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的情绪共同点,预防方法和人际交往指导

laoshi 人际社交 2023-09-23 19:24:07

导读:本文探讨了学前儿童的情绪调节对其情绪发展的影响以及依恋在其中的作用。依恋对儿童情绪调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依恋对象是婴幼儿情绪的“外部组织者”;婴幼儿在与依恋对象交互作用中学会情绪调节;依恋安全性是导致情绪调节策略个体差异的重要因素;依恋对象提供身体和情感的安全依赖;婴幼儿依恋具有情绪动机功能和促进儿童对情绪的理解的功能。文章还提到,情绪调节是个体通过一定的策略或机制管理和改变自己情绪的过程,它是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常态和病态心理发展的关键机制。文章呼吁家长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并提供适当的任务和环境来帮助孩子宣泄不良情绪。如下为有关学前儿童的情绪有哪些共同点怎样预防,如何指导孩子的人际交往的文章内容,供大家参考。

1、学前儿童的情绪有哪些共同点?怎样预防?

1、学前儿童的情绪有哪些共同点?怎样预防?

依恋是儿童早期社会关系的重要内容,对个体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文章在归纳大量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认为依恋对个体情绪调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依恋对象是婴幼儿情绪的“外部组织者”;婴幼儿在与依恋对象交互作用中学会情绪调节;依恋安全性是导致情绪调节策略个体差异的重要因素;依恋对象提供身体和情感的安全依赖;婴幼儿依恋具有情绪动机功能和促进儿童对情绪的理解的功能。依恋的这些功能促进了婴幼儿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

情绪调节是个体通过一定的策略或机制管理和改变自己情绪的过程。它是个体早期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常态和病态心理发展的关键机制。

【1】在对儿童早期情绪调节影响因素的研究上,依恋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依恋理论的提出者Bowlby突出了亲密关系在缓解焦虑和身体保护方面的功能,强调早期人际经验作为个体一生中情绪调节差异的重要来源。他认为依恋对象的心理支持和情绪提供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儿童情绪调节适应性的发展,这也是造成弹性(resilient)个性的主要原因。

【2】婴幼儿依恋作为一种亲密的情感联结,能为儿童带来归属感和安全感。当婴幼儿被消极的情绪激活(感觉受到威胁、恐惧、焦虑等)时,他会努力去寻求或保持与能够处理这种情形的值得信任的人的亲密关系,因为消极情绪可以在与亲密的人亲近或交流中得到排解。因此,依恋行为变成一个消极情绪调节的社会性策略。

如何识别孩子的情绪

孩子总是通过自己的行为表露自己的情绪的。大多数情况下,孩子的表现都比较外露,可是有些孩子的表现比较隐蔽,需要父母自己观察发现。

当孩子内心紧张时,会用手紧紧地抓住成人的手,或者突然改变平时的习惯,变得寡言少语,或变得喋喋不休,甚至出现一时性的口吃。

当孩子缺乏安全感或面临困境时,他们也许会表现为退缩,不参加活动,也许会产生攻击性行为,以示反抗。往往越是不自信的孩子越容易采用哭叫或攻击性行为来保护自己。

焦虑,不安。安孩子有时会采用一种习惯性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常见的是吮手指头。吮手指是一种征兆,它表达了孩子内心的焦虑,以及需要得到更多的安全保障的愿望。此外,还有咬指

甲、吮衣角,甚至玩弄自己的生殖器等行为,都与孩子情绪紧张、内心焦虑、寻求满足有关。

还有一种较常见的行为是孩子喜欢抱着一样东西睡觉,如抱着一只玩具熊、抱着一只枕头、抱着一本书等,这也与孩子内心焦虑有关。

成人所提供的任务,应是儿童力所能及的,难度不能太大,否则,儿童只能一次次的失败,只能体验到受挫感、失落感、无能感,最终导致自卑感的产生。当儿童完成任务后,成人应及时给予表扬,对其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以及活动成果及时进行反馈,以增强其成功的快感体验,增强自信心。教师则可以提出统一的集体活动或学习任务,让每个儿童都参与进来;也可在集体中对每个或每组儿童提出不同的任务。比如游戏活动中,可针对每个儿童的具体情况提出如下任务:对于经常不能坚持到底的幼儿先要求他坚持十分钟,下次要求十二分钟;对于经常不把玩具放回原处的孩子则先要求他和成人一起放回,然后让他经人提示后放回,最后不经他人提示便放回。教师可配合采用一些强化措施,如代币方案。代币方案先规定这些目标行为,然后用代币奖励、强化这些积极行为,幼儿所获得的代币到了一定的时候可以折换成各类强化物。比如每次完成任务,都可以得到一朵小红花,当积累到十朵花时,就可以换回一个布娃娃或一本画书。另外,成人要经常性的给儿童提出具体的任务,并让儿童去完成,这样儿童才会经常体验到在活动中和完成任务后的快乐,才会增强自信心。

提供环境,让幼儿学会用恰当合理的方式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

影响儿童情绪的因素很多,儿童有时出现孤独、悲伤、焦虑、愤怒、惧怕、忧愁,或者精力过剩而多动、搞破坏等情绪,成人必须认识到儿童产生这些不良的情绪是不可避免的,也是极为正常的。

而不良的情绪一经产生并达到一定强度时,人便处于一种困扰或骚乱状态,如果不加以宣泄,长期下去,便会引起生理或心理疾病。因此,最为重要的是要帮助儿童克服不良情绪,让幼儿宣泄,减轻幼儿的身心负荷,让他们掌握一些恰当的情绪宣泄的方式。

情绪宣泄有多种途径,可以用语言的形式来发泄情感,也可以通过运动的形式,还可以通过创造性的艺术活动来发泄情感。成人要为儿童创设良好情绪宣泄的环境,如设置安静的“悄悄话”角或“情绪角”等,孤独时儿童可以在这里自由表白;悲伤时可以拿起玩具电话与心中的对象轻轻诉说或尽情哭泣;愤怒时可以对着想象中的人或物舞动胳膊大声喊叫等,使儿童得以控制自己侵犯他人的冲动。如为儿童提供安全的可以扔、打、摔的物品(如棉手套、软体玩具、靠垫、沙包、靶子等),使儿童在不伤害自己的前提下发泄情绪,想打人时可以戴上手套击打玩具,或用沙包击靶子,或在垫子上翻滚等。这样使其积累的发散到其他地方,情绪发泄对象转移到替代物上,情绪宣泄就产生了积极的效果。再如通过绘画、手工、唱歌、跳舞、讲故事等,让儿童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而感到轻松。经常播放各种风格、节奏不同的音乐让儿童随意任意跳舞大声唱歌,提供多种绘画、手工用具等让幼儿把情感不自觉地投射到客体上,进行自我情感表达。艺术就是情感,艺术的手段,不仅能让儿童的情感得到宣泄、抚慰,也为儿童将其情感纳入了创造了渠道。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集体或小组游戏让幼儿宣泄,比如老鹰捉小鸡的体育游戏、集体语言游戏等,同样可以达到情绪宣泄的目的。

等儿童的情绪平静下来之后,再给予安慰、解释、说理、有针对性的教育,给儿童提供必要的知识等,又可以提高儿童的认知能力。情绪宣泄法和认知提高法结合使用,既能使幼儿的消极情绪在不侵犯他人的前提下,逐渐平静下来,又能对儿童的内在认知因素进行改变,为今后情绪的良好发展逐步奠定基础。

总之,成人应在充分了解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发展的特点这一基础之上,通过家庭、幼儿园、社会等多种途径,充分利用亲子交往、师幼交往、同伴交往等各种交往情境,灵活运用实际锻炼法、榜样示范法、角色扮演法、认知提高法、合理宣泄法等多种方法,坚持不懈地培养儿童良好的情绪和情感,使儿童逐步学会自我调控,让儿童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并为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如何指导孩子的人际交往

2、如何指导孩子的人际交往

1.告诉孩子人际交往中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待人诚恳、相互尊重、关注对方、包容理解等原则。

2.为孩子创设人际交往的心理环境。

3.帮助孩子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同伴交往 怎样才能成为受同伴欢迎的人呢?要做到七不要:不要违约、不要在背后议论别人的缺点、开玩笑要有分寸、不要只谈论自己感兴趣的事、不要因为别人给你提意见而生气、不要乱动别人的东西、借同伴东西要及时的归还。

1。自我中心。2。怯懦拘谨。3。缺乏自信。4。骄傲自负。5。不善变通。6。嫉妒他人。7。势利心理。8。逆反心理。

从这几点出发,多关注孩子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多给孩子制造一些与他人交流的机会,注意引导。

3、怎样培养孩子的交际能力

3、怎样培养孩子的交际能力

一,儿童的交际能力-知识堂首页 > 家庭生活 > 子女教育

国内外的儿童教育家十分重视培养孩子的交际能力,因为一个人交际能力的好坏,常可影响其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质量。

专家指出衡量孩子交际能力的标准是:

1、不惧怕陌生环境,很快适应新环境。

2、必要时,能克制自己的感情。

3、有独立能力,不喜欢依赖别人。

4、与小伙伴相处和谐,能在各项活动和游戏中合作成功。

5、善于和乐于帮助他人,并能谦让。

6、能理解成人的意图,并能按成人的意愿去办事。同时还能提出自己新的观点和建议。

7、有组织能力,在游戏和学习中能起到“小领袖”的带头作用,并为伙伴们所喜爱。

8、在*开场合中,能聪明、机智、不卑不亢的表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9、热情开朗,与人交往中充满尊重和信任。

关于孩子交际能力的标准有了,那么家长怎样培养一个符合标准的孩子呢?其实,孩子的交际能力最基本的就是行为美。经常听人们说“这孩子不仅长得好,气质也很好。”行为是气质的表现,如礼貌、谦让、有同情心、能克*困难等都代表行为美。

那么怎样培养孩子的行为美呢?

首先,成人在言谈举止方面要有良好的榜样作用,举手投足都在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要让孩子做到的成人一定要做到。

第二,坚持以表扬和鼓励为主的原则。可以先给孩子在行为举止方面规定一些简单的目标和准则,并在实践中让孩子体会到哪些行为会获得鼓励,哪些行为将受到欢迎。找出被肯定的行为模式,并发扬和巩固。

第三,不能用成人的行为标准去要求孩子。对孩子不要求全责备,让孩子不知所措。在孩子与小伙伴游戏时,只要没有原则问题,不要过多干涉,否则孩子会缩手缩脚,变得过分谨慎而失去天真稚气。

有位教育家说过:行为美的孩子与其说是家长教的,莫如说是家长带的。为人父母者本身的良好素质和美好的行为,显然是培养孩子行为美的一个先决条件。

二,多鼓励可提高孩子的交际能力

来源:宝宝起点 作者:bb123456 时间:08-05-11

不少父母会疑惑平时在家里活泼可爱的孩子,为何一遇到陌生人就不愿说话,有时还躲躲闪闪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在此,让育儿专家来帮你分析其中原因,并为你支招吧。

常受到指责和呵斥

分析:这类孩子通常有过说错话或做错事而受到指责和呵斥的经历,他在一次又一次被否定之后,

会不知所措,认为自己不如别的小朋友聪明,与其说错,还不如沉默。

支招:父母对孩子应多加鼓励,尤其对于他的优点、正确的行为要时不时地给予夸奖。即使他做错事或说错话时,也应委婉地告诉他错在哪里,应该怎么做。同时,可以先帮助他邀请一些小朋友来家玩,渐渐地,让小朋友也能接受他进入他们的集体,从而让孩子能树立足够的信心进入社交圈。

过多得到妈妈保护

分析:如果孩子在妈妈面前活蹦乱跳,而与外人沉默寡言,那么多半妈妈是他生活中的代言人。没有妈妈,孩子就好像和世界失去了联系,妈妈的行为在无意中纵容了孩子孤僻性格和挫败了他独自面对世界的能力。

支招:妈妈首先要调整与孩子的关系。不仅语言上要鼓励孩子和周围的叔叔阿姨们打招呼,注意礼貌,而且听了大人们说了什么,也可以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同时要给孩子创造一些条件,譬如他想吃巧克力,妈妈可以给他钱让他自己去买,如果他不想去,就吃不到。直到他愿意去做,并且从中发现这是很容*做到的事。

对陌生群体表现胆怯

分析:面对热闹的环境和陌生的群体,他们多半表现得胆怯、羞涩和小心翼翼,他很愿意和大家一起玩,也愿意和大家说话,但不知道怎样融合到集体之中,但一旦有热烈的邀请,他就会和小朋友们开心地玩起来。

支招:如果宝宝在群体中表现得羞涩,而且总是没有自信,妈妈应该找机会让孩子表现其擅长的东西,譬如让他率领小朋友,做他已经驾轻就熟的游戏,由此帮助他获得权威感;或者孩子画画很好,就为他在家组织一个展览,让他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画画。很快,其他小朋友就会被他的作品所吸引,他也会因此而获得自信。

三,如何培养孩子的交际能力

发布时间:2008-01-28 10:36:54 来源:互联网

既然交际能力这么重要,我们就需要培养自己的交际能力。

1。克*胆怯心理

同学们,为了生活和学习的需要,你们敢不敢主动地和陌生小朋友、叔叔、阿姨、爷爷、奶奶认识,和他们交往?如果你不敢,那么,一定要克*这种心理。任何好人都能成为我们的好朋友。

2。学会礼貌待人

和别人内交往时,一定要礼貌待人,这样,别人才乐于和你交往。

那么,如何礼貌待人呢?关键是以理相待、以诚相待。教授爷爷给你开了一个最常用的礼貌小清单,你可以参考,但可要注意,不能用这些小清单生搬硬套,而且光靠这些小清单远远不够。

3。提高表达能力

有些孩子很有口才,说起话来头头是道,滔滔不绝,还有些同学可不是这样,说起话来结结巴巴,甚至甚至基本意思都说不清楚?你们认为口才是天生的还是锻炼出来的呢?

其实,口才也就是我们表达能力,不同的人的表达能力总有一些差异,但是,表达能力也是可以锻炼的。古代罗马有一个著名的演说家,最初,他说话时也是结结巴巴的,后来他天天站在大海边的悬崖上,面对迎面吹来的海风大声演说,最终变成了一个著名的演说家。

那么,我们如何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呢?

学好语文知识,说话是我们学习语文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我们学好语文的基本功之一,因此,我们要认真学习语文知识,在语文课的学习中有意思地锻炼我们的表达能力。

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在说话时要注意表达的主题,并围绕表达的主题把意思一层一层地说清楚,不要说了半天,听话的人还搞不清楚你在说什么。多和别人交际,实际的交际是我们训练和提高表达能力的不要途径。表达能力不是仅仅依靠看书就可以看出来的,它是在实际中锻炼出来的。

4。掌握交往技巧

交往还有一些小技巧,你一定要掌握哟:

——不要自己滔滔不绝,而不顾别人的情绪和反映。

——不要无故打断别人话,也不要在别人说话时自己干自己的事,而要认真地听别人说话,并真诚地作出反应。

——在交往中要学会平等待人,说话时要注意谈双方共同感兴趣的、能一起交流的话题。

——要学会引导他人加入交往中来,一起交往或活动,并学会控制交注活动,使交往能围绕一定的主题进行,或之交往成为纯粹休闲式的。

——要学会宽容别人的别人,体谅别人的思想感情,并真诚地对待别人,不要炫耀。

——要学会遵守时间,不说假话,严守信用。

5。积极参加集体生活,广交朋友,慎交朋友:

一般来说,儿童从3岁开始,便产生了某种交往的愿望,这就是萌芽阶段的交往心理。随着儿童进入小学学习,他们便进入了集体,进入了社会,这时他们便也有了与同龄人交往、沟通的强烈愿望,而集体生活则创造了适应于他们进行交往的最好条件。因此,我们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广交朋友,并且慎重地结交好朋友。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的交际能力一定会大大提高。

同别人见面时要说“您好“等言语;

同别人告别时,要说“再见“等言语;

当询问别人或请别人帮忙时要说“请“。

当做错事或打扰别人时要说“对不起““打扰了“。

当别人给你帮了忙要说“谢谢“;

当别人进屋或者离开时,你应站起来欢迎或送别;

别人对你说话时,要耐心地倾听。

4、亲子交往对幼儿心理发展有哪些因素

4、亲子交往对幼儿心理发展有哪些因素

一、促进认知能力的发展 亲子游戏比宝宝在伙伴游戏或单独游戏中学到的东西要多,有助于宝宝创造力的发展,在亲子游戏过程中,宝宝和父母有不少言语交往,可以促进宝宝的语言发展。

二、促进社交能力的发展 经常与宝宝一起游戏,在促进宝宝的社会性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亲子游戏有利于安全依恋的形成,安全依恋与游戏中获得的快乐体验,有助于培养宝宝人际交往兴趣,促进交往能力的发展,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

三、促进宝宝良好情绪情感发展 游戏不仅让宝宝体会到创造和成功的快乐,体会到亲子交流的幸福,亲子游戏中,不论是语言表达还是非语言表达都处在一种愉快、欢笑的气氛中,可以促进宝宝良好情绪情感的发展。

四、能开发宝宝的右脑 科学发现,人的左脑主要从事逻辑性、条理性的思维,右脑主要从事形象性思维,经常参与亲子活动游戏的宝宝得到了很好的训练,能开发宝宝的右脑。

五、促进亲子情感交流,培养对学习的兴趣,训练反应的灵敏性。 亲子游戏可以增强亲子情感交流,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训练反应的灵敏性,有效增进孩子情商、智商的平衡发展。 与宝宝一起玩游戏让孩子对父母产生信任和亲切感,有利于孩子更全面地发展。

5、幼儿心理学主要注意哪些方面

5、幼儿心理学主要注意哪些方面

幼儿教育心理学是在幼儿教育学和幼儿心理学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学科。它主要研究幼儿学习的规律与特征以及教师有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幼儿学习与身心的健康发展。

多多注重孩子的状态,不要牵制孩子,在公平的基础上。提高孩子的安全感和自主能力!

6、【转帖】如何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

6、【转帖】如何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

孩子的性格也跟大人一样,有天生的成分在里面,除非他主观上想改变,否则不要勉强孩子做他不愿作事情。我小时候就是一个见人不招呼只会瞪眼看的小孩,没少被父母责备不礼貌。其实我只是有戒备心,不愿跟陌生人打招呼而已。儿子却恰恰相反,从小就是个见面熟。我没少担心他受骗。后来我只好明确地告诉他,应该跟什么人热情地打招呼,妈妈会告诉你的,如果妈妈不说,那人可能只是个问路的,不能乱跟这些人打招呼。他还真“记”住了。一次在电梯里,一个妇女一上电梯就冲我儿子说,唉呀,小朋友好靓呀,几岁啦,叫什么名字?只听我儿子很平静地来了一句:我不告诉你。当时我跟那位妇女都愣住了。好在我们到家了,我赶紧跟人家说对不起,小孩子不懂事,就出了电梯。借着这件事,我跟他讲跟这类陌生人讲话,有智慧是对的,但要有礼貌,不能把人家弄得很尴尬。所以能想到的,我们提前告诉孩子怎么处理,不能想到的,在事实面前教育他们更有成效吧。 胖丫还是不行。一年级的时候竞选班干部,她根本就没有信心,只是退缩。我们在家鼓励她去竞选,她说:妈妈,我不会当班干部,可能我最适合当普通人。她爸爸和我又大加支持:行,行,行,只要你认为当普通人好,咱们就当个优秀的普通人。其实我知道她内心里是想的,只是没有信心,没有勇气。到了二年级,因为一年级她文章写得好,老师就喜欢她。这样她心里就有点自信了,到竞选的时候她说:妈妈明天我要发表竞选演说,我觉得我行。我问她要不要帮忙竞选演说,她说不用了,她自己已经准备好了。结果到了第二天,她还是没能拿出勇气走上讲台。回家以后她情绪非常低落,看着很让人心疼。她说:妈妈,可是我真的很想当班干部。上学期老师都说了,这学期要我当班干部的。我真是看不下去她那沮丧的样子,做了我平时真的不想做的事情,给老师打了电话。老师给她安排当了卫生委员。由于胖丫比较天真幼稚,不太会呼三喝四的,也不太服众,所以她当得并不快乐。到了三年级她再也不说当班干部了。所以这方面的能力始终没有得以很好的锻炼。 津津对许多小朋友对她的大声招呼,常常是笑笑而已,偶深怕她会孤傲,正在努力避免中。。 孩子在这方面真是需要细心培育,胖丫去找邻居家小孩玩,说什么不敢自己出去喊,非得让我帮忙,要不宁可不玩。唉,真是问题。

7、儿童心理年龄发展的年龄特征?

7、儿童心理年龄发展的年龄特征?

一、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冲突

此时不要认为婴儿是一个不懂事的小动物,只要吃饱不哭就行,这就大错特错了。此时是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期,因为这期间孩子开始认识人了,当孩子哭或饿时,父母是否出现则是建立信任感的重要问题。信任在人格中形成了“希望”这一品质,它起着增强自我的力量。具有信任感的儿童敢于希望,富于理想,具有强烈的未来定向。反之则不敢希望,时时担忧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

二、儿童期(1。5~3岁):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

这一时期,儿童掌握了大量的技能,如,爬、走、说话等。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怎样坚持或放弃,也就是说儿童开始“有意志“地决定做什么或不做什么。这时候父母与子女的冲突很激烈,也就是第一个反抗期的出现,一方面父母必须承担起控制儿童行为使之符合社会规范的任务,即养成良好的习惯,如训练儿童大小便,使他们对肮脏的随地大小便感到羞耻,训练他们按时吃饭,节约粮食等;另一方面儿童开始了自主感,他们坚持自己的进食、排泄方式,所以训练良好的习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时孩子会反复应用“我”、“我们”、“不”来反抗外界控制,而父母决不能听之任之、放任自流,这将不利于儿童的社会化。反之,若过分严厉,又会伤害儿童自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如果父母对儿童的保护或惩罚不当,儿童就会产生怀疑,并感到害羞。因此,把握住“度”的问题,才有利于在儿童人格内部形成意志品质。

三、学龄初期(3~5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

在这一时期如果幼儿表现出的主动探究行为受到鼓励,幼儿就会形成主动性,这为他将来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人奠定了基础。如果成人讥笑幼儿的独创行为和想象力,那么幼儿就会逐渐失去自信心,这使他们更倾向于生活在别人为他们安排好的狭窄圈子里,缺乏自己开创幸福生活的主动性。

当儿童的主动感超过内疚感时,他们就有了“目的”的品质。埃里克森把目的定义为:“一种正视和追求有价值目标的勇气,这种勇气不为幼儿想象的失利、罪疚感和惩罚的恐惧所限制。”

四、学龄期(6~12岁),勤奋对自卑的冲突

这一阶段的儿童都应在学校接受教育。学校是训练儿童适应社会、掌握今后生活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地方。如果他们能顺利地完成学习课程,他们就会获得勤奋感,这使他们在今后的独立生活和承担工作任务中充满信心。反之,就会产生自卑。另外,如果儿童养成了过分看重自己的工作的态度,而对其他方面木然处之,这种人的生活是可悲的。当儿童的勤奋感大于自卑感时,他们就会获得有“能力”的品质。

五、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

一方面青少年本能冲动的高涨会带来问题,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青少年面临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的冲突而感到困扰和混乱。所以,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以及他在社会集体中所占的情感位置。这一阶段的危机是角色混乱。

8、幼儿情绪的一般特点是易冲动,易变化,易受感染和易外露。这题对吗

8、幼儿情绪的一般特点是易冲动,易变化,易受感染和易外露。这题对吗

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有何特点? 2岁开始,小儿的情感表现日渐丰富、复杂,如喜、怒,初步的爱与憎等。在不正确的教育下,也会产生一些不良的情绪与情感,如见人害羞、怕黑等。小儿情绪与情感的特点是易变,极易受外界刺激的影响,冲动、外露。。。。

心理学(XLX.NET)文章,转载需注明出处 https://www.xlx.net/renjishejiao/10725.html

AI角色模拟

AI心理咨询师
您好,我是心语者,一名资深心理咨询师,愿倾听您的困扰并提供支持与建议。

开启对话

我是AI女友
嗨,我是你的恋爱女友,一个小少女,爱撒娇卖萌,偶尔耍点小脾气,快来聊吧!

开启对话