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何磨蹭,如何改变孩子自我为中心的自私心理
导读:该文章探讨了孩子为什么经常磨蹭。由于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他们通常缺乏时间紧迫感,时间概念模糊,不感兴趣的事情,动作会变慢。此外,家长过度包办也导致了孩子的磨蹭。为了应对这些情况,家长需要理解孩子的特点,多给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并关注孩子的具体需求。如下为有关孩子为什么爱磨蹭,如何改变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心理的文章内容,供大家参考。
1、孩子为什么爱磨蹭
1、天生的慢性子
2、 缺少时间概念
孩子做事爱磨蹭,通常是因为他们不像成人一样具有时间紧迫感,他们的时间概念比较模糊。一般而言,孩子并不知道如果他把一件事尽快做完之后会有什么更好的结果,他也不认为自己慢有什么不好的。比如吃饭,成人都会知道,不快点吃饭就凉了,吃完饭还有其他什么事,而孩子不会明白这许多,当然他也不知道吃得慢一些究竟有什么不好。再如,大人们知道,自己上班和孩子上幼儿园都不能迟到,而孩子则不然,爸爸妈妈上班和自己去幼儿园晚了,对他来讲都是无所谓的,他想的只是眼前的事情,这些都是由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决定的。
3、不感兴趣
做喜欢的事动作很快,做不喜欢的事就动作慢吞吞,这是很多小孩的毛病。孩子想到室外去玩,可妈妈非让他把玩具收拾整齐,孩子心里不高兴但又不得不干,自然就会磨起洋工来;吃饭的时间到了,可孩子在饭前喝了许多饮料、吃了许多零食,他一点饥饿感都没有,对吃饭不感兴趣,当然就会磨蹭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兴趣低落,每天都是硬着头皮在应付家长,你让他读书、写作业,他肯定是疲疲塌塌、能拖就拖。
4、家长包办
一些家长对孩子的包办,也造就了孩子的“磨蹭”:嫌孩子吃饭慢,妈妈就把饭碗拿过来喂孩子;嫌孩子洗脸耽误时间,妈妈就帮孩子洗;嫌孩子书包整理的工夫太长,妈妈就天天帮孩子整理。殊不知,这样时间长了以后,孩子会渐渐养成更加磨蹭的习惯,他的惰性也会越来越强,他的依赖性也会越来越大,因为孩子知道,吃饭、穿衣、洗漱、整理等等事情,自己无论怎么做都可以,反正爸爸妈妈会来帮他的。
5、与成人做事的目的不一样
成人做事是为了取得更多、更好的结果,因此成人一般都会自觉地抓紧时间尽快地完成所做的事情。但孩子则不一样,孩子做事在很多时候是为了享受做事的过程,是为了体验做事的过程,他们做事的主要动力是“好玩”,他们更感兴趣的往往是活动的过程而不是结果,所以他们花在做事的过程中的时间一般都比较长,于是,在大人看来很快可以完成的事情,孩子却迟迟不能完成。
6、与家长消极对抗
现在有些父母“望子成龙”心切,很少给孩子空闲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孩子一件任务完成了,家长另一件任务又布置出来了,家庭作业做完了还有额外的作业,额外的作业做完了还要练琴、画画,反正不能闲、不能玩。于是孩子便想出了磨蹭的招数,做事情还不如慢点好,反正越做的快任务也就越多。
7、注意力易转移
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旁边有什么好玩的事就会让他忘记了初衷。正在吃饭时,窗前有小鸟飞过,孩子就放下饭碗去看个究竟;本来要去刷牙,可是走到浴室里发现有一池水,孩子就开始玩起来了,刷牙当然就放在一边了;正画图的时候,忽然听到电视里的声音,孩子就会丢下画了一半的画,跑去看个究竟。于是,孩子在做一件事时,就出现了边干边玩、慢慢吞吞的样子。
8、动作不熟练
有时孩子磨蹭不是孩子故意的,而是因为他对所做的某件事动作不熟练、缺少操作的技巧。孩子就是孩子,他的思维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尚处在发育之中,他在做事情时可能不知道如何安排做事的先后顺序,如何以较少的时间来做更多的事情;也可能没有掌握好穿衣、洗漱等的基本技巧,比较“手笨”;还可能在做作业时对知识掌握得不牢,许多题目做起来很困难。
9、比较胆小
有的孩子胆子比较小,与生人在一起相处会有不安全的感觉,因此这类孩子总是希望与自己的亲人,尤其是爸爸妈妈多呆一些时间,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孩子也会慢吞吞的。比如,有的孩子不愿与学校或幼儿园的老师和同学相处,而希望和爸爸妈妈更多地呆在一起,在上学的路上,他的动作就会变得特别慢,以此来延长与爸爸妈妈在一起的时间。
10、缺乏自信心
有的孩子在做事情时缺乏足够的自信心,他总是担心自己做不好,怕自己出错,所以做起事情来也是瞻前顾后、畏畏缩缩的,速度自然就快不了,然而越是担心、越是害怕,孩子的动作也就越慢。如果大人这时候再在一旁不断地责备、催促,孩子的自信心又会受到影响,他的动作不仅快不起来,反而会更慢了。
11、父母的榜样
家长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有的父母自己做起事情来经常拖拖拉拉、不讲效率,本来可以很快做完的事情要拖很长的时间,本来应当提前做完的事情也要拖到最后一刻。家长这种做事慢吞吞的行为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时间长了,孩子也会养成办事拖沓、磨磨蹭蹭的不良习惯。更多精品资源来自3 e d u 教育网
2、如何改变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心理
随着我计划育政策深入实施独家庭越越21世纪我口状况独家庭第二代期其家庭结构明显现四二情况所谓四二指家庭四两家孩家庭特殊结构造数众家独存独苗难养焦虑理基于种特殊理许家现四怕态:怕孩灾病;二怕孩坏;三怕孩孝;四怕孩才行表现四:度宠、度保护、度照顾、度期望酿孩自私、狭隘、任性切我据关调查资料表明30%独由于父母奉若至宝娇惯放纵潜移默化受私观念影响结形自私品质50%独童形其良情绪激发脾气狭隘任性等究其原独兄姐弟妹家庭员唯晚辈面性于充发展情舒畅精神振奋思想跃;另面独没兄弟姐妹间相互争于父母宠、偏酿自私态其二独没兄弟姐妹缺乏与龄相近伙伴嬉戏=玩耍及相互护、相互合作实践机难于孩形相互关同情别及与同伴睦相处良品质其三没兄弟姐妹容易养我观念独苗、助宠、疼、娇惯溺味迁使孩养我待接物态度行习惯没兄弟姐妹没比照者孩难确自我认识自我评价便形切我观念纵观独问题童身存缺点毛病析独优等童身优点、处寻求适合独健康教育途径第给孩营造良家庭氛围家家要尽能做孩朋友培养敢于说谈性格家庭事尽能让孩参与讨论尤其涉及孩问题应听孩意见利于树立信胆确与交往品尝与交往各种滋味解自处与足第二培养孩良行习惯辨别真、善、美、恶孩品德形程初表现习惯行习惯旦形想要改变难所家要明白孩程孩始逐步告诉孩;坏;美与丑;善与恶;勤劳与懒惰;做做;该表扬;要挨批评循循善诱潜移默化持恒使孩养良行习惯第三引导、鼓励孩参与群体家应鼓励孩露面让孩参加各种与陌交往外作客要让孩观察间交往;家客让孩参与接待让孩交往习交往逐步消除孩交往羞怯、恐惧、畏难理第四让孩自寻找伙伴家应该放手让孩走家门自寻找伙伴结识些同龄兄弟姐妹、同、亲戚朋友互相习相互促进相互比照相互第五让孩着自解决矛盾打架、吵嘴、闹翻孩交往避免问题孩解群体、体验社行规则窗口家能自身恶、道德观判断孩间非、错应引导孩确认识交往各种矛盾教给孩些确交往享、交换、轮流、协商、合作等让孩自着解决问题第六家孩期望要合乎实际充考虑特点、优点、处及兴趣、、志向确定其发展目标既能恨铁钢树自直家庭教育任务直接造各种类型才让德、体、美三者面发展合格社主义公民打基础
3、兔唇孩子的心理是怎样的?
心里自卑感肯定是有的,别人的眼神是对他最大的杀伤武器,熟人还好,陌生人人家就不会那么友好的,所以你朋友的心里最怕的不是本身的兔唇,而是别人的眼神,只有战胜自己的心里才能走出去。多带他去一些有类似的人群接触下,看看他们的生活怎么过,这样可以帮组一下他。
4、孩子自私心理是如何形成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道德教育的基础。道德,说到底就是对他人的责任,对公共的责任。我们本身也是“他人”中的一员,也是“公共”中的一员。我们希望他人怎样对待我们,自己就要怎样对待他人。我们希望公共社会、公共环境是怎样的,自己就要为这样的社会和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因此,“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很容易让孩子接受的道理。 理解这种对他人、对公共的责任的最好办法,是将心比心。你希望得到别人的赞扬和鼓励,你就会多多赞赏别人,多多鼓励别人,你就少了苛责和批评。我发觉,每次溪溪刚一出现“自私自利”的苗头时,我就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跟她讲,她很容易听进去,然后就会表现得很好。当然,这中间也偶尔会出现她坚持不与人分享、坚持自己的意见,遇到这种情况,我会视情况或尊重她的意见,或退而求其次给她一次自由选择的机会。我会偶尔允许她的“自私”,但前提是不可以妨碍别人,如果超越了这条线,我就会“强制执行”。不过,到目前为止,我似乎还没有 “强制” 执行过。我相信,只要我做足了沟通和讲理的工作,孩子是无须“强制”的。除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实施的另一个道德教育的方法是——“己所欲施于人”。之所以要求孩子做到“己所欲施于人”,还是缘于“多替他人着想”的教育思路。也许有人会说,己所欲,他人未必也有“欲”。的确如此,但我宁愿先让孩子懂得“己所欲施于人”,然后再慢慢告诉她,有些时候,“己所欲未必要施与人”,孩子可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判断。因为在现实中,大多孩子只知道“己所欲”,而不懂得“己所欲,他人也有欲”。这样的孩子往往表现得自私自利,而灌输给孩子“己所欲施于人”的道理,孩子就有了“为别人着想”的心理,即使过一点也不是坏事,“礼多人不怪”嘛。等孩子大些后,再调整也不晚。理解“己所欲施于人”的道理,可以充分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同情心、助人心。当孩子有了好吃的东西时,要想到周围的人也想吃,这样,孩子就会变得慷慨大方;当孩子有了好玩的玩具时,要想到周围小朋友也想玩,这样孩子就不会长时间霸占。当孩子遇到困难希望有人来帮她时,孩子就要想到别人遇到困难也希望有人帮,孩子就会变得乐于助人。每次我给溪溪买了好吃的东西,当她在津津有味地品尝时,我会对她说:“这么好吃的东西,妈妈也想吃一口。”溪溪一般第一反应是“不”,我不依不饶:“好吃的东西不光你一个人想吃,爸爸妈妈也想尝尝,好吗?”这时溪溪开始动摇,有时会马上分给我们吃,但有时还会坚持说“不”。我会依然不依不饶,直到溪溪给我们为止。有时,我买好东西的时候故意只买一个,带回家对溪溪说:“妈妈这儿有好吃的,但只有一个,你说该给谁吃呢?”我的提问促使溪溪思考,溪溪第一个想到的是:“溪溪吃。”我接着问:“那妈妈呢?”“妈妈也吃。”听到溪溪这么说我心里很高兴,说明孩子已经意识到了好东西不能独吃,要分享。在吃东西之前,溪溪的心里已经想通了,然后我们就一人一半。再后来,每当溪溪吃第一口好吃的东西时,我就问:“溪溪,好吃的给妈妈分享一点吧。”孩子就会很自然地给我分享。时间长了,女儿在吃东西上养成了“为别人着想”的习惯后,在玩玩具时,也是如此。
心理学(XLX.NET)文章,转载需注明出处 https://www.xlx.net/ziwojuecha/9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