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自我维护心理健康和调节不良情绪?结合实际谈一谈,如何有效管理压力,提升教师的心理健康
导读:本文介绍了教师如何自我维护心理健康和调节不良情绪,包括参加心理学培训、积极面对压力、科学安排时间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等方面。文章还提到针对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维护和促进措施,如关注心理压力大的教师、举办谈心日和提供娱乐活动等。文章强调了心理压力与生活压力有关,需要人们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改革教师评价制度和切实减轻教师工作负担。如下为有关教师如何自我维护心理健康和调节不良情绪?结合实际谈一谈,如何有效管理压力,提升教师的心理健康的文章内容,供大家参考。
1、教师如何自我维护心理健康和调节不良情绪?
武汉心理咨询师培训专家靳岳滨是教师及教育心理方面的权威,他表示:心理健康与情绪管理是很重要的能力,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如何可以做到,她建议老师们应去参加一些心理学的培训,既能强大自己的内心,又能更好的和学生相处,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
2、结合实际谈一谈,如何有效管理压力,提升教师的心理健康
1 .积极认识、面对压力
2 .巧用社会支持系统缓解压力
3 .合理的情绪宣泄
校方:
1。加强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
2。 改革教师评价制度,科学合理的评价教师的教学成绩
3。 切实减轻教师工作负担
4。构建良好的学校环境
教师自己:
1。科学安排时间,劳逸结合
2。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3。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幼儿教师如何维护和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呢
幼儿园在维护教师心理健康方面的措施如下:
1、园长注重引导心理压力大的教师,向教师介绍一些自我调整、心理保健的方法。
2、举办心理健康讲座,规定每周五为谈心日,融洽干群关系。
3、营造各种氛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4、组织开展各种娱乐活动,劳逸结合,缓解教师的工作压力。
5、人文管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4、教师心理健康演讲稿
教师的职业使命固然神圣,但是教师是人不是神,人有七情六欲,有喜怒哀乐。教师的心理困惑和情绪失调,是每一个正常人都可能会发生的。不能绝对化地认为,教师有心理困惑就是不正常。
心理学表明,人的心理问题与其所受压力有关,如果人所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以至无法承受,就会产生应激障碍,焦虑、抑郁等就会由此而产生。所以,研究人的心理健康,了解人的压力源是十分必要的。
在人的一生中会经历无数次的失败、成功、喜悦和悲伤,而这些情绪体验的产生是由于不同的心理社会压力源所导致的。在众多的压力源中,与人更密切相关的是应激性生活事件或称为生活压力源。公认的生活压力源包括:生活中的重大改变,例如亲人亡故、患重病、失业、子女离家出走,或者恐怖事件和公共危机事件等。生活琐事,包括家用支出、工作职业、身心健康、时间分配、生活环境和生活保障等方面。心理因素:主要包括挫折感和动机冲突。
“挫折”在心理学上有两种涵义:一是指个体动机性行为造成障碍或干扰的外在刺激情境。这种对个体行为发生阻碍作用的刺激情境,可能是人,可能是物,也可能是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二是个体在挫折情境下所产生的烦恼、困惑、焦虑、愤怒等各种负面情绪所交织而成的心理感受。心理学关注的是后者,即个体在挫折情境下的挫折感。人在生活、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都有可能碰到挫折,因而这些挫折都有可能形成压力。
“冲突”是一种心理困境,它是指因个人同时怀有两个动机而无法兼而获得满足所致。最常见的心理冲突有三种:一是双趋式冲突,是指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心理状态。二是双避式冲突,是一种左右为难的心理困境。当个体发现两个目标可能同时具有威胁性,就会产生二者都要逃避的动机。但迫于情形,只能避开一件,而必须接受另一件(如“前有悬崖,后有追兵” 的处境),在做出这样的选择时,就会产生双避式冲突。三是趋避式冲突,是一种进退两难的心理困境。当同一目标对于个体来说可能满足某种需要,但也可能构成威胁,在这种情境下,就会产生趋避式冲突。上述三种都是比较简单的冲突,在现实生活中,个体面临的动机冲突要复杂得多,而且常常不能轻易获得解决。因此,冲突容易给人造成心理压力,影响人的情绪和心理健康。
教师的压力源与教师工作的特点密切有关。有关调查表明,教师的压力源主要有三个方面:
其一,工作压力:具体表现在许多教师工作量满负荷,节奏紧张,而工作绩效慢,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的劳动成果要到五年、十年以后才能真正体现。因此,教师的成就感难以得到及时的满足,教师劳动的付出与回报在短时间内是不平衡的,这样就比较容易形成教师对职业怠惰。特别是目前进行的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不少教师感到无所适从,对教师职业的自我认同感和自信心逐渐降低。
其二,家庭压力:教师家庭与其他家庭相比,在对子女教育和婚姻方面可能有更高的期望。而有些教师面临这些家庭生活期望无法达到时,就会产生更多的挫折感。
其三,社会比较压力:由于社会转型期,贫富差距拉大,分配不公现象严重,容易导致有些教师在与别人进行社会比较过程中,引起心态失衡。
5、如何培养教师的健康心理
现在社会下,拥有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对每个人都尤为重要。而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每一位教师更应该拥有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因为教师是影响学生人格发展的关键人物;学校的心理卫生工作考教师来推动;师生关系对学生心理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的言行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影响着学生的人生观的形成;影响着学生的个性形成;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另外,教师有评价和奖惩的权力,而且教师是成人的楷模。一个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在于以下四点:首先,对教学能否愉快胜任;第二,与学生、家长、同事之间的关系是否良好;第三,在学校管理上能否合作;最后,对专业进修有无兴趣。我热爱教师这份事业,所以才选择了这份职业。
然而,在工作中,教师难免会出现一些不良情绪,如果不能及时地进行有效调节,那很可能会演变成为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比如说,我们高中教师,由于自身职业压力、社会环境压力、学生及家长所给的压力以及个人心理素质差异,我们可能会产生职业倦怠,也就是个体因为在体力、精力和能力上都无法应付外界的要求而产生的身心耗竭状态。通过平时的学习,我学会了一些自我调节的方法,特别是针对由于工作中遇到挫折产生的职业倦怠感,例如:加强自我控制,以积极的态度消除挫折,学用科学的方法和有效地措施克服困难。学会自我调节的方法:宣泄情绪、精神转移、原谅自己,回复自尊、把挫折变成前进的动力。
上面所谈的是教师的心理健康,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所以教师只有在自身心理健康的情况下,才能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心理健康对学生成长至关重要,学校教育也要把心理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各个学校的生源存在着差异性,就拿我们学校来说,我们学校的学生学习成绩较差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比较差,有些学生由于各种原因,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心理健康问题,比如因为以前的学习经历对所有的老师都存在着敌视感;或由于自卑产生的狂傲不可一世;抑或由于家庭的原因关闭自己的内心,等等。。。。。。因此,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起伏显得尤为重要。在金沙的两年,虽然我没有担任班主任工作,但是,我明白了一个重要的道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来不是班主任一个人的事,一个课任老师的任务也不仅仅是上完课就走人那么简单,一个老师对自己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如果做到位,那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效果只有促进作用。
我们教师可以在下面几点做出努力:(一)在课堂上要保持愉快的心境。心境是一种微弱、平静而持久的情感色彩,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心情。教师积极的心境可以使学生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进入兴奋状态,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我们常发现,课堂上学生的活跃程度和教师的面部表情、声音语调有着直接的关系。教师和颜悦色、笑容可掬,学生看到老师就会产生一种幸福和友善的情感,教师轻松愉快的情绪、期待信任的眼神、自然亲昵的动作还会使学生倍受鼓舞,产生愉悦的心理体验,有助于培养健康的情感。
(二)要对学生充满真情。老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对学生倾注相当的热情,对其各方面给与相当关注,跟学生交朋友,交谈学生喜欢的话题,尽量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使教师与学生在心灵上沟通,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分担挫折的烦恼。
(三)掌握必备的心理辅导技能
包括了解的心理问题,了解心理辅导的一般过程,与家长等其他教育资源的沟通合作技能等。依据现代的教学发展性目标,教育要促进人的各种心理品质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要了解所交学科知识,而且要了解学生各种心理发展规律,学会观察他们,评估他们的发展水平并及时加以辅导。在我工作的第一年,有一次自习课辅导的时候,就发现有一位女生的情绪不对,下课后,有其他女生向我反映,这位小女孩最近情绪很低落,甚至拿小刀说要在自己胳膊上划几刀,我立即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这位女生平时比较内向,但是学习很努力,就是成绩总是不见起色,我大概明白了她情绪波动的原因,下课后把她叫到了办公室,让她坐下来,先消除对我心理上的戒备,接着我和她开了几句玩笑,她好像不那么紧张了,露出了一丝笑意,我赶紧趁热打铁,小心地说出了我的疑问,她承认了是因为自己成绩的原因,挺讨厌自己怎么那么笨,我客观地帮她分析了原因,鼓励她,并且让她有问题就可以询问我,谈话的最后,她明显开心了许多,尽管我现在不教她了,但是我觉得她和我都会记得那次谈话。所以,我觉得老师一定要及时察觉学生的情绪或心理变化,帮助其做出正确的调整。 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孩子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幼儿心理素质教育应该是幼儿园素质教育中极其重要的内容,然而这方面研究还未能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当前,许多幼儿存在着一些不良的心理问题,如:怯懦、任性、自卑、自负、嫉妒、过分敏感、依赖性强、情绪不稳定、意志薄弱、抗挫能力差等。因此,幼儿心理健康问题是当前急待解决的一个新课题。如何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通过有效途径对幼儿心理素质培养呢?
谈幼儿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帮助幼儿确立自我,促进自己适应环境幼儿园的孩子由于年龄小、自我意识水平低,不能正确估计和评价自己。帮助幼儿确立自我意识,使其正确地估计自己和别人,恰当地认识和处理自己和周围人之间的关系,相信自己,增强自信心。特别是要保持个人和环境的心理平衡,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从而使幼儿能顺利地步入心理健康发展的轨道。
6、如何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
(1)从教师个人层面看
①调整认知方式,增强耐压性 ②掌握科学方法,提高自我调节情绪能力
③乐于交往,取得社会支持 ④采取合理有效的工作方式,学会休闲
(2)从学校层面看 ,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关键在于两点:减少教师的压力源头和加强保健措施。
①推行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创设良好的学校人际环境,减少教师的压力
②树立教师心理教育观念,健全教师心理教育机制
(3)从社会层面看。在学校内部乃至整个社区和全社会形成教师的社会支持系统,才能有效地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
①把心理健康作为中小学教师任职资格的重要条件
②切实提高教师的经济和社会地位
③健全评估制度,重新制定一套教室教学成绩评价体系
④积极有效地推进教育改革
7、教师为什么要做好心理调适如何做好心理调适 教育心理学
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与人(学生)打交道,并会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的群体。这个群体的心理健康对教师本人和学生,都非常重要。
教师的心理调适应该重点做好:
1、克服职业倦怠,才能不断成长
2、克服权力思想,与学生做朋友
3、协调工作与家庭的关系
4、克服工作压力,当前的教师工作压力都很大
5、保持逾越心境,并把乐观态度传递给学生
8、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心理健康观?。
我个人的体会是:
第一 时刻提醒自己是一位”教师“,我要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特别是“传道”二字。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既为人师,心理上就应该“高人一等”,注意自己的行为,为人师表。心理有傲气,行为有雅气,作风有正气。
第二 须知“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人无完人。所以要在业务上,学识上,道德修养上要做到老学到老。有个 三人行必有我师 的学生心理。这是自认低一等“的心理。尊敬他人,以人为师,以人为镜。人上有人,学无止境,甚至要向自己的学生学习。
第三 众口难调,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有好有坏,不可能各个学生都说你好。对各方面的不同意见,甚至是不公正的意见 要有心理准备,多从正面想自己的问题,学会沉稳、冷静,加强心理的耐寒、耐热、抗风能力。妥善化解矛盾,常怀宽容、大度之心,这或可称为“菩萨”的心理吧。
总的来说,作为教育工作者 既要有 教师之心理,还要有学生之心理,更要有“菩萨”之心理。这三种心理,您能接受吗?
心理学(XLX.NET)文章,转载需注明出处 https://www.xlx.net/ziwojuecha/21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