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型精英的5种抗压方法
导读:该文章讲述了石头型精英和玻璃型精英在压力管理方面的差异。石头型精英能够承受高压,情绪上具备自律性,当面临巨大压力时,反而能够成长。而玻璃型精英则会在面对压力时支离破碎。这些差异在于他们的抗压能力。在压力管理方面,正确认识压力、专注于过程而非结果、做喜欢的事情以及将目标分解为简单可行的小步骤都是非常重要的。如下为石头型精英的5种抗压方法的文章内容,供大家参考。
改写以下文章,字数不少于1200:
石头型精英的5种抗压方法
曾经有一份社会调查显示,中国国内有78%的职场人士经常感受到压力。而在彭博2016年发布的全球压力指数排行榜中,中国人的压力指数为49,是世界前五大经济体中压力值最高的。抗压能力无疑是影响一个人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宝洁公司工作多年的一位资深员工发现,每年超过100万人竞争宝洁的5000个工作岗位,而只有非常聪明、具备出色才华的人才能够成功加入宝洁。尽管这些人都被视作精英,但经过十几年的观察他发现,有些人在职业生涯中不断进步,取得了越来越大的成就,而另一些人则陷入困境,最终以失败告终。产生这种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精英可以分为两类:石头型精英和玻璃型精英。石头型精英指的是那些心理能够承受高压、情绪上具备自律性的人,当他们面临巨大压力时,反而能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成长。而玻璃型精英则会在面对巨大压力时支离破碎。因此,那些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人都属于石头型精英。那么石头型精英与玻璃型精英的区别在哪里呢?事实上就在于他们的抗压能力。面对巨大的压力,我们是否只是任由压力牵着鼻子走,让压力控制我们的生活呢?如何科学合理地管理压力,并在困境中成功逆袭呢?我们来看一下那些石头型精英们是如何提升抗压能力的。
一、正确认识并接纳普遍存在的压力
《自控力》一书的作者麦格尼格尔在研究中发现,对于压力管理的错误认知导致了无效的压力管理,限制了个人潜力的发挥。麦格尼格尔指出,人们通常对压力持有负面印象,完全忽视了压力的积极意义。传统的压力管理方式往往是通过回避压力来解决问题,而不是解决根本问题。如果我们想要有效地管理压力,就需要合理评估压力的作用,正视压力的积极意义,并培养积极的压力思维模式。最终,我们才能够驾驭压力,在困境中实现飞跃。换句话说,并不是压力对我们有害,而是我们认为“压力有害”的思维对我们产生负面影响。根据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的数据,相信压力有害可能成为全美第十五大导致死亡的原因,比如皮肤癌、艾滋病和自杀等造成的死亡更为多。实际上,压力也有积极的一面。压力为个人潜能的发挥创造了条件,压力会引发身体积极反应,使我们在应对危机时具备更强的爆发力。此外,压力还会促进催产素的大量分泌,而催产素可以促进人们的社交能力,使人们更加勇敢,同时也有助于维护心血管健康。因此,我们要认识到压力的普遍存在,并接纳它作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二、专注于过程而非结果,只关注能够控制的事物
压力是由你对重要事物发生危险时的反应引起的。这个定义非常广泛,包括人们不想经历的一切,以及可能出错的一切。我们平时面临的很多压力,往往源自于对事情失败的担忧、对失败或挫折之后他人不认同的担忧,以及对他人看法的担忧。这些担忧和焦虑的想法会导致我们负担过重,甚至在开始之前就已经感到绝望。如果我们能够减低期望,不认为事情必然成功,将失败看作是成功道路上不可或缺的步骤,将挫折与我们的能力无关联,那么我们就能够坦然面对失败,减轻心理负担。
三、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以个人成长为导向,不与他人比较
要思考自己真正喜欢做什么,而不是被他人期望所束缚,保持自己的节奏,投入到热爱的事物中并进入心流状态。我们都知道,当我们真正从事自己喜欢的事情时,即使在外界看来承受了很大的压力,但实际上由于我们对这件事情的投入与热爱,我们自己并不会感到压力。
四、学会将目标分解为简单可行的小步骤
学会将目标拆解成为一系列简单可行的小步骤,通过一步步的小进展提高自我效能感,从而增加应对压力的心理资源。自我效能感是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一个心理学理论,它定义为个体对完成任务能力的信心。通过不断取得小的进步,我们可以提升自己的自我效能感,从而更好地应对压力。
五、培养积极情绪和适应能力
培养积极情绪和适应能力对于提高抗压能力非常重要。积极情绪可以帮助我们保持积极的心态,更好地面对挑战和困难。而适应能力则是指我们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通过培养积极情绪和适应能力,我们可以更好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应对压力,并成功克服困境。
总结来说,抗压能力对于一个人的职业发展和生活幸福感至关重要。通过正确认识和接纳压力、专注过程而非结果、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将目标分解成小步骤以及培养积极情绪和适应能力等方法,我们可以提升自己的抗压能力,并在面对压力时更好地应对困境,取得成功。
心理学(XLX.NET)文章,转载需注明出处 https://www.xlx.net/zhichangjineng/1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