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审美心理分析应该从哪些方面,下面哪一项是决定音乐审美价值判断的重要心理依据
1、下面哪一项是决定音乐审美价值判断的重要心理依据
决定音乐审美价值判断的重要心理依据是:期待的心理规律。
决定音乐审美价值判断的重要心理依据是:期待的心理规律.
音乐通过联觉对应关系来实现对听觉之外对象的表现。音乐表现对象的明确性取决于联觉对应关系的持续与稳定性(见《音乐与其表现的世界》,周海宏,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当音乐的音响与某种对象形成持续而稳定的联觉对应关系时,就有可能在听者的头脑中激起对这一对象的联想,进而激发更为复杂的经验与观念的卷入,从而使音乐表现的内容深化了。因此音乐表现内容的深度是与它激起联想的复杂度有关的。
通俗音乐不仅形态简单,更由于其对审美功能的核心追求是给人以单纯的听觉感官愉悦与带给人良好、轻松的心情。因此在作品创作之初,就不刻意追求音乐音响的组织安排与某种外界的对象形成良好的联觉对应关系,从而这样的音响引起的联觉反应也就不能充分地唤起听者的联想。这就决定了通俗音乐难以使人产生深度的内容理解活动。
反之,不少“高雅音乐”作品,从创作初衷上,其审美目的就不是定位在带给人听觉的感官愉悦,而是表现人类更深层的内心感受与对人生和世界的深刻理解。这样的作品往往在直观上没有听觉感官的愉悦,它们给人以更为丰富与多样的感性体验,其中可能有强烈的刺激、情绪的宣泄,或深沉的情感体验。出于表现内容的需要,这类音乐作品的音响所引起的联觉反应,也往往较容易引起充分的联想活动,从而使人对作品产生深度内容理解活动。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高雅音乐”都存在着深刻的思想内涵与深沉的情感表现,但是我们却可以说,从总体来说,与通俗音乐相比,它带给人更多的此类内容表现的体验。这是二者之间表现内容方面的差异。
2、音乐音响结构的基本审美原则和心理依据是什么
音响的不断流动使得音乐在一定时间内不断地交易和延续。从音乐作品自身的价值取向来看,它包含着两个层次,一是不可听的音乐作品(即乐谱),二是可昕的音乐作品(实际音响运动)。作为不可听的书面符号的音乐作品本身只是一种视觉感受对象,它既无时间性又无对象再现的可听性,其完整性对音乐结构的整体性而言便失去了意义,它只存在于视觉感受的范围,以看来认识它的完整程度。为此,书面作品还不能成为音乐作品。可听的音乐作品的完整性是在音乐时间的基础上来完成的,音响的不断流逝使得音乐的时间性也在不断地流变。所以,我们感知音乐音响流动时并不是一个完整的形态,它总是在一种否定之否定的形式下来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有可听的现在存在,又有尚未被人感知的未来,还有已消失的过去。在这里,音乐作品始终没有定格的固态实体,它既有时间存在,同时又被时间所否定,还期待着不断涌动而来的时间流,这时的记忆却在不断地编排程序,记忆那些不断流失的音乐时间。
音乐的时间对象是流逝运动的音乐作品音响整体,也可称之为可听的时间性对象。探讨音乐的时间性,并不是讨论音乐作品在一般时间概念上的完整或长度,而是音乐在时间上的延续性,音乐的时间性又构筑于音响的延续性。如果脱离了音响时间的延续性,我们也就无从把握音乐作品的完整性及其音响存在的整体性。
音响的延续性,主要表现为音乐在时间中的存在方式及运动形态。人们称音乐为时间的艺术,也就认识到了音乐与时间之间的某种特殊而重要的联系,而只有将音乐与时间的这种特殊关系加以阐明,才能把握音乐音响的延续性,揭示音乐区别于其他艺术的独特的存在形式和运动形态。
所谓的延续性,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是同性同类的延续。指单纯的时间的延续,也就是没有任何差异的时间的延续;其二是异性异类的延续,指不同的刹那汇聚一起,相互渗透,好比在现在里面蕴藏着过去和未来。为此,我们必须从音乐内部来观察它的时间结构,才能把延续性的音乐时间具体化,并给以人为的尺度,否则音乐就会变成完全无形式的流动.
1.可听的时间对象。音乐的节奏(重复、对比、强弱拍)创造了一种可听的时间对象,体现了我们人类对时间的控制和把时间具体化的愿望。作为重要音乐形式逻辑的对称,在这里与音乐学中的意义不同。因为,音乐形式的对称在心理学上说是难以形成真正对称的。也就是说,我们很难从时间通道上返观已消逝的部分,记忆中的这一部分与尚在展开的另一部分之间的对称,如果不借助读谱(即空间化或时间化),就不易确立。事实上,音乐中的对称并不是两部分时问上的等长,而是空间化的时间的对称,如两个声部在同一时间中的对称,就好像两条不同的时间流在一个空间中对称地流动一样。这种不同时间流的平行流动,是音乐时间具化的一种特殊结构。如一个拍子固定即有了人为尺度的乐曲,其随着小节线而来的重音、重拍往复,造成一种潜在的线性均匀时间,而建立在节拍结构之上的各种复杂时间结构变化丰富的可体现在旋律和形式块段之间的比例上,则与之发生对比关系,同时又与我们的一般物理时间及当时的生理时间、心理时间的某些性质,共同构成了音乐具体时间的多层次、多样态平行组织结构,使我们既能体察抽象的延续,又可感知具体的形式。音乐时间的多层结构在实际表现中多样,没有一个音乐作品的时间是单层或无层的,音乐的本性决定了它自己的本体时间形式与客观世界的恒一不变的物理时间流和人的心理时间的多维走向之间的复杂关系。
2.音乐音响是在一定时间的流程中来完整体现不同作品的艺术整体的。这里的在一定时间流程应指时间中的音乐,即给定了人为尺度的某一具体作品的时间长度。而音乐中的时间指区别于日常经验的独特时间结构。
正因为音乐本体的随生随灭、流动不居的特色,音响在流动中体现了某个乐音组织的表现过程以及时间流程的片断,这个片断具有一定音响逻辑(层次、结构)并不断否定在流失的音响之中。
3、如何从美学方面来分析音乐,以《广陵散》为例.敬请指点,多谢各位...
以平静的心,随音乐之节奏体会,欢快之心来享受,自然会明歌之妙.
很简单,可以从多个方面来影射《广陵散》的音乐内涵,例如社会、古今文化比较、音乐感性材料等等
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4、音乐赏析主要从哪些方面来写
剧情,人物,主旨,特色......
你还得看你听的是什么类型的音乐。。民族还是欧美?
其实每种音乐类型都有特定的格式。你可以查下你听的类型的写法
希望可以得到你的肯定
5、如何欣赏音乐作品与音乐审美素质的培养
积累经验
首先,积累丰富的音乐审美经验。音乐审美经验是青少年学生欣赏和创造音乐作品时产生的认识和愉悦的心理体验。在世界音乐宝库中,有大量优秀的音乐作品。如:冼星海1939年3月创作的《二月里来》,听了沁人心脾,使人仿佛可以闻到解放区泥土的芳香和新鲜的空气;印尼克桑先生1940年创作的《梭罗河》表达了他对家乡和祖国的无限热爱。在国外的印尼侨民听到这首歌时,常会激起思念祖国的感情,甚至流下激动的热泪。广大青少年学生应广泛地、大量地涉取,扩大自己的音乐视野。在听的过程中,要从多方面努力。如背记乐曲的主题和旋律,倾听音乐的节奏特点与和声效果,听出音乐作品的基本情绪(或欢快跳跃、或优美抒情、或热烈奔放、或深思怀念、或舒展辽阔、或起伏跌宕)。熟悉声乐曲要知道声乐的各种演唱形式,听出各个声部的音色特点。熟悉器乐曲要知道器乐的各种演奏形式,听出常用民族和西洋乐器的音色,初步懂得各种乐器的性能与表现力。
发展提高
其次,发展和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音乐审美能力包括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音乐审美能力是在积累音乐审美经验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感受、欣赏音乐美一般分为官能、感情和理智三个阶段。官能欣赏主要满足于悦耳,是比较肤浅的要获得完美的艺术享受,必须进入感情和理智的欣赏阶段。因此,青少年学生应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掌握尽量多的音乐文化知识。如:作者和作品的时代背景、民族特征、作者的创作个性、标题、音乐语言的表现功能、曲式和体裁。同时要进行从简单到复杂的听觉器官系统即音乐听觉能力的训练并形成习惯。因为马克思说过:对于非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青少年还可以掌握一门乐器。亲身实践,来表现美、创造美,把音乐美带到我们生活中去。我国民间音乐家华彦钧通过二胡的亲身实践,为我国乃至世界音乐宝库留下了丰厚的遗产。
形成情趣
最后,形成高尚的音乐审美情趣。音乐审美情趣是音乐审美情操的审美趣味的合称,也就是对音乐作品的态度。在音乐审美活动中,选择什么美的审美对象,在很在程度上体现了一个人的审美情趣,也体现出一个人的思想境界,由于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擅长于表现人的内心情感,在欣赏时,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积极的形象思维活动,动之以情地进行联想,让自己的情感与作品发生共鸣。从而进行美的熏陶,寓美于心灵之中。让作品所体现的人类精神文明陶冶自己的情操,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品质。
素质培养
音乐素质培养要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共同作用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即学生自己要多动脑,勤实践,老师要善于积极地引导和指导,同时,文艺市场应该为我们青少年一代创设良好的外部音乐环境,让我们未来社会的建设者们健康茁壮的成长。
什么是音乐欣赏?对这个问题,似乎很容易回答:音乐欣赏就是音乐。确实,听就是欣赏的俗称,一般人都是这样用的。我们常说:"去听音乐会,""请你听听这段音乐",却很少有人文绉绉地说:"去欣赏音乐会,"和"请你欣赏这段音乐。""听"在这里和"欣赏"是同义词,面且用得更为普遍。 不过,严格地说,欣赏和听还是有差别。欣赏,是从审美的角度去听音乐,而不是随随便便地听。要求有所不同。 音乐欣赏,说得清楚些,是欣赏者通过听觉去感觉音乐,从中获得音乐美的享受,得到精神的愉悦和认识的满足。它是音乐作品与表演的最后的归宿。
无论是音乐创作或表演,归根到底,都是为了供人们欣赏的,如果没有音乐欣赏这个环节,它们就从根本上失去了存在产意义。一位美国音乐学家默赛尔说得好:"音乐欣赏在一定意义上是音乐活动的基本形式,是作曲家和演奏家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可见无论是哪个时代,也无论是哪种倾向的作曲家和演奏家,他们的艺术创造活动,不管是有意识的或是下意的,都是围绕着音乐欣赏这个中心环节来进行。有一些现代派的音乐家喜欢谈什么"超前意识",似乎他们的音乐不受群众欢迎不要紧,将来总有一天群众会理解它。其实这种观点只不过是一种自我安慰,他们的内心深处还是希望被欣赏者尽快理解的。
就连十二音体系的创始人勋伯格也说:"用十二音写作,仅仅是为了便于理解,别无其它目的。 话说回来,做一个称职的音乐欣赏者也不是很容易,这里面的学问也真不少。首先,他必须具备理解音乐的知识和能力,也说是说,他必须善于掌握音乐这个审美客体,懂得它是怎样构成的,构成音乐的要素是什么,作曲家是怎样运用这些要素来表现的,演奏家又是怎样加以再创造的,不同体裁不同流派的音乐各有什么特色,对于二三百年来欧洲浩如烟海的那许多经典性作品是否熟悉,等等,都是我们掌握音乐时所应该具备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起我们的欣赏能力。
有了这些知识以外,还需要进一步培养欣赏音乐时的审美能力,从审美的角度去听音乐,进入音乐审美的范畴,这是更高层次的音乐欣赏。 人的审美能力是一种文化的累积,是历史地形成的。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审美感官及其审美能力,"是以往全部世界史的产物。"人们一旦进入了审美的范畴,他和外界社会的关系。这样,他不仅仅要通过自己的眼睛客观地理智地来看世界,而且还要带着感情的眼光来看世界,要动真感情。这个感情的投入,就是审美欣赏的第一个关键之点。正所谓"万水千山总是情",没有这个情字,人和社会的关系可就冷淡多了、乏味多了,而且也没有了艺术。
审美能力的研究,是对审美主体--欣赏者的研究。这个研究的内容也很多,现代音乐美学特别把目光转向音乐的接受者,把它提高到音乐创作与表演同等重要的地位。欣赏者在音乐客体影响下所产生的感觉,是欣赏者意识中所产生的心理性的东西,它和音乐作品本身是并不完全相同的两个东西。音乐欣赏归根到底是欣赏者主体性的意识活动,在欣赏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把自己的主体意识渗入到欣赏对象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音乐本来的在面貌,体会和理解也各不相同。对音乐欣赏的主体性与创造的研究,是一个新的美学课题。 最后还要强调指出:音乐欣赏并非仅仅作为音乐的接受环节面存在,它同时还以反馈的方式给音乐创作和表演以影响,它的审美判断和审美选择往往能左右作曲家和表演的审美选择,每一个严肃的音乐家都不能不注意倾听音乐欣赏者的信息反馈,来调整和改进自己的艺术创造。我们坚信:格调高尚的音乐能潜移默化,培养出格调高尚的音乐欣赏者。反过来,具有高度审美趣味的高尚的音乐欣赏者同样可以培育出品格高尚的音乐。这正是我们所追求的良性循环。
心理学(XLX.NET)文章,转载需注明出处 https://www.xlx.net/xinlikepu/86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