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恋对青少年成长的利弊,怎样教育有早恋的孩子
导读:本文讲述了中学生早恋问题的处理方式。虽然早恋可以让青少年更加多彩,但处理不好会影响其他方面。因此,青少年应该把学习放在第一位,班主任应该理解、尊重、关怀、信任学生,引导学生早恋双方更好地处理学习问题,以加快心灵的成熟。班主任也可以充当学生的倾听者和偏袒者,让学生感受到真诚和信任。如下为有关早恋对于青少年成长的利弊,怎样教育有早恋的孩子的文章内容,供大家参考。
1、早恋对于青少年成长的利弊
在不引想学习的情况下好处多,好处如下:
1、上学是枯燥乏味的,早恋能让上学多资多彩
2、早恋能让青少年心中充满爱心
3、早恋能让青少年更懂事、成熟、更有责任感
4、早恋双方能鼓励对方的学习,能让对方对学习感兴趣
… 早恋是青少年成长正常的过程,可以加快心里的成熟,但是早恋处理不好极易影响其他方面,所以青少年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为好,这样就可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3、中学生早恋的问题如何引导学生。很困惑。
近年来,中学生出现“早恋”的现象越来越多了。大文豪歌德也曾说:“哪个少男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 其实,孩子的早恋是正常的心理需要,当他们进入青春期之后,自然而然地会对异性产生更多的好奇,也有着与异性交往的冲动。而早恋也是班主任最棘手的问题,处理不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严重的还会导致意想不到的的后果。
2003年在我带毕业班的过程中就出现过这样的事情。
2003年3月份,我发现班上的陈雷同学上课不注意听讲、成绩直线下降了,并且老是心事重重的样子。陈雷可是我班的学习委员,而且成绩一直在全年级前三名,是一个不错的男孩子,将来肯定能进入重点高中的!我感到十分的痛心。为了能够找到问题的原因,我仔细观察他的学习和日常交往,终于发现他和我班里一位女同学走的很近。我的第一感觉告诉我:他早恋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和他来到一个僻静的地方。因为学生们都很信任我,所以我直截了当的问他:“你现在是不是遇到感情问题啦?”他很诧异的看了我一眼说:“没有。”从他的表情我知道他在说谎。我没有直接拆穿他的谎言,而是告诉他我自己在高中的时候的早恋,并且告诉他我当时的感觉和最终的结果是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他才告诉我他有那回事。这时我确信我的判断是正确的。
为了更好的解决问题,我就告诉他我会保守秘密的,而且不告诉他们的家长。他听了很高兴。我也给他提出了要求,让他要懂得自爱,学会用理智控制自己的感情,做事分清主次。同样我也和那个女同学谈了话。后来,我多次与他俩像朋友一样的谈现阶段的学习、理想,也谈早恋的危害。慢慢的他们认为以前的事情很幼稚,开始在学习上互相竞争,成绩也很快提高了。当年,他们都考入了重点高中。到现在他们还是好朋友呢。
通过这件事的成功解决,我认为作为班主任在对待学生的早恋及引导上,应从“理解、尊重、关怀、信任”八字入手,在此基础上采取科学方法,帮助孩子们度过这段青春期,达到预期的目的。我认为:
首先,教师应充当倾听者,让学生感受的理解和尊重。
一个成功的教育者应该具有足够的耐心与宽容,那么,面对学生中存在的早恋问题倾向更应具有这方面的修养。要想成为一个倾听者的先决条件是必须将自己与学生放在同一个高度上,把自己当作是他们的朋友,乐意听他们诉说,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可能知道学生最真实的想法,并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在倾听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引导的方式。引导得好,学生的心门会被轻易打开;引导得不好,他们会守口如瓶。最好让学生觉得老师并不是对此深恶痛绝,也没有将他们的问题不弄清楚誓不罢休的目的,于是很自然地和我们掏了心理话,将自己的想法都告诉了我们。
其次,教育者不妨充担‘偏袒者’的角色,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真诚和信任。
学生大多不愿意家长与老师知道自己的“感情秘密”,除了害怕外,更多的是因为他们的羞怯。那么,老师一旦发现学生中存在这种情况时不妨让自己充当一个“偏袒者”。虽然家校配合是教育中的关键,但适当地替学生保守隐私,以此做为教育过程中的“筹码”,不但不会使问题扩大,而且更易于老师工作的开展。因为有些学生一旦发现自己隐私已在长辈前一览无余时反而会有“既然你们都有已知道,我就不妨公开这么干”的逆反心理,事态也会进一步扩大。替学生保守隐私学生便会主动谈自己在处理感情过程中的矛盾心理。最终,决定将感情暂时放在一边,以学习为重。正是因为老师之间有了真诚的交流,最终达到指导学生选择正确方向的目的。
第三,老师要善于采用新的方式对学生加以引导和关怀。
根据目前早恋的特点,现在的中学生已不能从强调“名声”与责任感的角度进行教育,而应从新的角度切入。
(一)对比考虑,自我认知后果。学生将感情看得十分浪漫,但对感情所造成的伤害,就需要老师事先打预防针。其实,孩子想去尝尝感情的滋味并不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心理需要,更多的是他们只知道感情的美妙,却没有意识到它可能带来的伤害,而当将来一旦意识到时又已为时太晚,对学习和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甚至影响孩子整个人生观。所以,老师有这个义务让孩子受到伤害前提醒孩子注意,让他们懂得去保护自己,避免伤害。
(二)审美教育,防患于未然。
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心理波动,许多事情的发生不是可以事先制止的,所以,应该尽早地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一方面,让学生明白初恋是人生中最纯洁的感情之花,不论它开在什么时候都是应该珍惜的。另一方面,让学生明白异性间的接近是以倾慕为基础的,要想让对注意自己,就必须让自己变得更出色。尝试过进行这样的引导后,学生会以一种更为纯洁的心理去对待第一份感情,也会学着让自己变得更出色,从这个角度对他们的成长何尝不是一种动力呢?
总之,中学生到了一定的年龄,出现爱情的幻想和冲动,这是人性的自然表现。因此,教育者在大力提倡男女同学之间正常交往时,不能放任自流,而应细心观察,明辨事非,正面引导,把中学生早恋消灭在萌芽状态期间。如果出现了这些情况,既不能不闻不问,也不能小题大作。应根据孩子的不同的个性特点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法,千万不能“热处理”——当众训斥,搞得孩子抬不起头来。
4、对于初三的孩子有早恋现象,心思集中不到学习上怎么办
不打,不骂,好好谈心告诉他:“恋爱可以,前提是不影响学习不出格。你们还都是学生。你想想,要是你女(男)朋友学习下降了,他的爸爸妈妈会怎么想?一定恨死你了。那样他(她)也会很为难的。你们还有好日子过吗?所以你们应该先把学习搞好,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这样才好。”
但是,不要过分紧张,男女学生只是关系融洽一点和早恋没关系。
就告诉孩子,学习搞上去,爱情才有发展空间。
5、家长应该怎样引导青少年失恋的心理
这时,我们可以鼓励他们像成人一样面对失恋,应对感情的挫折,这也是一种磨练。具体呢?1。找一个切入点,慢慢切入话题。最好不要正经八百的为这个坐下来就谈。如果开门见山,直截了当的和孩子说,他们可能会有心理压力,会更没有安全感,甚至觉得连家人也伤他们的自尊心。当然,不见得每个孩子都要有这一步。不过做家长的谨慎为好。这也是为了孩子。2。家长要帮助他们重新认识失恋。一位哲学家说过,人只有通过一次真正的失恋痛苦和折磨,才会进一步成熟起来。面对失恋的现实,要克制失恋的情绪,清醒一下发热的头脑,检点自己的言行,重新评估对方的人格,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促进心理的发展和成熟。可见,失恋的确不是一件坏事。再说,失恋是一种自然的社会现象,既然有千千万万的人都过来了,他们为什么过不去呢?爱情毕竟不是生命的全部。为了失恋而搞垮身体,或给学业和前途带来危害,是很不值得的。3。家长可以安慰他们,“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好事与坏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懂得了这个辩证法,对摆脱心理上的困境是很有用处的。在西方国家,人们喜欢引用“对自己变心的人是不值得爱的”来进行心理安慰。4。明确认识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作为青少年,处在学习知识的关键时期,尽可能的把大多时间用在学习上,而不是谈恋爱。感情嘛,可以培养,但是这感情更多的是友情,而非爱情!谈恋爱,浪费彼此时间,伤害彼此,而且会很影响心态,殃及平时的学习。5。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关心。带他们出去走走,散散心,或者去玩一次。或者简单的,做一顿他们最爱吃的,给他们写惊喜。这些做法都能让他们知道,即便是失恋了,家里人才会是永远最关心,最爱他们的。心理上也就不会觉得孤独和苦闷。要让孩子感受到家是永远值得依靠的,父母永远是最关心儿女的。多跟父母交流一下,不但有助于他们自身的成长,更重要的是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庭氛围,能给孩子更多的安全感,幸福感,满足感和自信心。青少年若是失恋了,作为成人,我们可以帮他们进行失恋后的心理调节,让他们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总之,不要用指责代替关爱,正值青春期的他们更需要的是正确的引导。当你在失恋中正确引导着孩子,那么以后你的孩子将学会用心态看待事情。
6、中学生早恋
中学生早恋的产生内因进入青春期的中学生,随着生理发育的逐步成熟,特别是性开始成熟以后,他们从心理和生理上产生了爱慕异性的愿望。一方面现代中学生性意识发展较早,中学生随着性生理的成熟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在心理上会萌发一种性意识,也就是说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性别,认识异性的性别,以及两性的差别和联系,开始考虑自己如何扮演一个男人和女人的角色,如何与异性进行交往,一天一天就可能会产生爱慕异性的心理。但是一般从性意识的觉醒开始,从半懂不懂,两性开始疏远,进入朦胧期,随着向往异性心理的不断发展,开始进入迷恋期,进而开始结交异性朋友,在与异性交往过程中,对特定对象产生钟情,产生爱慕之心。刚进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虽然性意识成熟较早,但他们的心理状态和社会性格都不成熟外因家庭因素,随着离婚率的不断增长,单亲家庭和隔代抚养的孩子越来越多,在这种家庭下成长起来的中学生由于缺乏完整的父爱和母爱,于是想从异性同学那里寻找慰藉。而异性之间在交往与接触中会产生一种愉快的心理,这是他们在家中很少能体会得到的,这种愉悦会促使他们更加频繁地接触与交往,从而产生了早恋情绪。还有些孩子,尽管父母没有离异,但由于其父母没有严谨的生活作风,社会交往过于复杂,而直接影响子女,使他们有效仿的动机,也容易产生早恋。还有一些家庭,父母均在,父母生活作风也严谨,但由于父母家长作风太浓,不善于与自己的子女沟通感情,交流思想,动不动就是说教,甚至喝斥,子女在家中没有发言权,产生一种孤僻心理,于是很可能去找和自已平时还算和得来的异性去倾诉心中的苦闷与委屈,于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就进一步发展演绎成了早恋。学校因素,在情感教育的问题上,现行的德育体制上是一段“空白“,没有明确的要求和规定,怎样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作为学校,在管理上规定了中学生不允许早恋,便是没有从根本上让学生明白早恋的危害性,所以始终杜绝不了。再加上在情感教育的问题,由于没有相应的教学大纲来参考,于是这顶工作就显得有点无序和被动。主要表现在没有重视事前的引导,等到发展问题后,才开始注意,所做的工作也只是对事情的调查及处理,这无疑是本末倒置的。社会因素,社会生活中关于性的方面的刺激越来越多。首先,电视片、广告片、电影、杂志中关于情爱的问题出现的非常频繁;其次,生活当中成年人特别是现代的一些青年人的生活方式,与一些传统大不相同的情爱观,严重地影响着进入青春期的中学生,使他们感到迷茫,感到一种好奇,进而开始模仿成人的行为。中学生早恋的正确处理实践经验证明,只有学校、家庭、社会以及学生本人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地解决中学生早恋问题。学校应该配备相应的教师,开设情感教育课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认清早恋的危害性在处理“早恋“问题的整个过程中,老师要做到如下几点向学生讲清早恋的危害我们都知道早恋的成功率极低,而失败率极高,但学生并不这样认识,他们都有很多自己的道理。以往老师生硬地给学生谈早恋的危害,效果不是很理想的。今后我们给学生讲清对学生自身的危害、对集体的危害,讲清对学生当前的危害以及对学生将来及一生的危害。对于早恋的学生,教师和学生家长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态度去严加阻止。在两性关系方面,一个人应该遵循哪些准则,应该具备哪些心理品质,防止哪些不良品质,这不仅关系到一个人的整个道德面貌,而且关系到将来的婚恋是否一帆风顺,也是防止一个人在恋爱过程中产生“越轨行为”的重要条件。在性法制教育中,要向学生宣传和解释与两性关系有关的法制知识,使中学生了解到:在两性关系中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非法的,哪些行为要受到刑事处罚以及什么样的行为受到什么样的处罚等,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减少和避免性过失行为。审美教育,防患于未然。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心理波动,许多事情的发生不是可以事先制止的,所以,应该尽早地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一方面,让学生明白初恋是人生中最纯洁的感情之花,不论它开在什么时候都是应该珍惜的。另一方面,让学生明白异性间的接近是以倾慕为基础的,要想让对注意自己,就必须让自己变得更出色。尝试过进行这样的引导后,学生会以一种更为纯洁的心理去对待第一份感情,也会学着让自己变得更出色,从这个角度对他们的成长何尝不是一种动力呢?正确的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良好基地,也是学校教育的必要补充,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 现在的社会,这样的现象已经是普遍了,不影响学业还行,可没几个做到
心理学(XLX.NET)文章,转载需注明出处 https://www.xlx.net/redian/changzhangxuexi/12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