理健康重要性的方面
导读:本文提出了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见解,包括设置分阶段的具體教育内容,加强小学生对班级、学校、日常学习生活环境和基本规则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礼貌友好交往品质,帮助学生适应新环境、新集体和新的学习生活,以及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适应能力、学习能力、积极情绪、应对困难的能力和自我认知能力等方面。心理健康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学习、社交和人际关系等方面都至关重要,因此需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角色意识和态度,培养积极健康的心理。如下为有关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见解,根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谈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的文章内容,供大家参考。
1、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见解
心理健康教育应从不同地区的实际和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做到循序渐进,设置分阶段的具体教育内容。 小学低年级主要包括: 1。帮助学生认识班级、学校、日常学习生活环境和基本规则; 2。初步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重点是学习习惯的培养与训练; 3。培养学生礼貌友好的交往品质,乐于与老师、同学交往,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感受友情; 4。使学生有安全感和归属感,初步学会自我控制; 5。帮助学生适应新环境、新集体和新的学习生活,树立纪律意识、时间意识和规则意识。 小学中年级主要包括: 1。帮助学生了解自我,认识自我; 2。初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树立自信,乐于学习; 3。树立集体意识,善于与同学、老师交往,培养自主参与各种活动的能力,以及开朗、合群、自立的健康人格; 4。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感受解决困难的快乐,学会体验情绪并表达自己的绪; 5。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角色意识,培养学生对不同社会角色的适应; 6。增强时间管理意识,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学习与兴趣、娱乐之间的矛盾。 小学高年级主要包括: 1。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和兴趣爱好,在各种活动中悦纳自己; 2。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端正学习动机,调整学习心态,正确对待成绩,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3。开展初步的青春期教育,引导学生进行恰当的异性交往,建立和维持良好的异性同伴关系,扩大人际交往的范围; 4。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正确面对厌学等负面情绪,学会恰当地、正确地体验情绪和表达情绪; 5。积极促进学生的亲社会行为,逐步认识自己与社会、国家和世界的关系; 6。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初中阶段学习生活做好准备。 同问。。。
2、根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谈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1、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如学校、社交、功课等等)
2、平稳的心态和心境(比较稳定的情绪也是心理成熟的表现)
3、积极的思维(简单的讲就是能苦中作乐)
4、实现自我价值的挖掘与最大化(这个比较空乏,但是如能做到必定是个有高度的人!!!太难了,我也在努力实现)
3、为什么要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
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比培养孩子健康的身体更重要,孩子只有具备了健康的心理,才能挑战未来,走向成功。 -【美】布鲁尔??卡特 理解孩子的心理,尊重孩子的想法,从孩子的兴趣、需要出发——这才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取得成功的法宝,也是使每个孩子身心健康的法宝。 一【英】卡尔??威特 爸爸妈妈们,你们好。 心理健康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关注的重要内容,也是孩子未来成功的基础。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为孩子的成长扫清心理障碍是所有爸爸妈妈义不容辞的责任。 现实生活充分说明:一个朝气蓬勃、对生活充满信心、乐观向上的人,身体往往是健康的。相反,一个消极悲观、抑郁、焦虑、对生活失去信心的人,则容易患病,容易衰老。 因此,心理健康对生理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心理健康是生理健康的重要保证。 心理健康的人,一般在情绪上表现出:轻松、愉快、乐观,这些情绪不仅可以使人的记忆力增强,学习兴趣提高,而且也能使人的思维活跃。特别是在孩子学习知识的最佳时期,如果孩子长期处于良好的情绪之中,不但能精力充沛地去学习,取得良好的成绩,而且他的智力能够得到高度发展。而心理不健康的人所具有的焦虑、抑郁的情绪,会导致人的认知错乱,反应迟缓、思维呆滞、记忆力下降。这不但影响孩子智力的正常发展,而且长此下去,还会阻碍智力的发展。 消除不良情绪,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是强化智力活动、促进智力发展的重要保障。 心理健康的孩子在受到不良刺激后,能够很快地调整过来,一般不会产生自卑、冷漠、孤僻、自负、多疑等不良的心理反应,不会形成人格上的缺陷。心理健康的青少年更能够顺利地度过青春发育期。 教育专家指出:少年时期是人的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一个健康的儿童,不仅要具有健壮的体质,还应具有健康的心理。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指没有疾病,而且包括体格、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健康发展。”所以注意孩子的心理卫生、预防心理疾病尤为重要。 我们把身心发展看成一个整体,如果一个孩子有健康的体魄,但没有健康的心理品质,也仍是一个不“健全”的人。 心理健康不但能让孩子身体健康,还能让孩子对生活和学习充满了热情、自信,并使孩子具有良好的人格特征,而实际上许多人格特征实质上反映了一个人的思想品德。例如,热爱集体、助人为乐、富有同情心、正义感、公正无私等。 因此,要培养孩子良好的思想品德,就必须使他们具备健康的心理。心理健康是健全孩子的体魄和人格的重要保证。 现代社会的复杂和竞争对人们的心理承受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我们必须使心理承受能力的增长高于社会发展对它的要求,才能避免心理疾患产生,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中常常会碰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欺负、爸爸妈妈的训斥,更多的是遇到学习上的困难,对于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来说,它们都不会使孩子产生不良的、消极的、自卑的心理。只有有着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孩子在面对这些困难时,才能从容地把压力转化为促进自己不断进取的动力。因此,孩子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同等重要。
4、如何加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三条途径和方法进行:
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团体辅导。团体辅导采用专题讲座、专题活动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帮助,主要为塑造班级集体良好的氛围和集体的良好行为,激发群体向上的精神。
(2)心理辅导室。心理辅导室以学生个体或小组为对象,也接受学生的主动咨询。心理辅导室的工作更加专业化,教师应培训上岗。心理辅导室要有专任教师负责和专门的工作计划,固定的开放时间,固定的场所。小学生心理辅导室建设的环境布置除了符合心理辅导的要求,还要增加儿童的特点,让小学生一进门便喜欢它,仿佛进俱乐部活动一样开心。
(3)个案教育。小学生个案教育是对上述两种心理辅导的补充和深入。个案的对象应有典型的意义,可以是智优学生、智力临界学生、模范学生、问题较多的学生。个案教育一般要做较长期的跟踪研究,一个学生在校接触许多的教师,因此学生个案教育最好采用合作的方式进行,以负责人为主,几位教师共同观察和研究同一对象。
(4)加强学科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联系。在学科教育的同时尽可能渗透一些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让学生用健康的心态去学习文化知识,这样的学习效率会事半功倍。
(5)自信心理的培养。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以名人为榜样认识自我,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潜力,相信自己通过努力,一定获得成功。让学生在锻炼中挑战自我培养自信,实践证明,只要放手让学生去做,他们会越做越好。老师一句鼓励的话语甚至一个微笑,一个动作,可能使一个落后的学生走出自卑的阴影,树立起自信心,从而改变一生。接纳学生,尊重学生,以学生为本,是心育成功的关键。学生在锻炼中不断增强自信心理。每当学生遇到挫折时,教师耐心地给他们讲清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成功和失败两种心理准备,失败了要认真吸取教训,继续努力,总有一天会成功的。
2、指导家庭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仅仅由学校来做是不够的,在更重要的意义上讲,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依靠家庭教育,因为家庭才是学生的来源与归属,小学生心理健康最后要归结于此。因此,学校、家长应该合力重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坚持不懈向家长提出各种建议,指导家长开展小学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建议如下:
(1)幼稚的心灵更需要关心。首先家长要知晓孩子的心灵更加需要关心,从小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是每一个家长应尽的义务。
(2)要倾听孩子说话。家长往往习惯于自己说话,让孩子听话。在学校里一个教师面对几十个学生,主要也就是教师说,小学生说话的机会相对少,说心理话的机会更少了。家庭应该是孩子说心理话的地方,家长要注意把说话的机会留给孩子。鼓励孩子多说话。家长不能因工作忙忽略与孩子的思想交流。
(3)宽容与约束都重要。家长应平等地对待孩子,在宽容孩子的同时要给孩子必要的约束。过分宽容则陷于溺爱,过分严格则寡爱。学校提倡多鼓励、表扬学生。家长要明白这样的道理,孩子快乐的性格不会是在训斥声中养成,家长的适时表扬比其他物质奖励更能帮助孩子养成好品性,表扬孩子与约束孩子的不良行为不构成矛盾,奠定孩子愉悦的幸福人生基础从鼓励与表扬开始。
(4)亲近大自然,接触社会生活。学校组织的学生社会实践和郊游是集体活动,不能替代学生个体的社会活动,家庭教育要鼓励孩子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放学后让孩子在开放的空间尽情地舒展身心,休息日让孩子在蓝天下草地上,晒太阳,弄一身泥,亲近大自然。鼓励孩子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培养孩子为他人服务的行为与爱心,体验不同的学校角色、家庭角色、社会角色,体验生活的多姿多彩,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完善人格。
3、开辟有利于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社区“关心”教育网络。
整个社会区是学生成长的大环境。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有赖于学校教育,有赖于教师培养,同时也有赖于社区的环境及家庭的氛围。要努力推行“以学校教育为主,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方法,让学生在家庭、社会、学校中接受一致的教育,形成一致的健康心理。充分发挥社区的力量,向家长、学生宣传正面的心理健康的知识和教育,尽力保障学生的心理在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中得到健康的发展。努力形成学校、社区、家庭三结合教育网络,共同关注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共同关心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6、面对心理有问题的学生怎么办
不少学生存在一些心理上的问题,当然这与学生的个性发展是分不开的,与社会的发展也是有很大的关联。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学习、生活竞争的激烈,很多学生会产生焦虑不安,忧虑重重。频繁的考核、竞赛,高强度的学习任务,满负荷的课余安排等都可能造成学生精神紧张,心情压抑。家长“望子成龙”、老师期望太高,面对学习生活中的不如意,学生的自信心会受到挫伤。班级中的后进生,由于在学习、行为等方面表现的不如人意,经常受到家长、老师的批评指责,往往容易产生自卑和自暴自弃的心理。上述种种不良心理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作为班级的管理者,不仅要抓好班风建设,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而且要注意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培养学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对每一个学生的心理状态细心观察,发现问题,及时疏导。
一、以诚相待,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因为家长、老师往往以教育者的身份出现,居高临下,学生的心灵很难敞开,也就很难沟通、了解。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产生的心理问题,由于得不到及时、正确地疏导,往往会对孩子们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有损于他们的健康成长。作为教师,如何才能让学生消除其对师长的畏惧、隔阂呢?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我们教师平素不能一味的师道尊严,摆架子,只有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把学生当成知
己、朋友,对他们充分地加以信任,这样学生才会把心里话告诉你,他们才会没完没了地向你倾吐心中的沉闷和不快。我班有一个男生自幼父母离异,母亲一人要养育二个孩子。在特殊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他个性很倔,既自卑又要强,与同学很少来往,性格孤僻,学习较差。我每次找他谈心,都开导他要增强自信,克服自卑,持之以恒,同时安排部分同学多接近他,从生活到学习各方面帮助他,用火热的情去温暖他消沉的心灵,一年里他的转变很大,成绩跃居中上等。作为班主任,热情关怀,热心帮助,多跟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使学生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融洽,班主任的和蔼可亲,坦诚相待,学生便会积极的对待学习、生活,从而教师的教育工作也更能得以顺利的开展。
二、细心观察,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 每个学生对同一问题可能会做出不同的反应。对于这一切,班主任一方面要根据每个学生的情绪变化和行为举止窥测其内心深处的变化;另一方面要通过谈心活动,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使学生无所顾忌,愿意向教师倾诉真情。裴斯泰洛齐说过:“每一种好的教育都要求用母亲般的眼睛时时刻刻准确无误地从孩子的眼、嘴、额的动作来了解他内心情绪的每一种变化。”在找到了产生心理障碍的根本原因后,我们再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因材施教、对症下药。老师要想消除学生学习中的心理障碍,一方面要给予他们充分尊重、理解和信任,了解他们的真实思想;另一方面要根据他们不同的心理特点,以他们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个别心理指导,让他们把主要精力用在学习上,使他们走出心理误区。
三、要加强家校联系。 学校创建平台,进行家长、教师、学生三方面的情感交流。学生心理负担加重,不仅有着学校方面的原因,家庭方面也有着重要影响。有的家庭,父母关系紧张,孩子因缺少关爱而变得自卑、情绪低迷,易冲动;有的家庭,父母工作忙对孩子无暇顾及,放任自流,导致孩子不求上进,自暴自弃;还有的家庭过分溺爱孩子,娇纵了孩子自私、任性、我行我素的心理……以上家庭因素地影响,都可能导致孩子心理上畸形发展,在性格上孤僻、胆小、忧郁、人际关系不良,以自我为中心,不能与人合作等。这些都会危害着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针对这些问题,班主任可主动争取家长的支持,协同工作,共同研究和解决孩子们的心理问题。
7、读《心理健康教育》有感
最近一段时日,工作上似乎少了很多干劲,冲劲儿,多了些许的懈怠,多了些许的随意。反思自己教学中的言行,决定到书中找寻答案。于是翻开了那本已积了些灰尘的《心理健康教育》一书,安安静静地读了起来。
细读全文,悉心反思,顿悟:生活像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既如此,何不笑对生活呢?何不怀着健康的心理朗朗度此生呢?利自己,益他人,桃李们也仿佛沐浴在阳光之下,何乐不为呢?那么又怎样笑对生活呢?读书心得,浅陋解析:
首先,要对工作充满热爱
有这样一句话,不知大家是否也和我一样青睐,每每读起,总有一种别样的喜悦:“工作着是美丽的。”只有对工作充满热爱的人,才会全神贯注于工作,才会少烦恼。换句话说,就是:工作着,心理健康着。读着这句话,希望大家也和我一样具备了一份良好的心境:工作着是美丽的。
如果总是要对现实不满,一副哭丧脸,那你何谈快乐,谈何笑对呢?试想,一条鱼儿老是不喜欢水,老觉得自己所赖以生存的水太浑,太冷,太热,太咸等等等等,这样的一条鱼儿还会有丝毫的快乐吗?当然不会有快乐了。它的结局,要么疯狂,要么自尽。因为即便在无人所至的世界里,那里的现实和我们此时此地所处的现实一样,也都是自然而然地存在的,本无所谓完美不完美,都是我们所离不开的现实。既然是离不开,那就只有一个办法:接受现实,热爱现实,笑对现实。你,做到了吗?
请坚信,今天是最好的一天。
今天,是现实中与我们最密切的时间。昨天,已经成为过去,留给了记忆;明天,还未来到,它只可以界定于幻想的领域。所以,我要对大家说:过好今天!你,做到了吗?不妨我们尝试:接受今天,为今天努力;喜欢今天,为今天喝彩;抓住今天,为今天加油。今天才是最好的一天。不妨继续想想:此刻是最好的一刻,今年是最好的一年,此生是最好的一生。
请按照这样的思路想下去,那就是坚信此地是最好的地方。此地就是每个人生活的空间环境,哪个人能离开一个具体的地方而生存呢?所以,请喜欢这个地方,热爱这个地方。你这样想了,明天就要这样去做。你会发现:明天更美好!你会感到:噢,今天的太阳起得真早。今天的太阳好圆好亮。今天的学生真听话。今天的学生真聪明。今天的工作充实而又轻松。今天我的收获真不少……诸如此类。这一天,你定会满载收获和喜悦。
请笑对生活吧!请相信,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笑对生活,生活就会对你展颜!
8、您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了解多少?
首先,1~3岁男性儿童会进入第一反抗期,在这期间,可以任孩子玩耍。(不可以过度)。第二,每个学校都应该有心理咨询的特别老师。第三,经常恩孩子交流有近于孩子对自己的亲切感,是母子俩不陌生。第四,有些孩子适应能力很快,有些很慢,这跟先天性因素还有强行造化有关。第五,紧张是好的,信心也是好的。最好找父母诉说烦恼。我是这样做到的。
9、大学生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
1、心理健康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将来走向社会,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智力水平、积极从事社会活动和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充分认识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和谐发展,是以健康的心理品质作为基础的,一个人心理健康状态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全面发展的实现。
2、心理健康可以使大学生克服依赖心理增强独立性。大学生经过努力的拼搏和激烈的竞争,告别了中学时代、跨入了大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生活天地。大学生必须从靠父母转向靠自己。上大学前,在他们想象中的大学犹如“天堂”一般,浪漫奇特,美妙无比。上大学后,紧张的学习,严格的纪律,生活的环境,使他们难以适应。因此,大学生必须注重心理健康,尽快克服依赖性,增强独立性,积极主动适应大学生活,度过充实而有意义的大学生活。
3、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取得事业成功的坚实心理基础。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分配工作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学生都实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等方式,择业的竞争必然会使大学生心理上产生困惑和不安定感,惊叹“皇帝女儿亦愁嫁”。因而,面对新形势大学生要注意保持心理健康,培养自立、自强、自律的良好心理素质,锻炼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使自己在变幻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作出选择适宜自己角色的正确抉择,敢于面对困难、挫折与挑战,追求更加完美的人格,为事业成功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
4、心理健康利于大学生培养健康的个性心理。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他们在心理上和行为上经常、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征,通常表现为气质和性格两个主要方面。气质主要是指情绪反映的特征,性格除了气质所包含的特征外,还包括意志反映的特征。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普遍表现为思想活跃、善于独立思考、参与意识较强、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等等,这些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教育部日前印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高校要充分认识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意见》明确了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依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素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式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学校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分析和研究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开展心理咨询活动,教育和引导大学生不断地加强心理品质修养和锻炼,为成才打下良好的基础。检举回答人的补充 2009-06-14 17:02 那么,如何消除他们的心理差距,使其顺利成才呢?其具体的途径和方法如下:
第一,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良好的人格品质首先应该正确认识自我,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己。其次应该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对挫折有正确的认识,在挫折面前不惊慌失措,采取理智的应付方法,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挫折承受能力的高低与个人的思想境界、对挫折的主观判断、挫折体验等有关。提高挫折承受能力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树立科学的人生观,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活动,丰富人生经验。
第二,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已为科学研究所证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指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科学用脑、坚持体育锻炼、少饮酒、不吸烟、讲究卫生等。大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心理压力较大,为了长期保持学习的效率,必须科学地安排好每天的学习、锻炼、休息,使生活有规律。学会科学用脑就是要勤用脑、合理用脑、适时用脑,避免用脑过度引起神经衰弱,使思维、记亿能力减退。
第三,加强自我心理调节。自我调节心理健康的核心内容包括调整认识结构、情绪状态,锻炼意志品质,改善适应能力等。大学生处于青年期阶段,青年期的突出特点是人的性生理在经历了从萌发到成熟的过渡之后,逐渐进入活跃状态。从心理发展的意义上说,这个阶段是人生的多事之秋。这是因为,经验的缺乏和知识的幼稚决定了这个时期人的心理发展的某些方面落后于生理机能的成长速度。因而,在其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发生许多尴尬、困惑、烦恼和苦闷。另一方面,我国正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社会情况正在发生复杂和深刻的变化,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科学技术急剧发展。这种情况也会在早晚要进入社会的青年学生中引发这样或那样的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例如父母下岗、家庭生活发生变故、学习成绩不佳、交友失败、失恋等。这些心理问题如果总是挥之不去,日积月累,就有可能成为心理障碍而影响学习和生活。让学生正视现实,学会自我调节,保持同现实的良好接触。进行自我调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造环境,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检举
心理学(XLX.NET)文章,转载需注明出处 https://www.xlx.net/xinlikepu/7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