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儿童观,幼儿心理学名词解释,儿童心理理论
导读:本文介绍了儿童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原则。儿童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心理发生、发展和规律的一门科学,和婴儿心理学、学龄儿童心理学、少年心理学、老年心理学等分支学科。研究儿童心理理论、儿童心理的认知发展、儿童心理的测量与评估、儿童心理的个性发展等方面的内容。在儿童心理学的研究中,需要遵循客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定量与定性研究结合原则以及儿童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儿童心理学的应用领域包括儿童教育、儿童医疗卫生、儿童文艺、儿童广播电视等社会实践领域。如下为有关什么是科学儿童观(幼儿心理学),名词解释:儿童心理理论的文章内容,供大家参考。
1、什么是科学儿童观(幼儿心理学)
幼儿心理学是研究幼儿(3-
6、7岁入学前儿童)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幼儿心理学和婴儿心理学、学龄儿童心理学、少年心理学、老年心理学等都是发展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和幼儿卫生保育教程、幼儿教育学、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等教育理论课都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
2、名词解释:儿童心理理论
儿童心理理论是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逐 渐发展出一种对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的理 解能力。
他们开始理解自己所思考的、知 道的、感知的以及所相信的也许与其他人 有所不同,并开始了解到人们的许多行为 是由他们自己的知识和信念引起或推动 的。儿童的这种能力被心理学家称为“心 理理论”(Theory of Mind)。
心理理论问题 自Premack和Woodruff于1978年提出以 来1,对它的研究已成为继皮亚杰关于儿 童认知发展的研究和元认知的研究之后, 又一个探讨儿童心理表征和心理理解的崭 新视角和范式。
3、怎样理解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原则
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基础分支,也是高等院校中给学生开心理学课中一门主要的课。
儿童发展心理学既是一门理论性的基础学科,同时也是具有实践性的应用学科,强调它的综合性特色。也就是说,教育心理学既要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的基本规律、概括理论、原理为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要关注教育教学情境中的具体问题,并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具体的原则、操作的模式、策略和方法。既要重视教育的基础理论研究,也要重视应用开发的研究。
1、客观性原则是指研究者的态度应是实事求是的,在教育领域的研究中,要按照心理现象的本来面貌加以揭示,不能凭主观臆想作结论,这样才能揭示心理现象的事实、本质、规律和机制。
2、系统性原则是指用系统的观点来考察心理现象。人的心理规律是一个整体的系统,是动态的、开放的系统。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研究心理现象时要考虑的是整
儿童发展心理学图
体性,注重各种心理现象之间的关系。
3、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教育心理研究的过程中,从选题到具体的研究过程,要以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为指导,这样可以避免研究的盲目性,增强自觉性,提高研究的效率和水平。在重视理论指导的同时,要重视对于教育实践的考察和研究,从教育实际需要出发,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联系起来,这样才会有所发现,有所进步,也才可能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成果。
4、定量与定性研究结合的原则。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是十分复杂的,因此,在研究中既要重视定量的研究也要重视定性的研究。定量研究是对研究对象的特点进行量的分析,平均数、中数、众数、标准差等,定性分析就是对学生在不同教学方式下动机行为的具体特征、注意力集中的表现、参与教学的状况、兴趣性表现、师生互动的情况、课堂气氛以及学生的主观报告的内容进行分析。
4、儿童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儿童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心理发生
、发展的特点,及其规律的发展心理学分支。儿童心理学在儿童
教育、儿童医疗卫生、儿童文艺 、儿童广播电视等社会实践领域
中具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儿童心理学解释 儿童心理学一般以个体从出生到
青年初期(14~15岁)心理的发生和
发展为研究对象。
在西方文献中,儿童心理学与“儿童发展,以及狭义的“发展心理学”在意义和范围上基本相同。
5、儿童心理的整体发展的观点对学前教育有什么指导意义
合理的幼儿发展观、教育观。
有助于 教育者更合理地开展幼儿教育工作。
儿童教育是幼稚园与家庭共同的责任。
倡导幼儿园的教师和家长密切合作,做家庭教育的助手。
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习做人,培养幼儿独立精神。
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精神。
6、世界上有几个关于心理发展的理论,关于小孩子的
比较有影响的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心理理论主要有以下:
1。以Wellman为代表的理论论;
2。以Leslie为代表的模块论;
3。以Harris为代表的模拟论;
4。以Moore为代表的匹配论;
5。由Russell提出的执行功能说;
6。两成分认知模型理论。
7、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学说有哪些?
一、学龄前期儿童心理特点
1、学龄前儿童指的是3—7岁的儿童。此期儿童大脑的重量继续增加,到6—7岁时脑重量达1280克,基本接近成人。神经纤维继续增长,分枝加多,长度加长,能更有利于神经联系。到6岁,神经髓鞘基本上发育完成,神经传导也就更加迅速、准确。
2、大脑各叶的分化到6岁末也渐趋成熟。
大脑结构生理的日趋成熟,为儿童行为的发育打下了良好基础。随着神经系统的发育,学龄前儿童的兴奋和抑制功能在不断增强,兴奋过程也比以前进一步增强。儿童每天醒着的时间,比以前相对增加。7岁儿童每天睡11个小时就足够了,这使儿童有更充足的时间参加游戏和学习实践活动。
二、学龄前儿童的发展特征
1、学龄前儿童生长变化速度惊人
在这个短暂的时期里,儿童学习语言,产生自我意识和在特殊文化背景下的自我环境意识。这一时期儿童的生长发育是有规律、有顺序的。例如,在学走之前必须先学站,学会简单词汇之后才能学会使用复杂句子。
2、学龄前儿童过认知能力有了全面的发展
由于儿童不仅个性有别,所处的文化环境也各不相同,这方面的跨文化研究还有待深入。
斯洛宾曾对英国、芬兰、前苏联等国儿童语言发展作了研究,他指出各种文化环境下的儿童大约都是在开始走路的同时开始说话。3岁时已掌握了1000个词汇,具备了正确使用语法结构的基本能力。
。
心理学(XLX.NET)文章,转载需注明出处 https://www.xlx.net/xinlikepu/40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