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与科学心理观的核心内容
导读:本文介绍了发展心理学的定义、科学心理观的主要内容以及皮亚杰的相互作用理论。发展心理学研究心理发展规律,包括心理的种系发展和个体心理发展。科学心理观强调具有适应力、了解自己、保持实际需求、学习经验等。皮亚杰的相互作用理论认为遗传和环境因素对心理发展影响需通过个体内部心理结构的中介作用实现。青少年身心发展具有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和互补性。如下为有关发展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与科学心理观的核心内容的文章内容,供大家参考。
1、名词解释(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 是研究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描述心理发展现象,揭示心理发展规律。心理发展有广义的和狭义的两方面,广义的心理发展是指包含心理的种系发展、心理的种族发展和个体心理发展;狭义的心理发展仅指个体心理发展。个体心理发展的研究对象是人生全过程各个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这些年龄阶段包含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等时期
2、科学心理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科学心理观的主要内容是
一、具有充分的适应力;
二、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度的评价;
三、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
四、不脱离现实环境;
五、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六、善于从经验中学习;
七、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八、能适度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九、在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
十、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3、发展心理学:皮亚杰的相互作用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主要观点:遗传和环境因素对心理发展的影响必须通过个体内部心理结构的中介作用才能够实现。
皮亚杰
皮亚杰是儿童心理学、发生认识论的开创者,被誉为心理学史上除了弗洛伊德以外的一位“巨人“,其提出的发生认识论不仅是日内瓦学派的理论基础,也是欧洲机能主义的重大发展。它开辟了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途径,对当代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和教育改革具有重要影响。
新皮亚杰主义
皮亚杰的理论产生于20年代,到50年代已完全成熟,并风行于全世界。很多儿童心理学工作者对皮亚杰理论进行了研究,并对他的实验进行了重复性的检验。据估计,仅仅关于“守恒”一项内容的重复,验证实验就达3000次以上。这种情况就使得皮亚杰理论有了新的进展。
促使皮亚杰理论获得新的进展的主要原因及其表现有三个,这三个均可成为新皮亚杰主义。
4、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有哪些?
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
(1)个体身心的发展的顺序性。个体身心的发展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顺序,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证明,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在个体的道德认知过程中,也具有普遍的推广意义,人的道德认知遵循着从前世俗水平到世俗水平,再到后世俗水平的发展过程。这对于教育工作有非常重要意义。
(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前后相邻的阶段是有规律地更替的,在一段时期内,发展主要表现为数量的变化,经过一段时间,发展由量变到质变,从而发展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阶段。
(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方面。首先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地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发展不平衡地第二个方面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有的方面在焦躁的年龄阶段就已达到较高地发展水平,有的则要到较晚地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的水平。人的身心不同方面有不同的发展现象,越来越引起心理学家的重视,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所谓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对个体某一方面的训练可以获得最佳成效,并能充分发挥个体在这一方面的潜力。错过了关键期,训练的效果就会降低,甚至永远无法补偿。
(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互补性反映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它首先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互补性也存在于心理机能与生理机能之间。人的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能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互补性告诉我们,发展的可能性有些是直接可见的,有些却是隐现的,培养自信和努力的品质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个体差异性在不同层次上存在。从群体的角度看,首先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它不仅是自然性上的差异,还包括由性别带来的生理机能和社会地位、角色、交往群体的差别。其次,个别差异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其中有些是发展水平的差异,有些是心理特征表现方式上的差异。在教育工作中发现研究个体间的差异特征,做好因材施教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指导下,在实践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教学活动的结构和方式。
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是:
(1)由单一教学模式向多样化教学模式发展;
(2)由归纳型向演绎型教学模式发展;
(3)由以“教”为主向着重“学”的教学模式发展;
(4)教学模式日益现代化。
5、什么是心理?
心理: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反应,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人格。
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普通心理学: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价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的基础学科。 提起心理,有些人总感到神秘莫测,常有人认为学了心理学就能猜度人心,甚至有人把心理学研究与算命、看相等活动等同起来。过去,还有人把心理理解为脱离人的肉体而独立存在的灵魂,宣扬灵魂不死的观念,什么灵魂上天便成神,灵魂入地便成鬼。这些都是对心理的误解,是无稽之谈。 要了解心理究竟是什么?必须先弄清楚两个问题: 一是心身问题,即心理与生理的关系问题。有人主张心生相等论,把心理看成就是生理,这实质上就是取消了人的心理。有人主张心生平行论,这是一种二元论的观点。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科学的心理学关于心生关系的理论是:心理是在生理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生理活动是心理的物质基础。根据现代生理学的研究,心生的关系还应当具体理解为:心理是人体,特别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心理的器官。这就要与中外历史上一个长时期把心理和心脏联系在一起的不科学的说法区别开。人脑产生心理可以从双头人的心理有所不同和大脑受到损伤者其心理活动要发生变化的现象得到证明。 二是心物问题,即心理与外界实物(客观现实)的关系问题。这里也有两种不正确的见解。一种是心物等同论,如庸俗唯物主义观点便是。另一种是心物平行论,如我国古代宋尹学派的观点便是。当然对这两种观点我们都是不同意的。科学的心理学则认为,心物关系是: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客观现实是心理的对象。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的观点,心物的这种关系还可具体理解为:第一,客观性。外界事物是什么样子,头脑中反映的也是什么样子,二者是近似的。第二,主观性。由于每个人的知识、经验、兴趣、世界观不同,对同一事物的反映也不完全相同,它总是带有个人的色彩,这是主观性的表现。第三,社会性。人是社会的一员,对人的心理影响最大的是社会因素。在不同的社会,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条件不同,心理也不相同,一个人如果离开了人类的社会生活,就不会具备人的心理。
6、什么是埃里克森发展理论?(急)
一、理论概述
埃里克森是新精神分析学说的重要代表人物,他接受了弗洛伊德(S.Freud)的人格结构理论,但他并不主张把一切活动和人格发展的动力都归结为生物学方面的原因,尤其是性的原因,而强调社会文化背景的作用,认为人格发展会受特定文化背景的影响和制约。埃里克森在研究了几种文化背景下儿童发展的情况后推断说,尽管不同文化中存在某些差异,但情感的发展变化及其与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却遵循着相似的方式。出于对文化和个体的关系的重要性的认识,埃里克森提出了把自我发展和环境影响结合起来的人格发展阶段论。
埃里克森首先根据自己的临床跨文化观察,将人格发展分成各有侧重、互相连接的八个发展阶段,埃里克森认为个体在每一个发展阶段上都会面临一个确定的主题,或是说一个特定的心理危机。而每一个危机都涉及到一个积极的结果和一个消极结果,所谓积极结果就是指由于特定心理危机得到恰当地解决而使这个危机所对应的发展阶段对人的人格所产生的积极的影响,同样,消极结果是指某个发展阶段对人格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关于八个发展阶段的划分及对人格的影响见下表(表2-1)。
表2-1 埃里克森的八个人格发展阶段
年龄
特定心理危机
积极结果
消极结果
0~1岁 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 内在好的感觉,信任自己和他人,乐观 坏的感觉,不信任自己和他人,悲观
1~3岁 自主对羞怯和疑虑 意志训练,自我培训,能作决定 积极严厉,自负怀疑,关注自我,空虚
3~5岁 主动对内疚 成功的欢乐,主动性,方向性,目的性 对深思的目标和取得的成就感到内疚
5~12岁 勤奋对自卑 能够被生产性的工作吸引,因完成工作而自豪 不适合感和自卑感,不能完成任务
12~20岁 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对内在一致性和连续性有信心,生活充满憧憬 角色混乱,没有固定的标准,感到虚伪
20~24岁 亲密对孤独 感情的共鸣,分享想法、工作和感情 避免亲密,关系淡漠
24~65岁 繁殖对停滞 能投人工作,有建立亲密人际关系的能力 失去对工作的兴趣,人际关系贫乏
65岁以后 自我整合对失望 有秩序感和意义感 怕死,对生活及生活中已得到的或没发生的事情感到痛苦、失望
埃里克森也认为,上述每一阶段都有相应的重要影响人物(significant relations),也就是存在着人际关系的焦点。具体地说就是:第一阶段——母亲;第二阶段——父亲;第三阶段——家庭成员;第四阶段——邻居和学校师生;第五阶段——同伙和小团体;第六阶段——友人;第七阶段——一起工作和分担家务的人;第八阶段——整个人类。
正如其他儿童发展阶段论者(如皮亚杰)一样,埃里克森没有把各阶段看成完全相互独立的。他认为个体的发展是一个整体,因此每一阶段都要受前一阶段所发生情况的影响,并对下一阶段的发展也产生影响。例如,个体能够发展起稳定的同一性,这可能得益于其早期在成就和方向性中获得的快乐(主动性),而非得益于对目标和成就感到的罪疚(内疚感),并且建立了这种稳定的同一性的个体更能继续形成稳定而亲密的人际关系。再如,在第一阶段尤其是生命的头几个月,婴儿开始探索周围的世界是否可靠。由于这个阶段的危机是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所以,如果婴儿得到较好的抚养并与母亲建立了良好的亲子关系,儿童就将会对周围世界产生信任感,这也将有利于下一个阶段自主性的顺利发展。相反,如果儿童在第一阶段对周围世界产生怀疑和悲观,则更可能导致下一阶段产生消极的结果。事实上,在埃里克森看来,所谓健康人格就是以八个阶段各种危机的积极解决所形成的相应品质为特征。但是,任一危机解决的结果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后面的发展阶段有其自身的相关问题,可以为新的发展和可能结果提供改变的机会,所以,在某一阶段未获得积极结果的人,还可以通过以后的发展阶段逐渐得到补偿;同样,曾经获得积极结果的人,也有可能在以后的生活中失掉。
二、对发展性辅导的意义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是发展性辅导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对发展性辅导提供了许多支持和启示。
第一,埃里克森走出了弗洛伊德等人的人格发展生物决定论的观念,强调人格发展的心理基础,注重社会文化环境对个人心理的影响。这就为心理辅导的“合法性”进行了辩护。因为,显而易见,如果个体的人格发展是完全由生物或先天因素控制和决定的话,任何后天的努力对人格的完善都是徒劳的,而心理辅导恰恰就是这种努力的其中一种。
第二,人格发展阶段论从不同阶段个体心理的内在冲突中,用发展变化的观点看待个人的内在心理的成长,这对于发展性辅导模式具有深刻的影响。因为发展性心理辅导的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就是强调辅导的发展性,它认为每个当前发展阶段中出现的心理问题都会影响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心理辅导的最终目标就是消除学生正常发展中可能出现的障碍,最终增进学生的发展能力。
第三,由于发展性辅导要求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针对学生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所面临的任务、矛盾和个别差异,提供一些成长必要的经验,以达到完善个人人格的目标,因此,埃里克森对个体心理的八阶段划分以及提出各阶段的主要矛盾和心理危机,对发展性心理辅导模式是一个极大的支持和充实。尤其是埃氏关于主动对内疚、勤奋对自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和亲密对孤独这四对基本矛盾的揭示与分析,对于发展性辅导模式如何看待学龄期前后发展性辅导的重点及因果联系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埃里克森由于受弗洛伊德的影响,其理论仍然有过分强调本能,相对忽视人的意识、理智等在发展中的作用的倾向;他把许多社会问题如人的人生目标的选择、确立等,归结为心理发展过程中某一特殊阶段的心理任务与希望是否恰当;此外,其发展阶段的划分以及每一对矛盾中主要矛盾的确定是否合理,是否适合不同文化背景,都是我们在理解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时所应注意的。
(《学校发展性辅导》刘宣文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7、心理学的流派、主要观点、研究方法及临床应用
心理学的派别很多,网上去查也可以查到不少,但是就用我自己通过专业学习获得的认识来看是这样的:古典心理学其实是研究人的精神文化,因而属于哲学一类。而后,冯特首先开始了心理学实验,并建立了世界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宣告了科学心理学的诞生。自此以后的大部分心理学都离不开实验,因此也都可以说是实验心理学。在实验心理学范畴中,较早出现的有构造主义流派,他们提倡研究影响心理现象的各个因素。而后,又出现了机能主义流派,它主张研究各个因素之间的运作与联系。再之后,受到这些流派的启发,弗洛伊德从医学与哲学的实践中创立了精神分析流派。早期的精神分析主张性本论,认为驱动人类生存的是性驱力,但是这一主张在当时的保守社会受到了谴责。之后,由荣格、阿德勒等在扎实的古典精神分析流派上创立了新精神分析流派,摒弃了性本论并改进了弗洛伊德的诸多模型和理论,使之更加完善和系统。同一时期还出现了行为主义流派,主张研究人的外在行为,并通过条件反射手段来矫正人的行为风格。再之后还有了人本主义流派,提倡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其中马斯洛提出了人的需求层次理论,并从一开始的5层,发展成了之后的7层。心理学的大致发展就是这样,当然还有格式塔流派、学院流派、日内瓦流派等也都在上述的框架内,故不做具体阐述~具体情况就是这样
8、对小学生什么重要 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描述心理发展现象,揭示心理发展规律。心理发展有广义的和狭义的两方面,广义的心理发展是指包含心理的种系发展、心理的种系发展和个体心理发展;狭义的心理发展仅指个体心理发展。个体心理发展的研究对象是人生全过程各个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这些年龄阶段包含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等时期。
9、发展心理学涉及到的内容包括哪些
一、
年龄阶段的根源
阶段的根源是由心理过程或特征的变化所规定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认知过程起着主导作用。
其中,人类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和规律是发展心理学研究者和学习者必须面对的问题,其中主要有:
1。遗传和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问题,这是心理发展的动因,是心理发展的本质问题。
2。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关系问题,这是心理发展过程的问题。
3。心理发展的内动力和外动力的关系问题。这是关于主体的自生成、自发展的心理动力与环境和教育之间通过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形成自组织发展过程的重要问题。
4。“关键期”问题。这是关于个体早期心理发展是否具有关键期以及如何看待敏感期
二、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特征
年龄特征是心理发展各个阶段的质的规定性,即本质特征。它是不同于任何年龄阶段的典型特征,且具有普遍性。
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表明,心理发展与年龄有密切联系,具体表现如下:1。时间是心理发展的一个维度,心理发展是在时间(年龄)中进行的;2。心理发展与年龄大致对应,而非绝对同步;3。年龄和心理发展不是因果关系。
10、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有哪些
1)个体身心的发展的顺序性。个体身心的发展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顺序,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证明,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在个体的道德认知过程中,也具有普遍的推广意义,人的道德认知遵循着从前世俗水平到世俗水平,再到后世俗水平的发展过程。这对于教育工作有非常重要意义。
(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前后相邻的阶段是有规律地更替的,在一段时期内,发展主要表现为数量的变化,经过一段时间,发展由量变到质变,从而发展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阶段。
(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方面。首先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地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发展不平衡地第二个方面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有的方面在焦躁的年龄阶段就已达到较高地发展水平,有的则要到较晚地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的水平。人的身心不同方面有不同的发展现象,越来越引起心理学家的重视,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所谓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对个体某一方面的训练可以获得最佳成效,并能充分发挥个体在这一方面的潜力。错过了关键期,训练的效果就会降低,甚至永远无法补偿。
(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互补性反映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它首先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互补性也存在于心理机能与生理机能之间。人的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能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互补性告诉我们,发展的可能性有些是直接可见的,有些却是隐现的,培养自信和努力的品质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个体差异性在不同层次上存在。从群体的角度看,首先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它不仅是自然性上的差异,还包括由性别带来的生理机能和社会地位、角色、交往群体的差别。其次,个别差异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其中有些是发展水平的差异,有些是心理特征表现方式上的差异。在教育工作中发现研究个体间的差异特征,做好因材施教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指导下,在实践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教学活动的结构和方式。
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是:
(1)由单一教学模式向多样化教学模式发展;
(2)由归纳型向演绎型教学模式发展;
(3)由以“教”为主向着重“学”的教学模式发展;
(4)教学模式日益现代化。
心理学(XLX.NET)文章,转载需注明出处 https://www.xlx.net/huanlianqinggan/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