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如何?如何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导读:本文讨论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以及如何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旨在培养身心健康的社会公民,通过运用健康管理的方法,以环境、功能环境的改善为主,人文环境的改善相配合,提供科学、健康、专业的指导。为了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文章提出了六个方面的建议,包括加强教育督导、改善学校管理、重视师资培训、加强家长培训、关爱特殊学生和改革学生评价。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是完成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所应采用的方式和手段,需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具有艺术的魅力。如下为有关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如何?如何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文章内容,供大家参考。
1、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如何?
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
心理健康教育是它以培养身心健康社会公民为目的,通过运用健康管理的方法,以环境、功能环境的改善为主,人文环境的改善相配合,提供科学、健康、专业的指导
2、如何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笔者认为,以下六个方面应予以加强。
1、加强教育督导。
教育主管部门应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评估、教师评价的重要范畴。一方面加强教师及学生心理健康的理论培训和实践指导;一方面形成适合农村学校及农村学生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评估方案,进行跟踪督导评估,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予以重视和加强。
2、改善学校管理。
学校管理应充分认识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改变管理重心,制定措施,完善过程,以培育身心健康的人为根本目标,切实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不仅要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更要把它深入到学校工作的各个领域,从整体上营造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环境。
3、重视师资培训。
重视和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从教师抓起,必须以良好的师资队伍为保障。当前,应特别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心理教育培训。继续教育部门应把此作为重点内容进行专业培训和实践指导,倡导所有教师研究和探索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4、加强家长培训。
针对农村学生家长的状况,学校应以多渠道、多形式开展深入的家长培训工作,帮助家长形成科学的育人观,加强学校、家长、学生三方面的沟通和了解,形成教育合力,积极改善学生的心理成长环境。
5、关爱特殊学生。
特殊的心理问题往往出在特殊的学生身上,关爱特殊学生是帮助他们走出心理困境的必要手段。关爱特殊学生应采取个性化的实施办法,将特别的爱送给特别的学生,帮助他们回归正常心理状态,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品格。
6、改革学生评价。
科学的学生评价可以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当前,农村中小学要结合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的工作,研究学生评价与学生心理之间的关系,从评价方面为学生创设健康的心理成长氛围。
农村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事关下一代的成长和发展,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教育工作,必须从思想上提高认识,从制度上加强管理,从措施上进行深化,切实形成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机制和环境。
4、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技巧
运用心理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攻“心”的艺术。攻“心”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又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具体的“施工”中,教师要把系统的教育工程划分为一个个子系统,使之成为日常性的心理启迪与心灵塑造工作。这就犹如涓涓细流汇成大海,棵棵树木连成密林,育人的长期功效是在点滴的培养中完成的。因此,教育工作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教育工作者要研究心理健康教育的“一招一式”,使育人工作具有艺术的魅力。以心理理论作指导,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为我们的教育科研工作又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开了一个新的思路。在社会心理咨询和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中,我和同事们总结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并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进行了浅显的理论研究。
我认为,所谓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是指为了完成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所应采用的方式和手段。在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和教育任务既定的情况下,选择什么样的方法,直接关系到目标的实现和任务的完成。方法得当,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可以有效落实;方法不当,预期的教育效果不但难以实现,还可能抵消其它教育的作用,甚至干扰以后的教育工作。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慎重选用教育方法,切忌主观随意滥施乱用,而必须要遵循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方法的运用要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原则相一致,要根据具体的教育任务和客观的条件合理地选用。
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是可以自成系统的,这个系统既有灵活运用传统思想教育方法的继承性,又有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提出的新颖方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体系是赋予传统思想教育方法以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和在心理理论指导下创造新的教育方法的有机统一。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具有教育的兼容性,可以与学校教育的各种方法相结合,完成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比如,可以结合学校德育的方法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由于德育也要培养学生各种良好的心理品质和意识倾向,特别是要培养道德意识倾向性(道德动机、道德目的、 道德信念、道德理想等)和道德心理品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等),因此,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具有交叉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是可以和德育相互促进的。又如,心理健康教育还可以与教学相结合。教学活动是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活动,必须以个体心理活动为基础,必须通过主体的心理过程,是主体心理活动的结果。由于教学活动是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进行的,因此,教师完全可以通过不同的教学途径,变换多种教学方法,运用每一教学步骤,在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比如,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参观、旅游、夏令营、冬令营等)、文学艺术活动、科学技术活动、体育锻炼活动、劳动工艺活动等,为学生走向社会、接触自然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
心理健康教育除了与其它教育方法相通相联之外,也有独立操作的方法。这里,介绍一些我们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经常使用的一些方法。需要说明的是,在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刚刚起步,其方法的研究还处在一个探索的过程中,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因此,这里提出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仅仅是我们的一些实践的认识和经验的总结。 书名: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作 者:郑日昌、刘视湘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5-1
ISBN: 9787307076662
开本: 16开
定价: 28。00元 第一章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总论
第一节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的含义 适应性标准与发展性标准 中小学生身心特点 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标准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评价 第二节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与实质 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与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任务与原则 第三节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第四节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创设符合学生心理健康要求的环境 提供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开展面对个别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实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方法 第五节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和管理 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模式 心理健康教育的场地建设 心理健康教育的档案建立 心理健康教育的绩效评估 第二章 学业发展的教育与辅导
第一节 入学适应的教育与辅导 入学适应概述 入学适应常见问题及对策 第二节 学习动机的教育与辅导 学习动机概述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 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培养 第三节 学习策略的教育与辅导 学习策略概述 认知策略及其学习 元认知策略及其训练 第四节 考试焦虑的教育与辅导 考试焦虑及其原因 考试焦虑的调适方法 第三章 自我意识的教育与辅导
第一节 自我认识的教育与辅导 自我认识的含义 中小学生自我认识的发展特点 自我认识的途径和方式 第二节 自我接纳的教育与辅导 自我接纳的含义 自我接纳的途径和方式 第三节 自我完善的教育与辅导 自我完善的含义 自我完善的途径和方式 第四章 人际关系的教育与辅导
第一节 师生关系的教育与辅导 师生关系的特点 师生关系的教育与辅导 第二节 同伴关系的教育与辅导 同伴关系的特点 同伴关系的教育与辅导 第三节 亲子关系的教育与辅导 亲子关系的特点 亲子关系的教育与辅导 第四节 异性关系的教育与辅导 异性关系的特点 异性关系的教育与辅导 第五章 情绪教育与辅导
第一节 情绪与情绪智力 情绪的含义 情绪智力的含义 情绪与心理健康 中小学生情绪发展的特点 第二节 情绪认知的教育与辅导 情绪认知的含义 如何认识自己和他人的情绪 第三节 情绪表达的教育与辅导 情绪表达的含义 怎样合理表达情绪 第四节 情绪管理的教育与辅导 情绪管理的含义 情绪管理的方式 第六章 生活适应的教育与辅导
第一节 生命教育与辅导 生命教育的概念及内容 生命教育与辅导的途径与方法 第二节 网络健康教育与辅导 网络健康教育与辅导的必要性 中小学生网络成瘾及其成因 网络成瘾的干预 网络成瘾的预防 第三节 挫折教育与辅导 挫折教育与辅导的内涵 挫折心理简述 挫折教育与辅导的途径与方法 挫折教育与辅导的课堂活动设计案例及解析 第四节 休闲教育与辅导 休闲教育与辅导的含义 休闲教育与辅导的目的和原则 休闲教育与辅导的内容 常见休闲活动的教育与辅导 第五节 消费教育与辅导 中小学生常见的消费误区 消费教育与辅导的含义和重要性 消费教育与辅导的实施 第六节 生涯教育与辅导 生涯教育与辅导的含义与内容 生涯教育与辅导的目标与内容 生涯辅导理论概述 中小学生生涯辅导活动举要 中小学生生涯教育建议 第七章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第一节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概述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含义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体系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性质 第二节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常用的活动形式 第三节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人际互动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团体动力学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师生关系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学生团体 第四节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的特点和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的功能与种类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的实施 第八章 中小学心理咨询的过程与方法
第一节 个别心理咨询 个别心理咨询的含义 个别心理咨询的形式 个别心理咨询的影响因素 个别心理咨询的过程 个别心理咨询的技术 个别心理咨询的伦理 第二节 团体心理咨询 团体心理咨询的含义 团体心理咨询的过程 团体心理咨询效果的影响因素 团体心理咨询的技术 团体心理咨询的开展形式 第九章 家校合作——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必由之路
第一节 家校合作概述 目前家校合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家校合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之路 家校合作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及相关研究 第二节 家庭与学生心理健康 家庭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地位 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的家庭因素 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化 第三节 家校合作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营造家校合作良好氛围 建立家校合作组织机构 引入社区资源以拓展家校合作 参考文献
5、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哪些内容
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出发,依据小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与心理发展的需要,确定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小学生自我意识的辅导 (2)小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 (3)小学生情感和意志的训练 (4)小学生学习心理的提高(5)小学生人际关系的辅导
6、班主任工作中如何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优化环境
环境是一个多维的主体的时空网络和氛围,环境是人的心理素质达到优化的基本条件,是潜在的课程,具有陶冶、渗透、潜移默化的巨大力量。良好的环境可使人的心理功能处于积极向上的“做功”态势,并使人能进一步开发自身的心理潜能,从而促进人的健康发展。
1、课堂教学环境
班主任要抓好班级的环境布置。教学过程不仅是智能培育过程,也是健康的个性培育和发展的过程。学生对自
己、对他人、对社会的适应是与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度密切联系的。教学环境中的光线、温度、空气、声音、颜色和气味等因素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活动。适宜的光线强度,淡绿色或浅蓝色的墙壁,新鲜空气以及适宜的温度、声音等都是学生进行思维活动,发展健康个性的有效因素。
2、课外、校外活动环境
班主任要注意安排好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第二课堂即课外、校外活动是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知、情、意、行、能和谐协调的过程,它对开阔学生的知识和思想背景,提高文化素养,扩大社交范围和心理容量,以及发展个性等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学生也只有通过校内外实践活动才能进一步发现和发掘自己的潜力。第二课堂的内容:①举办各种讲座,其中特别要加强社会生活指导、心理卫生指导、社会信息处理指导、阅读指导、审美指导等。这些可利用班会课,分学期分别举行。②积极组织各种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活动。③建立多种类型课外活动小组、阅读小组等。④依据德育大纲和校政教处相关内容安排,结合节日、纪念日以及假日与学生实际,有目的、有计划、分层次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专题系列活动。第二课堂要求体现知识性、情感性、艺术性、现实性、实践性以及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提高文化修养层次。
学校的管理环境、班级环境、家庭环境以及自然社会与文化环境也都是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心理品质必要的因素,应从总体上考虑,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条件。
二、心理辅导
青春期特有的生理特点使得其情绪行为具有明显的不稳定特点,所以在学生初步熟悉校园环境后,学习及情绪行为就应成为心理辅导的主要内容。
1、了解心理现状与有关知识,达到自我完善
班主任可通过心理测试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心理特点和发展状况,组织开设心理科学知识讲座,了解心理健康、心理异常以及心理保健的一些知识,激发学生、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心理保健、自我完善的欲望。
2、指导学生业余生活,提高精神境界
①社交。学生伙伴具有传递信息和感情代偿的作用。学生从交往中能加速认识人生的规范和责任,促进社会化。为此,班主任应和家长联系,要积极支持并精心指导他们正确交友,在特别重视对学生的非正式群体的关心和指导,不断提高其追求层次,使学生的交友环境能对他们每一个人的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②阅读。班主任要在学生中大力倡导读好书,读名著,这对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陶冶情操、振奋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尤为重要的是在学生读书活动中,必须加强阅读指导,即使世界名著也要帮助学生了解名著的时代背景,分析作品的人物形象,吸取精华,剔除糟粕,而不能让其“囫囵吞枣”或“照单全收”。至于学生读一些低劣之作,也要通过辅导,帮助他们分清良莠,增强免疫能力。③培养情趣高雅的爱好和特长,积极参加校内外有益于充实精神生活的个体活动。④记载阅读笔记或生活日记。培养学生具有记载阅读笔记或生活日记的习惯,可有助于学生将从书中或生活中所获得的感受升华到较为深刻的层次,并使之条理化、系统化,不仅提高学生认识水平,而且不断提高其精神境界。
心理学(XLX.NET)文章,转载需注明出处 https://www.xlx.net/xinlikepu/18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