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不骂让熊孩子变乖的神器,不惩罚也能让熊孩子变得乖巧的神器
导读:文章讲述了育儿观念中的正面管教和积分奖励方法。虽然正面激励对孩子有益,但一些熊孩子需要试探底线,因此一些育儿小编建议使用积分奖励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让孩子在积分达到一定数量时,换取更大的奖励,如动画片、迪士尼乐园或冰淇淋等。虽然这种方法对于2、3岁的孩子确实有效,但反对声音指出会破坏孩子的内在驱动力和导致失效。因此,父母需要想明白两个问题:为什么要使用这个方法?如何使用以最大化利益、最小化伤害?他们需要理解积分奖励只是一种辅助手段,不应成为唯一的手段。如下为不打不骂让熊孩子变乖的神器的文章内容,供大家参考。
现在的育儿观念普遍强调不打不骂,倡导正面管教。然而,对于一些熊孩子来说,光凭正面激励往往不够,他们总是要试探我们的底线,只有把我们惹毛才会停止。因此,很多育儿文章开始建议使用积分奖励的方法,比如发放小红花、贴贴纸等。当积分达到一定数量时,就可以换取更大的奖励,比如额外看一小时动画片、去迪斯尼乐园或吃冰淇淋等等。这种方法迅速成为许多父母和老师的法宝,对于2、3岁的孩子确实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在网上,你可以随便搜索,就能找到上百种关于积分奖励的模板和相应的贴纸,广告词也针对家长的痛点,“变乖神器”(苦笑~~)接踵而至的是一种反对声音。
许多儿童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发声指出,这种积分奖励会严重破坏孩子内在的驱动力。因为像晚上刷牙、按时睡觉、进门洗手等本应是孩子应该做的事情,却通过奖励来“贿赂”孩子,时间一长,孩子就会形成“没有奖励我就不做”的错误认知,这是非常不好的。研究还发现,长期使用积分奖励会导致其失效,很多孩子长大后会出现“那我不要奖励,可不可以不做呢?”或者“胃口越来越大”,普通的奖励已经无法满足,需要不断加大筹码。随之而来的是再次失控的局面,而且孩子长大后越来越难以管教。这正是我最近身边许多父母朋友的困惑,他们纷纷向我求助。听完他们的问题后,我忍不住笑了出来。因为你是否注意到了,像我们这样认真学习的父母实际上也挺累的,看得越多,学得越多,反而越感到困惑。
同样的方法,有人说好,有人说坏,甚至无从适从。但是换个角度来看,也正因为我们接触的越多,才能意识到,没有绝对的育儿方法,否则就不会有相互矛盾的争论了。关键是我们要自己想明白两个问题:我为什么要用这个方法?我应该如何使用以最大化利益、最小化伤害?积分奖励法在美国也非常流行,听到朋友们的困惑后,我形成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并与我在纽约学习儿童教育课程时的同学和教授进行了讨论,更加有信心了。以下是我的观点,与大家分享。首先是批判性思维:了解前提,评估争论,得出结论。我知道之前提到的种种坏处,但我也曾使用过积分奖励给小D。所有的坏处都不能将其“一概而论”,因此我在使用时,有一条很清晰的底线,即这只是一个暂时的方法,不是为了让孩子变乖好控制,而是为了帮助孩子养成习惯的策略之一。
我们都知道,一个成年人建立一个习惯需要21天,而对于幼儿来说,建立习惯需要更长的时间。孩子是最感性的生物,当他们的能力还不足或无法理解某个行为的乐趣时,他们会本能地抵制。这时,就是孩子和父母之间最容易发生冲突的时刻,父母通过理性分析觉得“这是为了你好”,而孩子只用感性思考觉得“这个我不喜欢做”。相较于每天无休止地因同样的事情父母指责孩子、孩子大哭大闹、父母生气发火,小红花奖励无疑是更好的选择。然而,家长必须非常清楚地知道,这只是一种辅助手段,而不应成为唯一的手段。好的育儿始于控制自己,而不是控制孩子。想明白这一点后,我会选择有针对性地使用奖励制度,如果有其他正面管教手段可以替代,我会尽量避免使用这个方法(如果对正面管教手段不了解的话,可以看一下文末推荐阅读中的历史文章)。
在实际使用时,我会采取以下两个执行策略。
首先,需要解释“为什么”要使用积分奖励。当小D两岁多时,她习惯睡眠规律丢失,晚上不愿意睡觉。每到睡觉前,她都会磨蹭、提出各种要求,我都得不断让步,持续时间常常长达一、两个小时,把我的耐心耗尽。后来,我引入了晚上睡眠的积分奖励制度(也许这个方法并不适用于所有孩子,但对于小D有效)。我解释给她听,如果早点入睡,第二天就可以得到一颗小红花。在刚开始的时候,我帮助她理解小红花的意义,告诉她它代表着她的努力和成长。慢慢地,她开始理解,并且在晚上主动去睡觉。当然,这里强调一点,我并没有依赖奖励让她入睡,而是通过解释让她明白为什么早点入睡是她应该做的事情。其次,需要逐渐减少和停止奖励。随着小D逐渐养成了早睡的习惯,我会逐渐减少奖励的频率,直到最终停止奖励。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但是可以帮助孩子逐渐从外部奖励转向内在动力,养成自觉行为的习惯。
最后,我要强调的是,育儿没有绝对的方法,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情况和需求。作为父母,我们需要根据孩子的特点和背景,采取不同的育儿方法。积分奖励只是其中的一种,而正确使用它又离不开理性思考和灵活运用。因此,在使用时,我们应该始终保持批判性思维,了解前提,评估争论,才能得出适合自己和孩子的结论。
心理学(XLX.NET)文章,转载需注明出处 https://www.xlx.net/redian/changzhangxuexi/1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