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帮我介绍一点古文,比如像儒家学说,孟子或孔子学说之类的,还有佛学,心里血的书籍,最好网上有的,或
导读:本文主要介绍了佛教经典和心理学研究的关系,并推荐了一些关于佛学和心理学的书籍。其中,研读儒家和佛学典籍使人获得很多启示,如《论语》、《孟子》、《道德经》、《庄子》、《金刚经》、《法华经》、《华严经》、《清净道论》、《俱舍论》、《摩诃止观》等。在心理学研究方面,文章推荐了《瑜伽师地论》三十三卷,因为它对有寻有伺(初禅)的研修禅定者提供了指南。如下为有关谁能帮我介绍一点古文,比如像儒家学说,孟子或孔子学说之类的,还有佛学,心里血的书籍,最好网上有的,或的文章内容,供大家参考。
1、谁能帮我介绍一点古文,比如像儒家学说,孟子或孔子学说之类的,还有佛学,心里血的书籍,最好网上有的,或者段子之类的,谢谢大家了
介绍我自己曾研读儒释道三家典籍。研读传统文化多年,从中得到很多启示。例如儒家方面:《论语》、《孟子》、道家方面:《道德经》、《庄子》、佛家方面:《金刚经》、《法华经》、《华严经》、《清净道论》、《俱舍论》、《摩诃止观》大小乘,中观,唯识,天台,禅宗典籍不一一列举。传统文化的:《声律启蒙》(学写诗填词的典籍)《千家诗》、《四大名著》,《三言二拍》、《古代文学史》以及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等等。
2、哪位有佛学类的书籍,类似于仓央嘉措的诗集之类的?
佛教的诗集禅语话头太多了,那些都是开悟的智者从真心流露的真实语。我们凡夫没有契入那个境界,看不懂,当成是诗句来欣赏,有点话不投机的意思。祖师大德吟诗作赋,与诗人的闲情雅致不同,目的都是要引导众生识得本心,而不是落到诗句中感伤情怀。
有位祖师说得好,吟诗作赋,呵佛骂祖,只有一个目的,使行者开悟,恰似那“频呼小玉原无事,只要檀郎认得声。”
3、跟佛学有关的书有哪些
大藏经》《 药师经》《 观音经》《 六祖坛经》《 金光明经》《 阿弥陀经》《 金刚顶经》《 法华经 》《苏悉地经 》《佛说佛名经》《 仁王经》《 高王观世音经》《 天龙八部赞》《 阿含经》《 佛母经》《 伽耶山顶经》《 尊胜陀罗尼经》《 提谓波利经 》《大有经 》《观普贤经》《 理趣经》《 四品法门经 》《十二部经》 中论唯识二十论 因明入正理论 念佛三昧宝王论 金錍论十二门论 三十唯识论 杂阿昆昙心论 释摩诃衍论
佛经名录
《大藏经 》《 药师经 》 《观音经 》 《六祖坛经 》《金光明经 》《 阿弥陀经 》 《金刚顶经 》《法华经 》《金刚经 》《 心经 》《 苏悉地经 》《佛说佛名经 》《仁王经》 《高王观世音经 》《天龙八部赞 》 《阿含经 》《佛母经》 《 伽耶山顶经 》 《尊胜陀罗尼经 》《提谓波利经 》《大有经 》《 观普贤经 》《 华严经 》《 理趣经 《四品法门经 》《十二部经 》 中论 唯识二十论 因明入正理论 念佛三昧宝王论 金錍论 十二门论 三十唯识论 杂阿昆昙心论 释摩诃衍论
以及《佛教故事》等等!
4、你读过哪些有关于佛学经典的书籍如弟子规论语等和自己喜欢的书籍并谈一下自己
地藏经,金刚经,心经,妙法莲华经,佛说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弟子规是属于儒家的经典吧!初学者适合地藏经,能坚持念诵自然有很多的利益,不同的感受。人的心态也会有质的变化,向好的一面变化,信心越足感应越快越大,并且你要把读经的理要明白,并且要在生活中去做到经中所说的道理。就算是基督教的圣经也是这个道理。
5、佛学中有没有关于研究心理的书籍?
佛教不但研究心理学,而且是哲学的心理学。不但是哲学心理学,而且是付诸实践的修行的学问。这和一般的哲学家在台上讲演不同,因为哲学家讲完后该干什么还干什么,佛教则是用哲学思想指导生活,而且付诸实践,就是出家修行。
佛教里面研究心理学的有唯识,实践的有禅修。
介绍几篇之前写的文章。
如何分别有寻有伺(初禅) 编辑 | 删除 | 权限设置 | 更多▼ 更多▲
设置置顶
推荐日志
转为私密日志
覺道清凈禪 发表于2009年07月07日 15:33 阅读(11) 评论(0) 分类: 天下杂侃 权限: 公开
有寻有伺对于研修禅定的人一定知道这个名相是指初禅。但不能以现行来决定他获得有寻有伺(初禅),无寻唯伺(中间禅),或者无寻无伺(二禅以上)。 一解《瑜伽师地论》三十三卷云:有寻有伺者:由于寻伺,未见过失,自地犹有对治欲界诸善寻伺;是故说名有寻有伺。 二解《大毗婆沙论》八十卷云:有寻有伺者:与寻俱法,名有寻。与伺俱法,名有伺。 有寻有伺地也有无寻无伺,无寻无伺地上也有有寻有伺。这样如何分别那,是以离欲否来决定他进入何地。没有离欲的即使是无寻无伺也没有得到定。比如有人他的第六意识不活动,他是不是一定得到定了?这不一定,婴儿有没有欲,因为他的生理不成熟。但婴儿没有得到定,不说婴儿离欲。所以说修学禅定不是回到婴儿状态。 《道德经》第十章“抟气致柔,能婴儿乎。”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这里阐述了道家对婴儿状态的向往和希求。可以看出佛家禅定的修行不是修回到婴儿状态。 另外睡眠无梦的时候没有寻伺的心所,但不能说他是无寻无伺。同样看他是否离欲来决定是否得到禅定。禅修中如何对治掉举昏沉 编辑 | 删除 | 权限设置 | 更多▼ 更多▲
设置置顶
推荐日志
转为私密日志
覺道清凈禪 发表于2009年08月01日 08:39 阅读(13) 评论(0) 分类: 止观禅修 权限: 公开
禅修者在初学的时候最易犯的禅病是掉举,当有一定基础后容易犯禅病是昏沉。下面简要谈谈如何对治掉举昏沉。 初学禅修的时候不能马上就能熟练运用其心修止观。禅修者首先要知道自己的禅病是什么,不能忙修瞎练。因为用的方法不当则适得其反。 《菩提道次第广论》云:“以掉举者,是贪分摄散乱之心,能对治彼,诸经论中,赞厌离故。是故从于知识修信,乃至净修行心以来,若有几许众多熏修,即有尔许速易成办,智者所喜妙三摩地。又非但止修,即诸观修,亦须远离掉沉二过,将护修习。” 对治掉举的方法在《广论》中明确指出,主要用修厌患想。因为掉举是贪分所摄,使之产生散乱之心。假如不用厌离心而用光明想,则更促使心外张,使之产生散乱之心。更难做到心止如水。厌患想有:出离想、人体三十六不净想、无始漂流生死想、大不净观等。 《广论》云:“昏沉如云:‘云何昏沉?谓痴分摄,心无堪能,与一切烦恼及随烦恼助伴为业。’” 相反在有一定禅修基础后心往往容易昏沉,而一些不明其中道理禅者,却以为坐在那心没有怎么动是如法的境界。其实昏沉是痴分摄,心没有堪能性,就是说心力若没有力量。这时候要用光明想。这时候不应修厌患所缘,因为厌离心令心向内摄,还要用观慧思,简择乐境,能够除昏沉。光明想有:佛像等极殊妙事,日月光等诸光明相等。 上面简要略谈止观禅修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对治方法。止观修习中会有依每个人的不同,会有很多境界出现。若要对治则须具体分析,决不能忙修瞎练。禅修中做到不出问题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跟定一位有禅修经验的师父,遇到问题及时请教解决问题。二是通读经论,熟练掌握经论中涉及的具体问题。这种方法也可以和有经验的师父学通经论后自己实践。《清净道论》说定品中详尽举例说明了这两种方法。
6、有关佛教的诗词
赠琴僧
太古清音发指端,月当松顶夜堂寒,
悲风流水多呜咽,不听希声不用弹。 --雪窦重显
送僧之金陵
胜游生末迹,杳自狎时群。卷衲消寒木,扬帆寄断云。
曙瓶花外汲,午磬浪边闻。别后石城月,依依远共分。 --雪窦重显
·送宝月禅者之天台
春风吹断海山云,别夜寥寥绝四邻,
月在石桥更无月,不知谁是月边人。 --雪窦重显
忘惶
方春不觉来朱夏,秋色蝉鸣翠影斜。
夜来风急柴扉破,满地霜铺落叶花。 --投子义青
颂投子答月圆未圆
圆缺曾伸问老翁,石龟衔子引清风。
咋朝木马潭中过,踏出金乌半夜红。 --投子义青
白云与我最相知
白云与我最相知,我住山时它亦随,
侵早和风辞嶂外,晚来依旧护柴扉。 --湛然圆成
雪里梅花初放
雪里梅花初放,暗香深夜飞来,
正对寒灯独坐,忽将鼻孔冲开。 --憨山德清
半窗松影半窗月
半窗松影半窗月,一个蒲团一个僧,
盘膝坐来中夜后,飞蛾扑灭佛前灯。 --石屋清珙
憨山德清
底事分明在已弓,不须向外问穷通。
但能角处回光照,莫被尘劳困主公。
颂平常心是道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无门慧开
寒 山
自乐平生道,烟萝石洞间,野情多放旷,常伴白云闲。
有路不通世,无心孰可攀?石床孤夜坐,圆月上寒山。
好鸟关关知我意
午窗定起书沉沉,触目虚拟一片心,
好鸟关关知我意,尽情啼破绿杨阴。 --大歇仲谦
行看流水坐看云
闲居无事可评论,一炷清香自得闻,
睡起有茶饥有饭,行看流水坐看云。 --了庵清欲
山 居
林麓结茅屋,澹然称所居。松风惊破梦,涧水静涵虚。
春老花犹媚,秋残叶未疏。良宵无限意,东岭月初生。 --丹霞子淳
统一
聂鲁达(智利)
所有的叶是这一片
所有的花朵是这一朵
繁多是个谎言
因为一切果实并无差异
所有的树木无非一棵
整片大地是一朵花
-----------
五祖的佛谒
身是菩提树,身如明镜台
时时勤扫佛,何处惹尘埃
六祖的佛谒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过崆峒山
凿破云根一径通。禅栖远在碧霞中。岩穿雪窍千峰冷。月到禅心五蕴空。
顽石封烟还太古。斜阳入雨洒崆峒。山僧不记人间事。闻说广成有道风。
五台山
名山胜概自天开。一万菩萨住五台。积雪千年僧入定。祥云一朵□初回。
奇哉金色清凉界。乐也曼殊智慧才。前后三三是多少。喜师行脚不徒来。
夜泊洱海
数年不作海天游。今夕乘风一泛舟。似箭灵槎穿巨浪。如霜皓月映高秋。
钟鸣断续隋唐寺。渔唱沧浪芦荻洲。欲问前朝争战事。恐惊波底老龙愁。
寄妙岩同参
岁使人归说大名。始知驻锡在杭城。廿年契阔音书杳。两地想思感概增。
禅友同参皆老大。离群索处费经营。何时再集东林寺。重把诗文仔细评。
梅开在冬至后一日
天道循环岂数哉。一阳初复透三才。梅花早布人间信。葭管时飞琴上灰。
按候应知阴已往。占云可决泰将来。这般默露天心处。独有禅翁预解怀
厦门虎溪与会泉上人夜话
溪连海气逼虚空。一道悬崖小路通。山色重重图画里。人家隐隐雾烟中。
鹭江水静月铺白。雪岭枫高霜染红。更感会公多雅意。烹茶相对话无穷。
心理学(XLX.NET)文章,转载需注明出处 https://www.xlx.net/xinlikepu/22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