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中基本情绪的含义是什么,学习心理学首先要在自己思想中秉持哪两个概念
导读:本文介绍了心理学中基本情绪的概念、种类和功能。基本情绪是人和动物共有的,不学而会的,又叫原始情绪,包括快乐、愤怒、悲哀和恐惧等五种形式。快乐和悲伤对应于特定的躯体状态,而惊慌、害羞、焦虑和憎视则是次级情绪的变体。惊讶是一种中性情绪,与积极和消极体验无关。基本情绪的产生与躯体状态有关,情绪的功能有利生存、维持恰当的人际关系和道德感。如下为有关心理学中基本情绪是什么意思,学习心理学首先要在自己思想中秉持两个概念是什么的文章内容,供大家参考。
1、心理学中基本情绪是什么意思
基本情绪是人和动物共有的,不学而会的,又叫原始情绪, 有文化共通性。基本情绪的种类有不同的分法,近代研究中常把快乐、愤怒、悲哀和恐惧列为情绪的基本形式。情绪是对一系列主观认知经验的通称,是多种感觉、思想和行为综合产生的心理和生理状态。
当代心理家认为,人类的情绪分为基本情绪和次级情绪。基本情绪有五种:快乐、悲伤、愤怒、恐惧和厌恶,它们分别对应于特定的躯体状态。
次级情绪是上述五种基本情绪的细微变体,比如,欣喜和惊喜是快乐的变体;忧郁和惆怅是悲伤的变体;惊慌、害羞与焦虑是恐惧的变体;憎恨是愤怒的变体;鄙视和轻蔑是厌恶的变体。
还有一种情绪值得一提,那就是惊讶,不同于其他情绪,它是一种中性情绪,与积极和消极体验无关,类似于催化剂的作用。
情绪的功能:有利生存;维持恰当的人际关系;道德感起源于情感。
扩展资料:
兴趣的产生理论:
1、詹姆士—兰格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和丹麦心理学兰格分别与1884年和1885年提出了基本相同的情绪理论观点,人们称之为詹姆士—兰格理论。该理论强调情绪的产生是植物性神经系统的产物,认为情绪是内脏器官和骨骼肌肉活动在脑内引起的感觉。
即情绪是源于身体的反馈,刺激引起身体的生理反应,而生理反应进一步导致情绪体验的产生。
詹姆士—兰格理论看到了情绪和机体变化的直接关系,强调了植物性神经在情绪产生中的作用,这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但是他们片面强调植物性神经系统的作用,忽视了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作用,因而引起了很大的争议。
2、坎农—巴德学说
坎农认为,情绪并非外界变化的必然结果,情绪产生的中心不在外周神经系统,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由外界刺激引起感觉器官的神经冲动,传至丘脑;再由丘脑向上向下发出神经冲动,向上传至大脑,产生情绪的主观体验,向下传至交感神经。
引起机体的生理变化,如血压增高、心跳加速、瞳孔放大、内分泌增加和肌肉紧张等。情绪体验与生理变化是同时产生的,他们都受丘脑的控制。坎农的情绪学说得到巴德的支持和发展,故后人称之为坎农—巴德情绪学说。
3、阿诺德的“评定—兴奋说”
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情绪的评定—兴奋说,强调情绪的产生来源于大脑皮层对情境的评估。
阿诺德的评定—兴奋说主要有三个主要观点:
(1)刺激情境并不直接决定情绪的性质,从刺激出现到情绪的产生,要经过对刺激情境的评估,情绪产生的过程是刺激情境—评估—情绪。
如我们在森林里碰到狼会感到恐怖,但看到动物园里关在笼中的狼并不会感到恐怖。恐怖的产生决定于人们对情境的认知和评估,通过评估来确定刺激对人的意义,从而产生出不同的情绪。
(2)情绪的产生是大脑皮层和皮下组织协同组织的结果,大脑皮层的兴奋是情绪行为的最重要的条件。
(3)情绪产生的理论模式是,作为引起情绪的外界刺激作用于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通过内导神经,经丘脑传到大脑皮层,刺激情境在此得到评估,形成一种特殊的态度。
这种态度通过外导神经将皮层的神经冲动传至丘脑的交感神经,将兴奋发放到血管或内脏,使纯粹的认识经验转化为被感受到的情绪。
4、沙赫特的两因素情绪理论
20世纪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提出,对于特定的情绪来说,有两个因素是必不可少:一是个体必须体验到高度的生理唤醒;二是个体必须对生理状态的变化进行认知性的唤醒。事实上,情绪状态是通过认知过程、生理状态和环境因素在大脑皮层整合作用的结果。
环境中的刺激因素,通过感受器向大脑皮层输入生理状态变化的信息;认知过程是对过去经验的回忆和当前情景的评估,来自这三个方面的信息经过大脑皮层的整合作用,才产生了某种情绪经验。将上述理论转化为一个工作系统,成为情绪唤醒理论。这个情绪唤醒模型的核心部分是认知。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情绪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基本情绪
2、学习心理学首先要在自己思想中秉持两个概念是什么
学习心理学首先要在自己思想中秉持两个概念,这两个概念心理学的作用和意义。
一、认识内外世界
学习心理学 ,可以加深人们对自身的了解。通过学习心理学,你可以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做出某些行为,这些行为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心理活动,以及自己现在的个性、脾气等特征又是如何形成的等等。例如,学习了遗忘规律,你就可以知道自己以往的背单词方法存在哪些不足;了解了感觉的适应性,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了。
同样,你也可以把自己学到的心理活动规律运用到人际交往中,通过他人的行为推断其内在的心理活动,从而实现对外部世界的更准确的认知。例如,作为教师,如果你了解了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以及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条件,你就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了。
二、调整和控制行为
心理学除有助于对心理现象和行为做出描述性解释外,它还向我们指出了心理活动产生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人的心理特征具有相当的稳定性,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因此,我们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对自身和他人的行为进行预测和调整,也可以通过改变内在外在的因素实现对行为的调控。也就是说,可以尽量消除不利因素,创设有利情境,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积极行为。例如,当我们发现自己存在一些不良的心理品质和习惯时,就可以运用心理活动规律,找到诱发这些行为的内外因素,积极地创造条件改变这些因素的影响,实现自身行为的改造。再如,奖励和惩罚就是利用条件反射的原理,在培养儿童的良好习惯和改造儿童的不良行为与习惯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直接应用在实际工作上
我们上面已经提到,心理学分为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两大部分,理论心理学的知识大部分是以间接方式指导着我们的各项工作的,而应用研究的各个分支在实际工作中则可以直接起作用。教师可以利用教育心理学的规律来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或者利用心理测量学的知识设计更合理的考试试卷等;商场的工作人员利用消费和广告心理学的知识重新设计橱窗、陈设商品,以吸引更多的顾客,如现在街上流行的“打折风“就是一个应用实例;再如经理利用组织与管理心理学的知识激励员工、鼓舞士气,等等。这方面的应用很多,各位读者可以在自己的工作中有意地加以体会和利用。
3、心理学中的迷津法
在逻辑层面上,心理现象包括感觉、知觉、表象、记忆、思维、想象、情感和意志等,到底是那一种心理现象的出现标志着心理的诞生?即心理产生的标志是什么?是何种心理现象的产生宣告了心理的产生?
有现象必有其本质,心理现象产生了,就会有心理产生。在所有心理现象中那一种是最先产生而又最基本心理现象,又能合理推出发展其他心理现象?显然是感觉。只有感觉才产生的最早又能发展出其他心理现象,应该是心理诞生的标志。这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推理:(1)感觉是其他一切心理现象的基础,没有感觉就没有其他一切心理现象。感觉诞生了,其他心理现象就在感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感觉是其他一切心理现象的源头和“胚芽”,其他心理现象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发展、壮大和成熟起来的。感觉是其他心理现象大厦的“地基”,其他心理现象都是建立在感觉的基础上。(2)个体心理学表明:刚出生的婴儿就只有无条件反射,只有简单的感觉,而知觉和表象等等还没有发展起来,但我们不能否认婴儿就没有心理。这样我们在潜意识中实际上承认了只具有感觉的婴儿也具有心理!心理随着感觉的诞生而诞生,一旦有了感觉也就有了心理。单单有了感觉,就标志着心理的诞生,其他一切心理现象都是以感觉为“胚芽”发展起来,是胚芽成长的不同阶段。随着婴儿的发育,其心理也逐渐发展起来,心理现象愈来愈复杂。(3)动物进化史也表明了感觉是心理产生的标志和“胚芽”。感觉是在什么时候产生的呢?也就是说感觉在动物进化史中是在那种动物身上开始出现的呢?动物进化史中。最开始出现心理现象的动物是腔肠动物。具有网状神经系统的腔肠动物以简单的感觉对外界刺激作出反映,腔肠动物具有最简单最低级的心理现象,也即有了心理,心理在腔肠动物身上诞生,以后随着动物的进化和发展,心理也在逐渐发展,丰富,渐次出现了知觉、表象、想象和思维等等。心理进化史是动物进化史的附着物,并随着动物的进化而进化的。心理也是从只具有感觉的动物随着生物的进化而发展起来的,心理在感觉的基础上随着生物的进化而纷繁复杂起来,出现了知觉、表象和想象等等,直至出现了意识和思维等高级心理现象。
4、记忆为什么不属于心理状态? 2012心理考研第一题 心理学中的心理状态包括哪些?
一 心理现象包括三个方面: 心理过程 心理状态 个性心理
二 心理过程包括 认识过程(感知觉 记忆 想象 思维等) 情感过程(喜怒悲恐惊等) 意志过程(毅力 意志力)
三 心理状态(注意 意识)
四 个性心理: 个体倾向性(需要 动机 兴趣 理想 信念 世界观等) 个性特征(能力 气质 性格)
5、请问心理咨询流程与注意事项有哪些?
平等:所谓平等,有客观事实上的平等与主观态度上的平等之分。在心理咨询中的平等不是指客观上的,而是指咨询师主观上的,承认在咨询过程中双方有同样的权利,来访者有权接受或拒绝,有权反驳甚至批评,并有决定自己选择的自由。咨询师乐于倾听来访者的心声,愿意理解他们,敢于承认自己的失误,将自己放在与来访者平等的位置上。具有这些态度,就是平等。
共情:指咨询师设身处地地去倾听来访者,不仅注意他所说的内容,而且去体察他内心的感受。在这么做的时候,把自己的信念、价值观等搁置在一边,从来访者的角度去体会,达到对来访者的近乎“感同身受”这样一种理解的境界。设身处地是条件,感同身受是结果。
真诚:咨询师越是不带专业面具或个人面具,当事人就越有可能发生建设性的改变。真诚意味着对当时当地的情感和态度保持开放。因此可以说,咨询师感受到的实质性内容在他意识中的表现和他传达给来访者的信息之间,是保持一致的。用罗杰斯的话说就是做到三方面一致:自己内心的感受、这感受在意识之中的反应,以及表达出来的东西三者一致。换言之,就是表里同一。但真正养成真诚的态度,在咨询过程中做到真诚一致,却相当难。因为真诚的态度并不是能在咨询中表现出来的,而是咨询师在生活中一以贯之的一种待人品质。事实上,真诚是无法演的,它是一种发乎其中而形乎其外的东西。这就要求咨询师在生活中也是一个真诚的人。
接纳与积极关注:二者意思相近。其成分一是咨询师面对来访者有一种温情的关切之感,这种关怀是无私的,不指望回报的,是一种喜欢他、想要为他做点什么的感受;二是感受到来访者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人,是对这个人整体性的接纳,而不是对他身上合胃口的地方接受,即对他整个人的一种关切。
尊重:从承认来访者作为一个人的价值,及由此而产生的对来访者的无条件的接纳,是一个人发自个人人性的基本的东西,只有存在这种“泛爱”式的仁爱之心,才能谈得上对来访者的尊重。一旦有了接纳,就会较自然地倾向于表现出尊重。尊重主要表现与投入地倾听和对当事人的积极回应上。
6、心理学的学派有那些
内容心理学派
19世纪60年代,内容心理学在德国产生。内容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费希纳和冯特。
意动心理学派
意动心理学产生的直接原因和冯特的内容心理学息息相关。可以说,冯特的内容心理学是促成布伦塔诺意动心理学的直接动力之一。意动心理学派与冯特的内容心理学几乎同时产生,创始人布伦塔诺。
构造主义心理学派
构造主义心理学派是由冯特的最忠诚的学生铁钦纳于内容心理学派形成近20年后在美国建立的,是内容心理学思想的继承和进一步发展。但构造主义心理学派决不等同于内容心理学派,二者无论在形成的时间、地点以及研究方法和具体内容上,都存在着差异。
机能主义心理学派
广义的机能主义心理学从19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包括意动心理学派、符茨堡学派、日内瓦学派、行为主义和哥伦比亚机能主义心理学派等。狭义的机能主义心理学派主要指美国的芝加哥机能主义心理学派(实用主义心理学派)。出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
格式塔心理学派
1912年,M。魏特曼发表了论文《似动的实验研究》,标志着一学派的兴起。
日内瓦心理学派
日内瓦学派又称皮亚杰心理学派,是瑞士日内瓦大学教授、杰出的心理学家、哲学家皮亚杰创建和领导的。
认知心理学派
认知心理学起始于本世纪50年代中期,60年代以后飞速发展,1967年正式形成。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瑟《认知心理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认知心理学已成为一个独立的流派。
三大学派
精神分析学派、行为主义、人本主义心理学影响最大,被称为心理学的三大主要势力。
7、教育心理学习题:矫正错误是注意的什么功能?
是注意的调节监督功能。
参考:注意的功能——注意的基本特性决定了注意的一些主要功能,这些功能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选择功能
注意使得人们在某一时刻选择有意义的、符合当前活动需要和任务要求的刺激信息,同时避开或抑制无关刺激的作用。这是注意的首要功能,它确定了心理活动的方向,保证我们的生活和学习能够次序分明、有条不紊地进行。
(二)保持功能
注意可以将选取的刺激信息在意识中加以保持,以便心理活动对其进行加工,完成相应的任务。如果选择的注意对象转瞬即逝,心理活动无法展开,也就无法进行正常的学习和工作。
(三)调节监督功能
注意可以提高活动的效率,这体现在它的调节和监督功能。注意集中的情况下,错误减少,准确性和速度提高。另外,注意的分配和转移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并适应变化多端的环境。古代教育家荀子在《大略篇》中说:“君子壹教,弟子壹学,亟成。”这里的“壹”就是专一,意为只要教师一心一意地教,学生一心一意地学,就能保证学生最终学业有成。
8、学心里学要背些什么?注意些什么?怎么才能学好?
还是现在所谓的科学时期;无论是心理学的精神分析、人本主义、行为主义,我们都会发现一个有趣而又无奈的事实:心理学理论众多。哲学或医学,都希望找到本质的、根本的,乃至唯一的认识或理论,来解释心理所有现象,但遗憾的是,这种方式始终没能成功。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心理现象的复杂性。精神现象不同于物质的品质,能够将物质世界的复杂性揭示得较为清楚的自然科学,其方法论,在对心理问题上,有时无用武之地,我们应该承认这样的现实。
用多元视角来学习。理解心理现象的复杂性,我们就不应该再用单一的视角来看待心理现象,虽然这几乎是人类的本能。心理涉及到生理、个体行为、社会三个层面。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时广泛涉猎,生物学、医学,心理学的各流派,社会学、经济学、哲学、文化学、宗教等等,最好都要有所了解,乃至从人的角度去精通!结合自身体会,值得强调的是,要做好心理咨询,还要学学逻辑学。心理咨询是用语言与人打交道的。如果心理师思维散乱,不讲逻辑,是难以做好咨询的。当然,这个也是心理复杂性的佐证。因为人的理性是有限的。
用多元的方法来学习。初学心理学的学员,提倡消除“门户”之见,在心理学的实践中,方法的多元性是有目共睹的。一方面,在心理学的各个分支内,多种视角、流派、理论和方法都在发展并使用着。另一方面,各种理论、流派、方法互为借鉴、补充,并且很多现实性问题往往需要心理学各分支的共同努力,才能解决。如果自己首先就形成了“门户”之见,无异于固步自封,对真正掌握好这门学科不利。
用理解的方式来学习。对于心理学中的很多概念和理论,我认为,学员没有必要去死记硬背,主要是要真正理解起含义。考试也不会考名词解释,所有的考题都是选择题和分析问答题。对基本概念的学习,建议学员按这样的思路来理解:概念----所属种类----生理基础----心理现象(实验、理论)----影响因素----实际应用。
重视“经典原著”。关于中医的争论之一,是经典的地位问题。很难想象,没看过《伤寒论》的人,可自称中医,就像没看过弗洛伊德理论的人,很难自称学过心理学一样。我不是说弗洛伊德的理论有多好,但奠基者的论著不看,就会事半功倍。教材或有些书里面的东西,都是掺杂了选编者的理解,可能与原著相悖,而且更多的是断章取义,不能尽言文章深意,这些是要看原著来解决的。另外,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有巨人可站,干吗不站?让自己成为矮子呢?
学习要注重实践。心理学说到底是人学。如果学完之后,你对人的理解与认知还和学习前一样,那学了干什么。如果成天对着电脑或书本“琢磨”和“研究”心理学,是很难真正学好的。为什么很多有丰富社会经验和阅历的人,没有学过系统学习心理学知识,但他们对人的认识同样很深刻,是因为他们总在和人打交道,在对生活中的人“琢磨”和“研究”人性。因此,不与人接触、交谈,是不行的。培训班正好提供了一个网络沟通的平台,为学员能方便地接触有困惑和心理问题的人,提供了便利。
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尝试去解释生活中的心理现象。也是学习的一中比较好的方式。每次与人交往,无论年龄、身份、阶层,都是你检验理论,加强领悟,获得书本不能告诉的知识的机会。形成了这样的思考习惯之后,比十本书都受用。
学习心理学如同打井。很多人挖了很多个坑,但总不出水;但有的人对着一个坑,一直挖,最终成了水井。于是有人就认为,做人就要执着,挖井就要深挖。这样的说法,也有一定片面性,它低估了我们挖井的这块地的复杂性。在这样的一块地上,有的地方水很深,几个人几辈子也挖不出来;有的地方水很浅,戳个窟窿就出水了;还有些地方,根本就没水。这时候要打井的人怎么办呢?先了解这块地。你要好好地看一看,哪些地方的土本来就要湿一些,哪些地方一看就挖不出水来。深入的比较分析,全面的了解很重要。不要忘了我们目的是打水-----即为来访者解决问题,所以选择适合自己的一个坑,深入挖下去,这样不仅挖出了水,还会发现一个水脉。
9、心理学中最重要的是哪方面
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它主要研究人的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也研究其他动物的心理现象。它既研究意识,也研究无意识;既研究个体心理,也研究团体心理或社会心理。心理不同于行为,又和行为有密切的关系。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因此心理学有时又被认为是研究行为的科学。
感觉:感觉是人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的基础。
感觉编码:感觉编码是指将刺激的能量转化为神经系统能够接受的神经能或神经冲动。缪勒员早研究了感觉编码问题,提出了神经特殊能量学说,认为各种感觉神经具有自己特殊的能,它们在性质上是互相区别的。缪勒的学说有其合理的因素,但不了解感官分化的真正原因。
绝对感觉阈限与绝对感受性: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绝对感觉闭限;而人的感官觉察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叫绝对感受性。两者在数值上成反比例。
差别阈限与差别感受性: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叫差别阈限或最小可觉差。对这一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叫差别感受性。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阈限在数值上也成反比例。
三色说:三色说认为,人的视网膜有三种不同的感受器。各种颜色经验是由不同感受器按相应的比例活动而产生的。
对立过程理论:对立过程理论认为,视网膜存在着三对视素,它们在光刺激的作用下表现为对抗的过程。
声音的掩蔽:一个声音由于同时起作用的其他声音的干扰而使听觉阈限上升,称为声音的掩蔽:①纯音掩蔽,用一个纯音为掩蔽音,观察它对不同频率的其他声音的影响;②噪音
对纯音的掩蔽;⑦纯音和噪音对语音的掩蔽。
肤觉:肤觉是由刺激作用于皮肤引起的感觉。有四种基本形态:触觉、冷觉、温觉和
痛觉。嗅觉是由有气味的气体物质引起的。味觉的适宜刺激是溶于水的化学物质。
动觉:动觉也叫运动感觉,它反应身体各部分的位置、运动以及肌肉的紧张程度,是内部感觉的一种重要形态。动觉是随意运动的重要基础,是主动触摸的重要成分、在认识客观世界方面也有重要的意义。内脏感觉也叫机体觉,是由内脏的活动作用于脏器壁上的感受器产生的。内脏感觉又叫“黑暗”感觉。
知觉:人们通过感官得到外部世界的信息。这些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综合与解释),产生了对事物整体的认识,就是知觉。知觉以感觉作基础,但它不是个别感觉信息的简单总和。知觉是按一定方式来整合个别的感觉信息,形成一定的结构,并根据个体的经验来解释由感觉提供的信息。它比个别感觉的简单相加要复杂得多。
似动:似动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似动的主要形式有:动景运动、诱发运动、自主运动和运动后效。
错觉:错觉是知觉的种特殊形式。错觉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大小错觉、形状和方向错觉、形重错觉、倾斜错觉、运动错觉、时间错觉等。其中大小错觉和形状、方向错觉有时统称为几何图形错觉。研究错觉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意识:意识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就心理状态而言,“意识”意味着清醒、警觉、觉察、注意集中等。就心理内容而言,“意识”包括可用语言报告出来的一些东西。在行为水平上,“意识”意味着受意愿支配的动作或活动。在更高的哲学水平上,“意识”是一种
与物质相对立的精神实体。
无意识:无意识是相对于意识而言的,是个体不曾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人的许多心理活动或过程是无意识的。常见的无意识现象有无意识行为、对刺激的无意识及盲视等。
白日梦与幻想:意识的自发漂移状态,通常表现为漫无边际的遐想。
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于集中。
不随意注意: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随意注意:有预定的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随意后注意:同时具有随意注意和不随意注意的某些特征。它和自觉的目的、任务联系在一起,但不需要意志的努力。随意后注意是在随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选择性注意:个体在同时呈现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中选择一种进行注意,而忽略另外的刺激。
注意的分配性:个体在同一时间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进行注意,或将注意分配到不同的活动中。
记忆: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即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记忆的分类:根据记忆内容和记忆特点,分为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
前摄抑制:是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
后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先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
思维: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间接和概括的反映,它反映了客观事物共同的、本质的特征和内在联系。
表象:表象是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它具有直观性、概括性、可操作性等特点。表象在思维中,特别是在形象思维中具有重要作用。
想像:想像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上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想像可分为再造想像和创造想像两种。想像与思维有着密切的联系,属于高级的认识过程。粘合、夸张、典型化、联想是想像进行综合的几种方式。
概念: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的认识。每一概念都包括内涵与外延两个方面。由于概念抽象概括的程度不同,所以它有不同的等级或层次。
推理:推理是由具体事物归纳出一般规律,或者根据一般原理推出新结论的思维活动。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是推理的两种形式。
问题解决:是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创造性:创造性是指人们应用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并能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心理过程。创造性的心理成分包括辐合思维、发散思维,远距离联想能力以及人的坚持性、自信心、意志力、责任感等人格因素。
语言: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通过高度结构化的声音组合,或通过书写符号、手势等构成的一种符号系统,同时又是一种运用这种符号系统来交流思想的行为。语言具有创造性、结构性、意义性、指代性、社会性和个体性等特征。
内部语言:内部语言是一种自问自答或不出声的语言活动。内部语言是在外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
语言理解:语言理解是指人们借助于听觉或视觉的语言材料,在头脑中建构意义的一种主动、积极的过程。
图式:图式是知识的心理组织形式。它说明了一组信息在头脑中最一般的排列或可以预期的排列方式。也有人把图式看做是有组织的知识单元。
动机:现代心理学将动机定义为推动个体从事某种活动的内在原因。具体的说,动机是引起、维持并使活动朝一目标进行的内在动力。
需要:对需要心理学家们有许多不同的观点。目前比较公认的观点是:需要是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它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
意志:意志是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
程,受意念支配的行为称为意志行为。意志行为中会出现冲突,冲突有不同类型,它的
结构是由效能、向量、运动和生活空间等形成的。
情绪和情感的含义与区别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情绪是以主体的愿望、需要等倾向为中介的一种心理现象。符合主体的需求和愿望,会引起积极的、肯定的情绪和情感,相反就会引起消极的、否定的情绪和情感。情绪和情感具有独特的生理唤醒、主观体验和外部表现三种成分。
情绪和情感统称感情,情绪指感情过程,具有较大的情景性、激动性和暂时性。情感指具有稳定的、深刻的社会意义的感情。情绪和情感具有适应、动机、组织和信号等功能。情绪具有动力性、激动性、强度和紧张度等特征,称之为情绪维度。
能力是一种心理特征,它是顺利实现某种活动的心理条件。能力的高低会影响人的活动的效率。
希望对你有帮助!
心理学(XLX.NET)文章,转载需注明出处 https://www.xlx.net/xinlikepu/11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