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必须心存敬畏,包括哪些敬畏,如何培养人的敬畏之心,爱岗敬业
导读:本文讲述了党员干部必须心存敬畏,包括敬畏规则、敬畏群众、敬畏良心。这些敬畏有助于党员干部走好人生每一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文章也强调了敬畏的重要性,并呼吁家长要重视孩子的敬畏心培养。敬畏是一种人生态度,一种品德,一种约束,需要时刻保持清醒和戒惧,以维护社会、学校、公共场所的秩序和规章制度。如下为有关党员干部必须心存敬畏包括哪些敬畏,如何培养人的敬畏之心爱岗敬业的文章内容,供大家参考。
1、党员干部必须心存敬畏 包括哪些敬畏
作为党员干部特别是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想走好人生每一步,要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需要心存敬畏,敬畏规则、敬畏群众、敬畏良心,唯有如此,他的人生才是自由的人生、幸福的人生、完美的人生、有价值的人生。否则,一切都不会实现。
2、如何培养人的敬畏之心 爱岗敬业
敬畏,是人类童年时期萌发的一种基本情感。
有敬畏心的孩子比较容易遵守各种规则,听师长的话,对人恭敬,理性正直。
何谓敬畏?敬畏是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保持的一种尊重、畏惧。这种“敬”是对事物发自内心的尊重,这种“畏”不是单纯的畏惧,而是对自身行为的一种警示和自省。因为“敬”会有所为,它告诉人应该怎么做,因为“畏”又会有所不为,它警告人不该做什么。敬畏是一种人生态度,一种品德,一种约束。
然而,在我们的教育中,敬畏这一课通常是缺失的。
特别是一些富二代、官二代,他们在相对优裕的环境中成长,觉得家境不错、父母了不起,认为自己有很多优势。但他们缺乏有关“敬畏”的教育,甚至认为自己可以不遵守最基本的法律法规。这些孩子的行为和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初衷背道而驰,有的甚至成为社会的罪人。
培养孩子的敬畏之心,首先要让孩子敬畏生命。生命是神圣的,生命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唯一的、不可复制的。敬畏生命,珍爱生命,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规范。
敬畏生命,才会更加珍惜生命,才不会随意做出伤害自己或他人的事情。
其次,敬畏大自然的力量。对于无法抗衡的自然力量,我们只能选择顺从,否则自然一定会让我们得到“回报”。如果我们变本加厉地向大自然掠夺,有时候自然界就会让洪灾、泥石流、雪崩来“报复”人类。人类很渺小,更多的是无能为力。森林减少、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气温升高等,一系列危及人类生存发展的问题接踵而来。
这就是人类对自然缺乏敬畏之心所产生的后果。不敬畏自然,大自然就会反过来惩罚人类,使得人类在大自然面前彷徨无措。
再者,要敬畏父母。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敬畏父母,就是感恩父母的倾力付出。懂得父母之爱的宽厚、无私,是对自
己、对亲人的尊重。
还要敬畏法度。敬畏法律,从而遵纪守法、循规蹈矩,避免法律惩罚而不越雷池。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法律是人类社会共同制定的行为规范和准则,是社会良性运转的砥柱。
一个社会如果没有对法律的敬畏,后果是非常危险的。现代社会中,有的人目无法律,肆无忌惮地违法犯法,就是缺少对法律的敬畏。
敬畏土地,敬畏劳作,就会反省自己的浅薄与浮躁;敬畏他人,就会尊重、关心他人,不轻侮、不敷衍。敬畏工作,就能尽心尽力、用心做事。
古人云:“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遗憾的是,现在孩子的敬畏之心正在弱化。
培养孩子的敬畏之心,才能让孩子自律,才能自觉维护社会、学校、公共场所的秩序和规章制度。心存敬畏,人会谦和理智,对待事物也会客观理性。所以,父母在教育子女时,一定要补上“敬畏”这一课,这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一种品质。
3、敬畏意识就是要敬畏哪些方面
所谓常怀敬畏心,就是心有所畏,行有所止,严格要求自己,那怕在日常小事和生活细节上都守住底线,严于律己。
“思”而出乎理智、“做”而有所顾忌、“行”而不忘法纪。
敬畏的词意是:既恭敬又畏惧。
敬畏不同于恐惧。恐惧是一种本能,它是靠直觉瞬间产生的,所恐惧的对象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敬畏的形成是人们始终处在“清醒”而又“戒惧”的状态,运用理性思索功夫产生的一种心理情怀,是对恐惧的哲学升华。
敬畏是“敬畏相连,敬中有畏,畏中有敬”。敬畏意识不能简单地被理解为将敬与畏相叠加,而是将二者相融通。
孔子讲,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论语·季氏》)。
孟子说,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孟子·尽心上》)。
荀子对敬畏的内容作进一步提炼:“天地者,生之本也;祖先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荀子·礼论》)后来儒家以此又概括出“天、地、君、亲、师”五者为敬畏的对象。
总之,应该敬畏的对象有很多,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敬畏自然、敬畏生命、敬畏人民,敬畏是一种美德,而无所畏惧常常是破坏的根源,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灾难。
康德说,我唯一感到敬重的就是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敬畏对于我们的道德养成,对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有重要的意义。
敬畏是一种美德,而无所畏惧常常是破坏的根源,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灾难。
为人要有敬畏意识,要有对生命、法律、道德等的敬畏之心。俗话说得好“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不到”,“头上三尺有神灵”,其实人的一生总要怕点什么,这就是中国古代的“相克”。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不相克,也就不相生,只有心存敬畏,才能防止心灵和道德的滑坡,才能生生不息。
。
心理学(XLX.NET)文章,转载需注明出处 https://www.xlx.net/xinlikepu/36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