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的自我分化是指哪些,什么叫做心理分化水平?什么叫做自我内部体验?
导读:本文主要讨论了心理分化水平和自我内部体验的概念。心理分化水平是指个体将理智与情感区分开来的能力,包括在内心层面和人际关系层面上的能力。自我内部体验是指个体在情感上的表现,包括主我对客我所持有的一种态度,反映了主我的需要与客我的现实之间的关系。心理分化水平的核心是一个人与父母的关系,一个健康的人能够不断地与父母进行情绪上的分离。自我体验是伴随自我认识而产生的情感体验,包括对行为做积极评价和消极评价。情商高的人不会因为单一的一件事产生对自己片面的评价,进而产生过激的情绪体验。心理分化水平和自我体验是心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如下为有关心理学的自我分化是指哪些,什么叫做心理分化水平?什么叫做自我内部体验?的文章内容,供大家参考。
1、什么叫做心理分化水平?什么叫做自我内部体验?
心理分化水平简称自我分化,在内心 层面上,自我分化是指个体将理智与情感区分开来的能力,即在某个特定的时刻个体是受理智还是受情绪支配的能力。在人际关系层面上,自我分化是指个体在与人交往时能同时体验到亲密感与独立性的能力。
自我内部体验简称自我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即主我对客我所持有的一种态度。它反映了主我的需要与客我的现实之间的关系。
自我价值感是个体在关于自己价值的判断、评价基础上,形成的对自己的态度与情感,即自尊、自卑等自我情绪体验。一般来说,自豪感的体验是在个体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与理想自我形象相符合时产生的。羞愧感的体验是个体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未能达到自己的理想形象的要求而产生的。
扩展资料:
自我分化的核心是一个人与父母的关系,一个健康的人能够不断地与父母进行情绪上的分离,鲍恩用“未解决的情绪依恋”来形容亲子之间的那种紧密的、完全共存的无法分离的低分化的依恋状态,这种依恋状态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1)父母自己及其家庭遗传的未解决的依恋程度;
(2)父母在婚姻中造就的依恋方式和行为;
(3)父母和家庭在生活中关键时期和体验的焦虑程度,以及对焦虑的解决方式和处理方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自我分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自我体验 我刚刚看到,你这么一说,我也有些迷惑了
我们来讨论一下吧
我觉得,心理分化应该是分类之类的,将理性,感性等等不同类型的因素分开吧。
自我内部体验是:能够对自己情绪的体验有感受,或者说,察觉性高。有些人会压抑或者忽略自我内部体验。但是有些人就不会。。。。
仅限于参考,呵呵。毕竟是自己的理解。。
有空我们可以互相讨论哦。。 自我体验是伴随自我认识(对感知,思想,意向的觉察和对思想,行为,人格特征等的评价)而产生的情感体验。对行为做积极评价即产生自尊。消极评价,产生自卑。情商高应该是,不会因为单一的一件事产生对自己片面的评价,进而产生过激的情绪体验。
心里分化水平应该是巴甫洛夫条件反射里的一个概念吧。应该是说,对不同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一个人内在图式越健全,就会将外在事物纳入头脑,形成分化。 找书看 你好!
自我体验是伴随自我认识(对感知,思想,意向的觉察和对思想,行为,人格特征等的评价)而产生的情感体验。对行为做积极评价即产生自尊。消极评价,产生自卑。情商高应该是,不会因为单一的一件事产生对自己片面的评价,进而产生过激的情绪体验。
心里分化水平应该是巴甫洛夫条件反射里的一个概念吧。应该是说,对不同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一个人内在图式越健全,就会将外在事物纳入头脑,形成分化。
如果对你有帮助,望采纳。
2、心理学上的“分化“是什么意思
分化: 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某种刺激和与这种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反应的过程,称为刺激分化。
心理学上的分化是巴甫洛夫经典反射学说的名词,相对应的还有泛化。
泛化:当一个反应与刺激有条件相关时,它也会与其他类似的刺激有条件相关,这个过程叫做泛化。
扩展资料:
分化是一个与泛化相反的过程。泛化发生后,应继续进行条件训练,但只应加强特定刺激,不应加强类似刺激,这样会使机体抑制泛化反应,只对特定刺激作出反应,称为分化。分化是指生物体能逐渐区分刺激物之间的本质差异。分化的形成是选择性增强和回归的结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分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泛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经典反射学说 普通心理学: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
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
情绪具有动机的性质。伊扎德的情绪动机-分化理论是以情绪为核心,以人格结构为基础,论述情绪的性质与功能。伊扎德认为:情绪是人格系统的组成部分,是人格系统的动力核心。情绪系统与认知、行为等人格子系统建立联系,实现情绪与其他系统的相互作用。 巴甫洛夫经典反射学说名词
泛化: 当某一反应与某种刺激形成条件联系后,这一反应也会与其它类似的刺激形成某种程度的条件联系,这一过程称为泛化。
分化: 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某种刺激和与这种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反应的过程,称为刺激分化
3、自我意识的发展经过自我意识的分化和什么?
1。主观我与客观我的矛盾
2。理想我与现实我的矛盾
3。独立与依附的冲突
4。渴望交往与心灵闭锁的冲突
5。自负与自卑的冲突
6。理智与情感的冲突
建议你逐条到网上查一查,我在这就不多费笔墨了 升华
4、人的心理结构中自我的概念?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自我是心理结构最接近外部世界的部分,形成一个连贯的组织,并且控制着把兴奋排放到外部世界的道路。
它代表思考与理性,能够感知、判断尔后做出行动,它从本我分化而来,作为本我的的外部代表,在本我的指导下行动,选择满足本我要求的最佳路径。
——精神分析学派——江流月下 自我概念即一个人对自身存在的体验。它包括一个人通过经验、反省和他人的反馈,逐步加深对自身的了解。自我概念是一个有机的认知机构,由态度、情感、信仰和价值观等组成,贯穿整个经验和行动,并把个体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定习惯、能力、思想、观点等组织起来。
历史上,自我概念具有各种不同的涵义,主要原因在于这个概念源自多种学科。哲学和神学强调自我是道德选择和责任感的场所;临床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自我是个体独特性和神经症的根源;社会学强调语言与社会的相互作用是自我实现并得以保持的基础;实验社会心理学强调自我是认知组织、印象处理和动机激发的源泉。
关于自我概念的解释,存在两种观点:(1)自我概念是一个把个性统一成连贯综合系统的有机过程,包括防御机制、知觉习惯和态度(2)自我概念是知觉的客体,也即个体能在其自觉体验中感到的东西。后来,人们把前者称作自我系统,把后者称作自我概念。其实在讨论自我概念时,很难把两者区分开来。
5、什么是自我?
自我就是内心深处的自己,真实的自己,自己毫不掩饰的一面。
心理学上的自我(ego)这个概念是许多心理学学派所建构的关键概念,虽然各派的用法不尽相同,但大致上共通是指个人有意识的部分。
自我是人格的心理组成部分。这里,现实原则暂时中止了快乐原则。由此,个体学会区分心灵中的思想与围绕着个体的外在世界的思想。自我在自身和其环境中进行调节。弗洛伊德认为自我是人格的执行者。
6、心理学中自我调节系统有哪些
1、自我认识
自我认识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
自我观察是指对自己的感知、思想和意向等方面的察觉;自我评价是指对自己的想法、期望、行为及而人格特征的判断与评估,这是自我调节的重要条件。
2、自我体验
自我体验是伴随自我认识而产生的内心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
自尊心、自信心是自我体验的具体内容。自尊心是指个体在社会比较过程中所获得的有关自我价值的积极的评价与体验。自信心是对自己的能力是否适合所承担的任务而产生的自我体验。自信心与自尊心都是和自我评价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3、自我控制
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在行为上的表现,是实现自我意识调节的最后环节。它包括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控制等。自我检查是主体在头脑中将自己的活动结果与活动目的加以比较、对照的过程。自我监督是一个人以其良心或内在的行为准则对自己的言行实行监督的过程。自我控制是主体对自身心理与行为的主动的掌握。自我调节是自我意识中直接作用于个体行为的环节,它是一个人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重要机制,自我调节的实现是自我意识的能动性质的表现。自我意识的调节作用表现为:启动或制止行为;心理活动的转移;心理过程的加速或减速;积极性的加强或减弱;动机的协调;根据所拟订的计划监督检查行动;动作的协调一致等。
7、“自我“是什么。。?
1。指自己。
2。谓自己对自己。
3。自己肯定自己。
4。相偶;相依。自﹐犹相。
5。在心理学中就是指个体对自己存在的觉察。觉察是一种心理经验,是一种主观意识,故心理学中讲自我就是讲自我意识,两者是同义语。在我们的经验中,觉察到自己的一切而区别于周围其他的物与其他的人,这就是自我,就是自我意识。这里所说自己的一切之我们的躯体,我们的生理与心理活动。
【总述】
自我就是内心深处的自己,真实的自己,自己毫不掩饰的一面。
心理学上的自我(ego)这个概念是许多心理学学派所建构的关键概念,虽然各派的用法不尽相同,但大致上共通是指个人有意识的部分。
自我是人格的心理组成部分。这里,现实原则暂时中止了快乐原则。由此,个体学会区分心灵中的思想与围绕着个体的外在世界的思想。自我在自身和其环境中进行调节。弗洛伊德认为自我是人格的执行者。
另一易混淆的概念是自性(self),则包括无意识。心理学上关于本我的研究的方法上十分复杂,并常牵涉到哲学中的形而上学。
【自我分类】
心理学上的自我,又名本我与超我相对;
哲学上的自我;
佛学上的自我,又名我执。指人类执着于自我的缺点。包括自大,自满,自卑,贪婪……,或者自我意识太强而缺乏集体意识和奉献精神,或者太关注自己而忽略别人等等。消除我执是佛教徒的一个修炼目标,认为没有我执就可以将潜在的智慧显现出来,成为有大智慧的人,即为‘佛’。
【人格心理学中的定义】
艾里克森认为自我是一个独立的力量,不在是本我和超我压迫的产物。他把自我看作一种心理过程,它包含着人的意识活动,是可以加以控制的。自我是人的过去经验和现在经验的综合体,并且能够把进化过程中的两种力量,即人的内部发展和社会发展综合起来,引导心理能力向合理的方向发展,决定着个人的命运。自我的作用远远不仅是防御性的,其表现的游戏、言语、思想和行动等都带有自主性,具有对内外力量的适应性。
【自我的概念】
“自我”的概念弗洛伊德在1895年就已提出,但直到1923年,才有了比较明确的阐述。自我是在个体成长过程中从本我那儿分化出来的。当本我的要求与现实相抵触而不能得到满足时,便产生了自我。自我本身没有能量,它的动力来自本我。自我的职责是在本我与外部现实之间进行调节,对本我的要求进行修改,使之在一定条件下有可能得到满足。所以自我受“唯实原则”的支配。
“自我”处于本我和超我之间,代表理性和机智,具有防卫和中介职能,它按照现实原则来行事,充当仲裁者,监督本我的动静,给予适当满足。自我的心理能量大部分消耗在对本我的控制和压制上。任何能成为意识的东西都在自我之中,但在自我中也许还有仍处于无意识状态的东西。
【自我的形成】
“自我”属于意识范畴。出生时婴儿的精神知识由本我构。自我正是一个人出生之后,幼儿时代通过父母的训练和与外界打交道而形成的人格的一方面,它正视现实、符合社会需要、按照常识和逻辑行事是本我和外界的中介。它的作用是既坚持本我的目的,以利其冲动之实现,不让本我和这些外界规范发生冲突,于是便遵照现实原则,压抑本我的种种冲动和欲望以进行自我保存,另外也尽量使本我得以升华,将其盲目冲动、情欲引入社会认可的渠道。因此,控制和统辖着本我与超我,并且为了整个人格的礼仪,与外部世界进行“调解”,以满足人格的长远需要。 自我只是一段记忆和另一段记忆的叠加 =。=镜像反射通过室神经在脑中显示出的自己的影像 令人联想到自身的心理及全部
说明人是容易被眼睛所欺骗的 看到镜子中的自己 便以偏盖全联想到非物质化的精神层面
8、什么叫自我剖析?
哈哈。。。。。。。开始醒悟了呀 自我剖析,顾名思义就是解剖自己,分析自己。心理学上的意思就是把自己过去和现在的想法和行为进行重新审视,也是对自己的精神分析。 自己把自己那个了 · 应该是指自己对自身的了解,从个人角度去审视自己,看看能发现些什么?? 就是自我分析,分析自己的行为与心理!
9、自我是什么意思
自我:就是本身的意思啊。 心情不好,就是一种无聊,无聊就是一种心理上的孤独,就是不快乐,要想使自己快乐,就是不要自己无聊,是心情不好。怎样才能让心情变好,听听歌,心情还烦,就是说你的烦闷还没得到解决和改善,那就让自己的情绪发泄出来,莫名的难受,莫过于心空,心空了,就什么心情也没有了!至于为什么,那要看你自己的生活状况和身边事物的因素。郁闷和闷,有着不同的概念,郁闷有一种压抑的忧伤,闷只是一种无所事事的心情。
。。。。。。。。。。。。。。。。。。。。。。。。。。。。。。。。。。 自己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自我是心理结构最接近外部世界的部分,形成一个连贯的组织,并且控制着把兴奋排放到外部世界的道路。
它代表思考与理性,能够感知、判断尔后做出行动,它从本我分化而来,作为本我的的外部代表,在本我的指导下行动,选择满足本我要求的最佳路径。
——精神分析学派——江流月下 本我,自我和超我 1923年弗洛依德建立起了精神分析更为正式的结构模式,这一模式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概念所定义,它们代表了人类心理功能的不同侧面。依据理论,本我代表所有驱力能量的来源。个人心理功能的能量根源于生与死的本能,或者是性和侵犯性本能,这些本能是本我的一部分。在发挥其功能时,本我寻求解除兴奋和紧张以及释放能量。它依据快乐原则来运作,即追求快乐和回避痛苦。依据这样的运作方式,本我寻求立即的完全的释放。它具有一个被宠坏的孩子的品质:当想要得到时,就要得到想要得到的。本我不能忍受任何挫折,没有任何顾忌忆。它不顾任何现实并且能够通过行动或通过想象已经得到想要得到的来获得满足——满足幻想与实际的满足一样的好。本我是没有理性、逻辑、价值观、道德感和伦理信条的。总而言之,本我是过分的,冲动的,盲目的,非理性的,非社会化的,自私的,并且是纵情享乐的。
本我的对立面是超我,也就是人类心理功能的道德分支,它包含了我们为之努力的那些观念,以及在我们违背了自己的道德准则时所预期的惩罚(罪恶感)。人格的这部分结构依据社会的标准来控制行为从而发挥其功能,对好的行为给予奖赏(自豪感,自爱),对于坏的行为则给予惩罚(罪恶感,自卑感,意外事故)。超我能够在非常原始的层次上发挥其功能,所以相对来说经不起现实的检验,也就是说,不能够依据不同的情境来改变自己的行动。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不能够分辨思想和行动,就会对某些甚至没有导致行动的想法而感到内疚。此外,个体被非黑即白,全或无的判断所束缚并且追求完美。严格的超我表现为对诸如好、坏、评判、判决等字眼的过度使用。但是超我也能够通情达理和灵活而有弹性。例如:人们也许能够忘记自己或者别人的错,如果是出于意外事故或处于严重压力的情境之下。在成长的过程中,儿童将学会这些重要的区别并且学会不仅是以全或无,对或错,黑与白的方式来看待事情。
理论中第三个结构概念是自我。本我追求愉悦,超我追求完美,而自我则追求现实。自我的功能就是论据现实来表达和满足本我的愿望与超我的要求。本我论据快乐原则进行运作,自我则依据现实原则(reality principle)运作——本能的满足被延迟直到适当的时机,以使多数愉悦包含最小限度的痛苦和否定性的结果。依据现实原则,来自本我的能量可能被阻碍,转移,或者是慢慢地释放,这都得依现实的要求和良知而定。这样的运作方式与快乐原则并不矛盾,而只是代表了满足的暂时中断。用乔治。伯纳。肖的话来说,自我的发挥其功能时要“能够选择最大利益的路线而不是朝着阻力最小的方向去”。自我能够把愿望从幻想中分离出来,能够忍受紧张和妥协,并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相应地发展出知觉和认知的技巧,知觉更多的事物和思考更为复杂问题的能力。例如,人们能够从未来的角度考虑问题并且考虑从长远来看什么是最好的。所有这些品质和本我的不切实际,不可改变,过分的品质是截然相反的。 自己为/帮/给自己 真实的自己,自己毫不掩饰的一面
10、哪个懂心理学的帮帮我,那个社会心理学研究的自我的结构是什么
心理需要结构的自我分析,从经验层面讲的话,具体到单个个例,你是可以对其进行一番分析的,即从行为角度剖析内心组构,从外显行为结果推断可能的结构
同时,借助可用的量表进行测试,如果没有条件的话,你可以自制一个简单的表单:这个表单内罗列出一般的需要类别——人的需要多种多样,依个体对某个客体的倾向性可将需要分为物质的、精神的和社会的需要,其中精神需要又分为认知需要和美享受的需要。然后再相关的列举出一些项目,其中包括涉及到的需要类型。一次对两个项目进行打分,也就是比较式打分,更重要的打1,差点的打0,项目分布随机,类别数量相互一致。最后进行统计。 病情分析:您好,物质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理想自我,反思自我,意见建议:
11、自我概念的构成有哪些
自我概念即一个人对自身存在的体验。它包括一个人通过经验、反省和他人的反馈,逐步加深对自身的了解。自我概念是一个有机的认知机构,由态度、情感、信仰和价值观等组成,贯穿整个经验和行动,并把个体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定习惯、能力、思想、观点等组织起来。
历史上,自我概念具有各种不同的涵义,主要原因在于这个概念源自多种学科。哲学和神学强调自我是道德选择和责任感的场所;临床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自我是个体独特性和神经症的根源;社会学强调语言与社会的相互作用是自我实现并得以保持的基础;实验社会心理学强调自我是认知组织、印象处理和动机激发的源泉。
关于自我概念的解释,存在两种观点:(1)自我概念是一个把个性统一成连贯综合系统的有机过程,包括防御机制、知觉习惯和态度(2)自我概念是知觉的客体,也即个体能在其自觉体验中感到的东西。后来,人们把前者称作自我系统,把后者称作自我概念。其实在讨论自我概念时,很难把两者区分开来。 人的自我概念由身体心象;角色表现;自我特征;自尊;四个部分组成。
12、什么是弗洛伊德心理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属于心理动力学理论,是奥地利精神科医生弗洛伊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立。精神分析理论是现代心理学的奠基石,它的影响远不是局限于临床心理学领域,对于整个心理科学乃至西方人文科学的各个领域均有深远的影响,它的影响可与达尔文的进化论相提并论。它有以下几种基本理论:
一、精神层次理论
该理论是阐述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欲望、冲动、思维,幻想、判断、决定、情感等等、会在不同的意识层次里发生和进行。不同的意识层次包括意识,前意识,潜意识和三个层次,好像深浅不同的地壳层次而存在,故称之为精神层次。
人的心理活动有些是能够被自己觉察到的,只要我们集中注意力,就会发觉内心不断有一个个观念、意象或情感流过,这种能够被自己意识到的心理活动叫做意识。而一些本能冲动、被压抑的欲望或生命力却在不知不觉的潜在境界里发生,因不符合社会道德和本人的理智,无法进入意识被个体所觉察,这种潜伏着的无法被觉察的思想、观念、欲望等心理活动被称之为潜意识。下意识乃界于意识与潜意识的层次中间,一些不愉快或痛苦的感觉、觉、意念、回忆常被压存在下意识这个层次、一般情况下不会被个体所觉察,但当个体的控制能力松懈时比如醉酒、催眠状态或梦境中,偶尔会暂时出现在意识层次里、让个体觉察到
二、人格结构理论 (即社会化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
由于对弗洛伊德的许多学说仍有很大争议,因此很难估计出他在历史上的地位。他有创立新学说的杰出才赋,是一位先驱者和带路人。但是弗洛伊德的学说与达尔文和巴斯德的不同,从未赢得过科学界的普遍承认,所以很难说出他的学说中有百分之几最终会被认为是正确的。
尽管对弗洛伊德的学说一直存在着争论,他仍不愧为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位极其伟大的人物。他的心理学观点使我们对人类思想的观念发生了彻底的革命,他提出的概念和术语已被普遍使用──例如,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恋母情绪(Oedipus complex)和死亡冲动(Death Drive或Death Instinct)。
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本我的目标乃是求得个体的舒适,生存及繁殖,它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体所觉察。
自我,其德文原意即是指“自己”,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为本我服务。
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超我的特点是追求完美,所以它与本我一样是非现实的,超我大部分也是无意识的,超我要求自我按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去满足本我,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则”。
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要想保持心理健康,三个部分必须始终是和谐的。 这些什么垃圾团队,总是去网上大篇幅的复制答案,以为字多就能解决问题?
介绍弗洛伊德居然没有提到移情?
13、什么是 自我
自我是人格的心理组成部分。在心理学中就是指个体对自己存在的觉察。觉察是一种心理经验,是一种主观意识,故心理学中讲自我就是讲自我意识,两者是同义语。在我们的经验中,觉察到自己的一切而区别于周围其他的物与其他的人,这就是自我,就是自我意识。这里所说自己的一切指我们的躯体,我们的生理与心理活动。
通俗的说自我是内心深处的自己,真实的自己,自己毫不掩饰的一面。 自我、本我、超我。 2楼
天使说,人活得就是要自我。
不必困惑。什么是自我,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
是的。
到底什么是自我呢。
其实在独自一个人的时候,那就是真的自我。
肆意的疯闹,哭笑。。。
想自己想做的事情,
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如果时刻都保持这种状态,
那就是顶级的功力了。
为什么很多时候,
我们会感觉迷失了自我?
那是因为我们有太多的顾虑,
太多虚伪的外衣。
剥去外衣,
就是一个真的自我。。。 自我是意识结构部分。从发展心理学来看,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逐步学会了不能凭冲动随心所欲。他们逐渐开始考虑后果,考虑现实的作用,这就是自我。自我遵循现实原则,它是本我发展出来的,也是本我和外部世界的中介。
比方说儿童学走路时,他在抑制随便走动的冲动,考虑什么地方会避免碰撞,这就是他在练习自我的控制 是不是自己把问题复杂化了呢?是不是自己在这件事上有什么自我困扰的想法呢? 自己 自己想的就是自我。 自我也可以说指自己本身
14、心理学在您的心目中的形象是怎样的? 您对心理学有怎样的印象? 越详细越好
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类“知情意行”(即认知,情绪,意识与行为)四方面相互影响的作用机制。从科学意义上讲,心理学从经验科学向实验科学转化,为探索人类发展变化的规律,利用规律帮助人们提高认知效率,保持健康情绪,了解自我意识状态,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从生活中的应用意义讲,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学,心理学让人们“分化”的更好。所谓分化,通俗地说就是“活得明白”,做自己该做的事。一个人活得明白了,自己和身边的人都舒服,生活幸福,工作事半功倍。
总之,个人认为了解心理学必不可少。 你好!
我感觉是是察言观色的一种变形吧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望采纳。
15、心理学中的自我和自性是什么意思
根据瑞士心理学家C。G。荣格 的理念:
人是潜在完整的,人是无穷神性的一小片。荣格认为,在人类的集体无意识中,有一个原型至关重要,那就是自性。自性是与意识相对的概念,但是它容纳自性。自我包含着一个人有意识的人格和无意识的部分;自性必须透过自我来讨厌自身。自性是人类进化的原因,也是人类进化的动力。
荣格用炼金术、诺斯替教和基督教文化、占星术等来证明自性是心灵的总体,完整性就是自性的特点,而基督就是自性的象征。他明显受到了东方的佛教、印度教的启发,试图用心理学术语来描述佛教里的“空”——包含并超越二元对立的,人类心灵的起源及进化的终点。所以,自性不是那一个人的,并不存在这个某一个人的自性,只存在某一个人的自性化过程
16、什么是自我心理学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
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本我的目标乃是求得个体的舒适,生存及繁殖,它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体所觉察。
自我,其德文原意即是指“自己”,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为本我服务。
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超我的特点是追求完美,所以它与本我一样是非现实的,超我大部分也是无意识的,超我要求自我按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去满足本我,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则”。
本我心理学以本我为主要研究对象。 这玩意谁知道。。。问村长去 自我心理学 egopsychology 以 sullivan等为代表的新弗洛伊德学派,他们在研究人格的形成与发展时,虽然保留了弗洛伊德的许多概念,但不再强调性本能和性矛盾冲突在人的精神活动和行为中的特殊重要性,而重视社会、文化、人际关系在人格发展和形成方面的重要性。 他们认为自我是在本能需要满足或挫折的矛盾之间发展起来的。据此发展成为一门新的科学——自我心理学。
心理学(XLX.NET)文章,转载需注明出处 https://www.xlx.net/ziwojuecha/44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