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关注个别幼儿心理,为什么纲要强调幼儿获得知识与技能要注重过程而不是结果
1、为什么《纲要》强调幼儿获得知识与技能要注重过程而不是结果
一、发展的可持续性原则——“教什么” 《纲要》明确指出,“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奠基意味着与未来发展的关系。近几十年来的脑科学、生理学、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也都揭示了一个共同的事实,那就是早期经验与未来发展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一切告诉我们,幼儿教育的功能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着眼于未来的奠基工程,具有潜在效应和长远效应。
为此,必须改变人们对教育急功近利的期望,幼儿园教育应着眼于儿童发展的长远目标,要特别注重那些对儿童一生产生影响的品质,为其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就是发展的可持续性原则。在遵循这一条发展的原则时,也许我们考虑更多的是幼儿阶段应当“教什么”的问题,即为幼儿的未来发展奠定一个什么样的基础。我们认为,在考虑“教什么”的时候,有两点是必须要把握的:1. 教育的即时效应和发展的潜在性问题。
2.培养终身受益的品质。
二、发展的全面性和差异性原则——“如何教”。 《纲要》提到要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而且要为“所有在园幼儿的健康成长服务”,“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发展”。这里体现了儿童发展的全面观,其意义包含两个方面:对个体而言,应当培养一个和谐发展的完整儿童,而不是忽视孩子的多种需要,在其各方面潜力还未发掘就被抑制,过早地分化而使其单方面发展的儿童。
对整体而言,教育是面向全体的,而不是面向少数资优儿童,也不是只抓大多数中等水平的儿童,而是面向每一个包括有特殊需要的儿童,那就必须“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纲要》),这里又体现了发展的差异性。在教与学的关系中,实施发展的全面性和差异性原则,也许更多涉及到的是集体教学和个别化教学的问题,即考虑的是“如何教”。
1.发展的全面性 首先,就个体来说,要保证“多方面发展”,也就是要培养一个完整的儿童。因此,如何看待特教 育问题尤为关键,特色教育应该在满足孩子多方面发展的基础上进行,而不应该将单项技能训练的特色看成是全面发展的途径。满足幼儿全面发展的需要,最好的办法就是关注成长环境的生态平衡,以发展的需要来平衡各种环境因素。
其次,就整体来说,要保证“所有在园幼儿”的成长,每一个幼儿的发展,也就是教育要面向全体。教育要面向全体并非是教师面向全班的所有孩子进行集体教学。真正的面向全体,应当从满足表面的教育机会均等,到追求每个儿童都拥有同等的发展机会。 2.发展的差异性 因材施教的原则对每个教师并不陌生,然而尽管我们为之努力,但终究因其实践不利而一再被强调。
幼儿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发展水平的差异、能力倾向差异、学习方式差异和原有经验差异。传统的集体教学时难以实现这一目的的。我们所能做的最好的方法是创设一个丰,富多样的、多功能、多层次,具有选择自由度的环境。让孩子有机会根据自身的特点和自己特有的方式同化和吸收外界。教师在此过程中了解孩子,个别化的指导。
《纲要》指出:“保证幼儿每天有适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时间”,当前幼儿园的区角活动就是这样的活动,当然区角活动要实现因材施教的功能,必须创设丰富的环境,满足个体的需要。
三、发展的规律性原则——“何时教” 为了很好地落实这一引导发展的原则,我们就必须理解“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所蕴涵的意义。
我们认为,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是客观的、必然的,是不以成人意志为转移的,所以尊重儿童的发展规律,就必然将它与发展的时机联系起来,落实到幼儿园的教育,可能会更多地考虑教育时机的问题,即“何时教”。发展的规律性可以在三个层面上加以解释。
1.发展的能动性问题教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并不是环境对个体的简单塑造,儿童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其自身规律的作用,即“学习是建构知识,而不是传递知识”,教育和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儿童建构过程的支持或妨碍,因此把握“教”的时机,则应把握儿童的建构过程。
对儿童认知发展的认识已从个体建构走向了社会建构,今天的许多幼儿教育改革实践,都既强调幼儿个体对环境的自主作用,也强调了教师的作用,还强调了同伴之间的相互作用。 2.发展的阶段性问题。
儿童的发展有着一张自然展开的时间表,表现为发展的若干个阶段,某一个发展阶段内具有相对稳定的特征,表现为持续发展的量变累积,阶段之间有明显的差异,产生发展转化的质变现象,新阶段总是在前一个阶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3.发展的自然性问题。发展是在天性的基础上展开的,天性是自然赋予孩子的,非人力所能控制。只有在天性的展现中我们才能把握孩子多种发展的可能性,使潜在的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
相反,窒息和扼杀天性的人为控制,是将孩子自身发展的多种可能性向现实转化的机会给限制住了,使孩子按照成人的要求改变发展方向,这样的发展绝不是这个孩子的最佳发展。所以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就要尊重孩子的天性。
2、如何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
温五幼黄仲勤[摘要]: 当代幼儿多数为独生子女,在家事事依赖父母,事事以父母为中心。人生道路父母早就为他们安排好;这样就更加影响幼儿个性化的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发展个性、促进每个幼儿个性发展已成为当代幼儿教育的重要目标。
幼儿教育是多层面、多元化的系统工程、是家庭、幼儿园、社会密切结合的综合整体,它对幼儿的发展,尤其是个性方面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个性化发展是指个体按各自特定的方式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形成相对稳定而独特的健康个性。它有三个显著的特点:一是满足需要;二是发展兴趣;三是实现潜能。
[关键词]:赏识行为结果个性化 成人赏识的眼光,能使孩子创造出奇迹.赏识,是激发孩子兴趣最好的营养剂赏识从哪里来!有一位心理学家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要是:渴望被赏识。”来自科学的思维方式:永远为孩子的长处而骄傲,不为孩子的短处而遗憾,不盲目地拿孩子同别人的孩子比较.如果总用孩子的短处同别人孩子的长处比.幼儿园幼儿处于个性萌发阶段,所以在此时培养幼儿富有个性化的发展十分重要。
在实际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对幼儿进行赏识教育,是促使孩子性格开朗、形成自信、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其所能达到的教育效果往往出乎我们的意料。那如何如何让赏识的教育有效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呢?我结合自己工作经验,认为应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赏识孩子的行为过程,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 我经常在幼儿离园这段时间,去观察家长接孩子的言语、行动、表情等,总能让我发现很多。
举个例子,有次离园活动是请小朋友继续完成兴趣课上的花雨伞的作品。孩子们个个手握蜡笔,一副专注的样子,整个活动充满着艺术的气息,虽然未完成作品,但从他们手的蜡笔上能看到五颜六色,带有抽象感觉的“花伞”的雏形。“你看看你!这么不专心!画成这样!”一句责怪的话语打破了刚刚的寂静,原来是一位家长发现孩子在涂色时不小心画出来,破坏了画面的美观而正在愤怒。
其实这样的现象在我们周围是屡见不鲜的,并不足为奇,那家长这样的训斥带来的后果是什么呢?你想一想,孩子会害怕,会沮丧,会责怪自己,甚至自信心受到损伤。本来他正准备信心十足地完成自己的得意之作,好好地在家长、老师、小伙伴面前展示一番,得到大家的赞许,现在却因为一点点小失误而彻底破灭了,是谁的错呢?
让我们想一想,如果这位家长在发现孩子的失误时能冷静地对待,比如换个方式,以鼓励、安慰的方式来解决,是不是会不一样呢?其实孩子在画出这一笔后,他肯定也在责怪自己,如果我们能这样对孩子说:“你刚刚不专心,画出画面,我觉得真可惜,再来画一张,现在认真些,好吗?我想你一定会画得更好!
”这样指出孩子的错误,提出改正建议,既没有打击孩子的自信心,损伤孩子的自尊心,又让孩子从惧怕失误到敢于面对失误,这样是不是更好呢?作为父母应该教育孩子有勇气去面对不完善的结果,敢于面对错误,并从错误中学习经验和教训。 要让孩子从小就知道“失败”也是学习中的一个过程,是一个走向成功的过程。每个人的人生旅途上不可能都会一帆风顺,难道你要让你的孩子永远对失败低头吗?
作为教师有时候会和家长一样关注幼儿作品或者一件事的完成的圆满,而忽略了每个孩子身上有的很多潜能,潜能的发挥与成人对孩子们的赏识分不开,投以欣赏的眼光,兴趣才有可能转化为特长. 在教育过程中要正确分析幼儿的情况,帮助幼儿正确对待不足和失败,培养大胆、勇敢、坚毅的意志品质。帮助幼儿发扬自己的长处,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培养自信心。
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有的幼儿画画画得好,有的幼儿唱歌唱得好,有的幼儿动手能力较好,他们在自己喜欢的领域里活动时是非常投入,非常自信的。老师应了解每个幼儿的特点,帮助幼儿在某些领域活动中获得成功,使幼儿建立起自信,从而促进其他方面的发展。&
心理学(XLX.NET)文章,转载需注明出处 https://www.xlx.net/xinlikepu/52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