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原理解释思维的变化,思维在心理学中的解释
导读:本文介绍了心理学中思维、意识、心理和智力等概念的定义和关系。通过阅读文章,我们可以了解到心理现象是信息流在知识结构上运行的过程和结果,包括感知觉、记忆、学习和思维等。其中,思维是人们处理事物的能力,但是也存在好坏之分。如下为有关心理学原理解释思维的变化,思维在心理学中的解释的文章内容,供大家参考。
1、心理学原理解释思维的变化
《知觉生长模型》可以统一解释所有心理现象,包括思维的变化。下面是最简单的介绍:
感知觉,记忆,回忆和思维它们各有不同作用,相互配合,共同构成了人类神奇的“灵魂”。从《知觉生长模型》角度看,它们都是意识流在知识结构上运行,与信息载体及信息痕迹相互作用的结果。
它们与思维的区别如下:
感觉主要是外来具有强大推动力的兴奋能量进入感觉器官,最后转换成为意识流,意识流的兴奋能量在知觉单元内扩散,产生知觉。即感知觉的兴奋能量只能来自外界环境,而思维的兴奋能量可以来自内部和外部。感知觉兴奋能量的扩散范围只能到达知觉单元,兴奋能量超出这一范围的扩散、运行就叫思维。如看见鲜花,产生感知觉。想摘花,超出感知觉的范围,就叫思维了。
由感觉系统进入的外来兴奋能量与信息载体相互作用,雕塑出信息痕迹,这个过程就是记忆的过程,雕塑出信息痕迹的结果叫记忆。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同样会留下信息痕迹,即思维记忆,传统心理学不叫记忆,叫思维的过程(思考)和结果(理性认识)。
把过去的知识经验在头脑中重现出来,就是回忆。这是意识流在推动力和吸引力的作用下,兴奋能量到达贮存着信息痕迹的表象和知觉单元,将贮存的信息反映出来,这个过程叫回忆。回忆和辨别、理解、概括、概念、分析、综合、比较、直觉、灵感等等都是思维的表现形式之
一。
总之,所有心理现象(包括感知觉),都是意识流在推动力和吸引力的作用下,在知识结构的知觉单元之间运行的过程和结果,是相互配合,连续不断,变幻莫测的统一的过程。是心理学将这个统一的、综合的过程分解成若干特征部分的结果。
睡眠中,兴奋能量与信息痕迹相互作用,产生梦境,梦境中可以有合符逻辑的言语、行为,甚至出现灵感。但是,这些都不是思维现象,因为清醒状态是思维必须具备的条件。当然,灵感或某些梦境都可以马上让人从睡眠中觉醒,引起注意(集中注意的状态),不过,觉醒前兴奋能量在知识结构的知觉单元之间运行产生的结果确实不能称为思维,这也是心理学应该做出的分辨。
注意是兴奋能量集中的状态。意识是清醒的状态,是知觉的状态。知觉域的范围就是意识的范围。
综上所述,《知觉生长模型》确实将所有心理现象统一在一个模型上了。利用这个模型,我们可以进行“灵魂”的演绎工作。我确信:大脑确实是以统一的、综合的功能进行工作的。希望这个模型能够抛砖引玉,成为研究工作的起点。 坑洞理论比较接近本质,每一个人都有缺失的部分,寻找爱情的过程就是填补坑洞的过程,但坑洞理论指出填补是一种逃避,无济于事,因此爱情最终会让人失望,并不是爱情的错,而是人们错误地利用了它
2、思维在心理学中的解释
所谓定势思维是心理学上的一个概念,是指人们在认识事物时,由一定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某种思维准备状态,影响或决定同类后继思维活动的趋势或形成的现象。 思维定势可能会有助于新问题的解决,而有时又会妨碍问题的解决。中学生学习物理时,常常不自觉地把自己习惯了的思维方式运用于新的物理情景中去,不善于变换认识问题的角度,因而造成物理问题得不到正确地解决。如中学生会将过去解题的成功经验错误地用于貌似旧问题的新问题,一些杂志上所谓的“上当题”多是属于由于思维定势的影响而上当。
3、心理、 意识、思维、智力、智能、、、如何区分,它们的具体定义又各是什么呢?
更简单的从顺序来说,有了意识才会产生心理,进而会有思维,然后可以生成智力高低,发展为智能高低。
简要从定义概括下,心理就是直接反应,每个人不同,但是没有好坏和高低之分。
意识是一种客观存在,从精神意义上说,意识是一种更底层的反应。
思维是一种能力的体现,但是仍旧不分好坏。
智力是一种处理事务的能力,这是有高低之分的。但是仍旧是一种存在于思维方面的。
智能可以理解为是从智力升级而来,上升到了思想和行为两方面的因素。
下面是具体的定义。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反应,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人格。
意识是世界的一般规定、一般规律和组成部分,是具有客观实在性同世界的其他组成部分(称之为物质)处在对立统一关系中的具体事物。
思维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直接认识,这一过程称“知觉”,它是由刺激产生的;二是记忆的再现,这一过程称作“回忆”,它是生物钟唤出的;三是组合,它可以由刺激和生物钟两者的作用同时产生。
智力是指生物一般性的精神能力。 这个能力包括以下几点:理解、计划、解决问题, 抽象思维, 表达意念 以及语言和学习的能力。
智能分两者,从感觉到记忆到思维这一过程,称为“智慧”,智慧的结果就产生了行为和语言,将行为和语言的表达过程称为“能力”,两者合称“智能”,将感觉、去记、回忆、思维、语言、行为的整个过程称为智能过程,它是智力和能力的表现。
4、心理学 思维
思维能力是人的智力的核心因素。一个人智力水平的高低,主要通过思维能力反映出来。那么,什么是思维?什么是思维力?怎样培养孩子的思维力?每位家长都应该有正确的认识,并且在教育培养孩子过程中自觉地采取措施,让孩子变得更聪明。
思维,就是通常说的“思考”、“想”、“动脑筋”,是人的大脑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分为两个阶段——感性认识阶段和理性认识阶段。比如,我们认识一个人,先是从知道他的姓名、长相,听他说话、看他做事开始的,以后逐渐对他了解越来越多,直到认识他的性格特点,他的精神境界。这就经历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阶段。使我们完成这个认识过程的核心因素就是思维。在感性认识阶段,人们也要“想”,但那是初步的,只有对客观事物获得了大量的感性材料时,人们才能通过分析、综合,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所以,思维主要表现在理性认识阶段。
思维力,就是一个人进行思维的能力。思维水平的高低,反映一个人的智力活动水平高低。它从不同方面表现出来:
独立性:思维力强的人,必定是善于独立思考的人。在学习中遇到疑难,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都能独立思考,寻找答案。即使他请教别人,查阅资料,也是以独立思考为前提。
灵活性与敏捷性:思维力强的人,对总是瓜迅速而且灵活,不墨守成规,能比较快地认识、解决问题。
大家都知道“曹冲称象”的故事:有人让少年曹冲称一头大象的重量,这对一个小孩子是大难题。可是曹冲经过迅速而灵活的思考,很快有了办法。先让大象站在船里,刻上水位记号,然后把大象拉下来,往船上装石块,达到原来水位记号停止。石块的重量就是大象的重量。曹冲的思维力很强,上述几个特点都表现出来了。
逻辑性:思维力强,想问题严密而且科学,不穿凿附会,不支离破碎,得出的结论有充足的理由、证据,前因后果思路清晰。
全面性:思维力强,看问题不片面,能从不同角度整体地看待事物。
创造性:思维力强,对问题能提出创造性见解,别人没想到的,他能够想到。
关系思维,有一门新兴的科学——思维科学,是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首先提出来的。这方面的书籍出了很多,我们这里很难作全面介绍。有条件的家长可以找这方面的书读一读。
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家长是能够有所作为的。
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
年龄小的孩子遇到疑难问题,总希望家长给他答案。有些家长就真的把答案告诉孩子,当时解决了问题,但从长远来说,对发展孩子智力没有好处。因为家长经常这样做,孩子必然依赖家长的答案,而不会自己去寻找答案,不可能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高明的家长,面对孩子的问题,告诉孩子寻找答的方法。也就是启发孩子,一个问题应该怎样去想、去分析,怎样运用自己学过的知识和经验,怎样看书,怎样查参考资料等。当孩子自己得出答案时,他会充满成就感,思维能力提高而且产生新的动力。
让孩子经常处在问题情景之中。
问题是思维的引子,经常面对问题,大脑就活动积极。当孩子爱提各种各样问题的时候,家长要跟孩子一起讨论、解释这些问题,家长的积极主动对孩子影响很大。特别是家长也弄不懂的问题,通过请教他人、查阅资料、反复思考获得圆满答案,这个过程最能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孩子一两岁以后,有的不爱向家长提问题了,家长应该主动提出一些问题进行讨论,包括家庭遇到的一些疑难问题。有时,家长应放下架子,向孩子请教一些自己不懂的问题,这些做法,对发展孩子思维有好处。
跟孩子一起收集动脑筋的故事和资料。
动脑筋的故事和资料很多,有的是真人真事,有的是寓言故事,有的是科普性读物。家长、孩子共同收集,整理好放在书柜的一角。空闲时间,大家可以翻阅这些资料,互相讨论感兴趣的问题。
搞家庭智力竞赛。
利用节假日进行,家长和孩子轮做主持人,谁主持谁准备竞赛题目,设立小奖品或其他奖励措施。为了增强气氛,可以请亲友或其他小伙伴参加。准备过程和竞赛过程都是训练脑力的过程。
讨论、设计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孩子的生活中、学习中,在家庭生活中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解决。家长应引导孩子并与孩子一起共同讨论、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付诸实施。这个过程中,需要分析、归纳,需要推理,需要设想,需要设想解决的方法与程序。这对于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有好处。
总之,为了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家长经常想到创造动脑筋的氛围,鼓励孩子多想、多问、多实践。脑子是越用越灵。为了孩子提高思维能力,既要重视学习过程,也要在功课以外想些办法。
心理学(XLX.NET)文章,转载需注明出处 https://www.xlx.net/xinlikepu/24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